小学语文故事教学法的应用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9
/ 2

小学语文故事教学法的应用策略

施秀琼

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瓯北第三小学

【摘要】语文是小学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它对夯实学生的语文知识基础、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具有重要作用。但由于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比较有限,他们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困难,导致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受到影响。故事教学法是一种主要以故事为教学内容的方法,这种方法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征,教师将其运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为此,本文对小学语文故事教学法的应用策略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故事教学法;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故事性是语文的重要特性,赋予教育、课程、语文学科以故事性,能给学生的生长路径打开不一样的视域空间。让儿童在语文课程中学故事,用故事的形式开展语文教学,让故事与语文课程教学相遇的过程中,生成新的教学资源,以期获得学生言语生命、精神生命的成长。

一、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存在的不足

(一)与教学内容的匹配度不高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开展故事教学活动,是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故事教学的核心是故事,为了保证课堂的教学效果,教师在选择故事时,必须要立足于教材内容,确保故事与教学内容相匹配,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对教学内容进行理解和消化。但就当前小学语文课堂中故事教学法的应用情况来看,部分教师在选择故事时,只是单纯地为了活跃课堂氛围,所选择的故事内容与教材内容的匹配度不高,影响了故事教学法的应用效果。

(二)故事的趣味性不足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较为有限,对客观事物的认知主要依托于直观、生动的表层信息,因此,生动有趣的故事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也容易被他们理解和接受。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应用故事教学法时,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特征和思维方式,选择一些趣味性较强的故事,这样才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但就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的现状来看,部分教师并未意识到这一点,所选的故事缺乏趣味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得故事教学法应有的价值无法被有效发挥出来。

二、小学语文故事教学法的应用策略

(一)借助故事进行导入,激起学生学习热情

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加高效地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教师首先需要充分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以更为积极的状态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因此,在当前的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借助故事来进行导入,通过导入一些充满趣味的故事,来吸引学生目光,让他们能够对后续的教学内容产生明显的好奇心理。

如在教学《飞向蓝天的恐龙》这一篇课文之前,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一些与恐龙相关的童话故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配合自己的肢体演绎以及动作来为学生展示活灵活现的恐龙形象。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能够对恐龙这一动物有一个基础的印象,在讲解完故事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思考,思考恐龙是否还有一些不为人知的特质。在教师的引导之下,能够顺利地将教学重点引入到本堂课的课文之上,让学生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恐龙的演变过程,以此帮助学生完成更为有效的语文知识学习,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

(二)設置故事表演环节,深刻理解不同课文

因为语文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所以语文教材里面也涵盖了不同的课文类型,例如学生在学习语文这一学科时会接触不同的故事。在学习这些故事的过程中,教师不要让学生采用背诵或者是朗读记忆的方式,教师可以围绕着故事内容来设置一些表演性的任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首先需要去分析课文里面所出现的角色,并且围绕着不同角色的特点来进行思考,理解课文的内涵。

如在教学《陶罐和铁罐》这一篇课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模拟陶罐和铁罐这两种不同的角色,然后让他们根据文章中所提到的内容来完成场景表演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首先需要通过自主阅读的方式去理解本篇课文主要描写的内容。在这个过程中,能够锻炼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然后在学生阅读完成之后,教师需要让学生以合作的方式来进行配合表演。在表演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代入角色,了解他们的不同性格,并且根据最后陶罐和铁罐的结局来进行思考,明白这一故事的真正内涵。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进一步强化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让其在课堂上能够完成更为有效的思考。

(三)布置故事续写任务,发展学生学科思维

在运用故事教学法时,教师除了为学生讲解完整的故事之外,还可以适当删去故事内容,为学生布置故事续写任务。在这个过程中,能够让学生学会合理地进行推测,根据前面所提到的故事情节来展开联想。在这种情形下,对于学生语文学科想象和思维能力的发展能够起到明显的帮助。

仍以上文的《陶罐和铁罐》这一篇课文为例,在学习了陶罐和铁罐之间的故事之后,有的学生产生了不一样的看法,并且对于陶罐和铁罐的不同结局也有了深刻的思考。在教学这一篇课文之后,教师可以对前面的结局内容进行删减,然后让学生自己来进行改编,从自己的角度来进行再创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进行故事的续写,让故事能够朝着自己想象的方向进行发展,在这种情形下,能够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想象能力,让他们收获更为强烈的成就感。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有了更多自由创作的空间,所以他们的学习兴趣会更为强烈。不仅如此,在这一环节中,教师也会让学生自己来完成语句的表达和组织,在这个过程中,也能够为学生后续的写作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条件。

三、结论

语文作为一门语言类的学科,故事形式是其教学内容本身的具体体现。因此,老师在教学中应该主动的探究教材与故事的共通之处,以展示语文学科的特征,让学生在故事的感知过程中实现语文素养的形成和语文学习能力的提升,以实现学生的素质与能力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康小华.小学语文寓言故事教学的建议[J].亚太教育, 2020(3):1.

[2]熊文娟.小学语文教学中童话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J].国际教育论坛, 2020, 2(6):89.

[3]章艺琼.教育戏剧在小学语文童话故事教学中的实施研究[J].教师, 2022(5):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