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劳力性热射病患者的治疗与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8
/ 2

一例劳力性热射病患者的治疗与护理

张何勇1, 李敏2*

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区(湖北武汉430056);

武汉协和医院金银湖院区(湖北武汉430048)

摘要:近年来全球变暖,气温升高,劳力性热射病发病率越来越高。热射病是一种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疾病,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做到早期有效及时救治,对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劳力性热射病;患者;治疗与护理

热射病是由于受热环境和/或剧烈运动所致的机体产热与散热失衡,表现为核心温度升高超过40℃和中枢神经系统异常为特征,如精神状态改变,抽搐或昏迷,并伴有多器官系统损伤的严重临床综合征[1]。热射病根据发病原因和易感人群的不同,分为经典型热射病和劳力性热射病[2]。劳力性热射病常见于夏季剧烈运动的健康年轻人,例如官兵、运动员、消防员、建筑工人等。我科在2022年7月成功救治1名劳力性热射病的患者,现将治疗与护理措施报告入下:

1.临床资料

患者,男,54岁,于2022年7月16日17点因高温劳作后昏迷,呼之不应,抽搐,大小便失禁,由工友送至我院,入室时体温41℃,心率142次/分,血压88/49mmHg。血气分析:PH 7.56 Pco2 19mmHg Po2 500mmHg HCO3-17.8mmHg  K+3.2mmol/L Lac4.2mmol/L立即予以降体温(冰毯、输注冰盐水、CRRT),快速补液抗休克,予血管活性药物(去甲肾上腺素、特利加压素)维持循环,呼吸机辅助通气,予护脑、护肝,留置胃管等,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积极对症治疗。第21天患者病情好转后出院。

2.护理措施

2.1降温 

由于病死率与体温过高及持续时间密切相关[3],因此快速有效降温是救治的核心,在2h内尽量将体温将至38.5以下。患者由急诊转入我科,迅速脱去衣物将患者物置于冰毯上,头戴冰帽,即可以物理降温,又可以保护大脑的重要器官功能。将冰袋放置在患者颈部、腋下、腹股沟等体表大血管处以增加散热,冰敷时注意观察用冷部位局部皮肤色泽变化,防止冻伤。30min测量体温一次,观察降温的效果。同时还可以静脉输注冰盐水。调节病房温度,温度保持在18℃—24℃。

2.2气道护理 

人工气道建立后,应保持气道通畅,预防肺部感染。热射病患者在行机械通气时应着重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等情况。及时复查动脉血气分析,根据患者呼吸功能和氧和指数的变化,及时调整呼吸机氧浓度和呼气末正压等,并准确的记录呼吸机各参数,如遇到报警及时处理。床头抬高30~45度,重视气道湿化,及时倾倒冷凝水。按需吸痰,吸痰时应严格无菌操作,动作轻柔,避免损伤气道粘膜引起出血。每次吸痰时间小于15秒,以免造成缺氧。观察痰液的量、颜色和性质的变化。每日行口腔护理2-3次,保持口腔清洁。

2.3补充液体,纠正休克 

热射病患者在受到热应激时,血液流向外周血管以满足拍汗需求加快散热,导致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大量出汗使大量液体丢失,心率出现代偿性增快[4]。入室时患者血压 88/49mmHg 脉搏 142次/分 ,立即予患者置入中心静脉,迅速补液。并根据血压、尿量调节输液量,同时避免液体负荷。患者血压低,应建立持续的有创血压监测,及时使用甲肾上腺素、盐酸多巴胺等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压正常水平。

2.4镇静 

当患者躁动不安,抽搐时不仅会干扰降温治疗,而且使产热氧耗增加,加重神经系统的损伤。遵医嘱使用镇静药如丙泊酚,安定等,使用镇静药时注意观察患者的血压。对难以控制的抽搐可联合使用肌松药,同时应避免患者发生舌咬伤,坠床和意外脱管等情况。

2.5连续性血液净化 

CRRT用于治疗热射病,不仅可有效降低体温,而且可以清除炎性介质和细胞毒性物质,纠正弥漫性血管内凝血,防止MODS的进一步发展,促进患者康复[5]。严格无菌操作下配合医生置管,观察穿刺点处有无渗血渗液,每天换药防止感染,妥善固定管路,防止管路脱出,避免管路受压打折扭曲。治疗期间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血压、血氧饱和度、每小时尿量。密切监测CRRT各端口压力值变化,定时复查动脉血气分析,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维持机体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2.6胃肠道管理 

恶心、呕吐和腹泻是劳力性热射病的早期症状之一。对于血流动力学及内环境稳定,无麻痹性肠梗阻和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应尽早实施肠内营养。有效的肠内营养能够维持肠黏膜屏障的完整性,降低肠原生感染的发生,提高危重患者的救治率[6]。给予肠内营养时,将患者床头抬高30~45度,防止吸入性肺炎发生,每4-6小时监测气囊压,气囊压维持在25-30mmHg。鼻饲前确认胃管在胃内,鼻饲液温度在38-40℃。鼻饲饮食时可以先从20ml/h速度开始喂养,先慢后快、由少到多、由稀到浓循序渐进。

2.7一般护理  

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定时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做到勤翻身、勤擦洗、勤更换、勤整理,避免局部皮肤长期受压,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防止压疮。

3.小结

热射病是一种发生在高温高湿环境下,导致产热和散热失衡,作用于机体引起的急性致命性疾病,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由于热射病是可防可治的一种急症,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一方面应加强对热射病防控的宣传,对易发生的人群进行健康教育,提高人们预防意识,降低发病率。另一方面医疗救护人员应做到早期诊断,快速降温,液体复苏及镇静等以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参考文献:

[1]刘树元,宋景春,毛汉丁,赵金宝.中国热射病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9,44(03):181-196.

[2]Epstein Y,Yanovich R.Heatstroke[J].N Engl J Med,2019,380(25):2449-2459.

[3]何秀.2例劳力性热射病的急救与护理[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9):98—99.

[4]刘树元,宋景春,毛汉丁,赵金宝.中国热射病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9,44(03):181-196.

[5]韩志双,赵培培.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热射病的护理[J].实用医药杂志,2013,30(8):740-741

[6]宋巍,刘心娟,杨立新,等.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经鼻胃管与经鼻空肠管内营养的疗效对比[J].中华消化杂志,2021,41(4):260-264

【作者简介】张何勇1997.02-),男,汉族,湖北武汉人,本科学历,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区重症医学科护士,主要研究方向:急危重症护理。

【通讯作者】李敏1994.11-),女,汉族,湖北阳新人,本科学历,武汉协和医院金银湖院区妇产科护士,主要研究方向:外科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