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观念与角色转变的研究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8
/ 2

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观念与角色转变的研究分析

杨白浪

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徐城镇第三小学 524100

摘要:好的教育应当建立在启发和引导基础上,而非直接告知。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身份发生了一定的转变,教师不再是课堂教学中知识的传播者和讲述者,而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是教学知识的促进者。教学实践中,始终坚持民主教学原则,在学生面对知识时,从学生主体需求角度出发,采取因材施教方式,重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在引领、启发、促进中帮助学生完成自主思考和自我成长,针对性设计小学数学教学方案。因此,文章立足问题,提出几点建议,以备后续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观念;角色转变;研究分析

引言

新课改持续发展中,在素质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小学数学教学发生了相应的转变。教师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主体力量,需革新自身教学理念,重新定位自身的教学决策,重点把握学生学习需求,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具体来看,需教师首先做好自我提升,改变与学生的关系,既要保证教师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也需要深入到学生群体中,建立起亦师亦友的师生氛围。同时,打造出多元化、多样化的课堂学习体验,积极适应新课改的变化,针对性设计小学数学教学目标、方案、内容,提高教学有效性。文章以此为前提,进行如下讨论。

一、加强教师自身的提升

(一)更新教师认知,转变传统教育思想观念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需正确认识自己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和地位的,始终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参与到教书育人工作中。现代教育理念认为,教师作为培养祖国花朵的主体力量,如何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要比学生只是获取知识更为重要。同时,新时代背景下,也需要教师自己不断做好自己知识体系的革新,具备面对越来越复杂教学要求的能力,使教师可以在实践中逐渐形成正确的心理和教育观。

教师作为社会化的人,应不断完善自身知识结构,以此适应当今社会的需求。同时,教师也要认识到自己在教育工作中扮演着多元化的角色,对学生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影响价值。当教师面对学生时,教师绝非单纯的知识传递者,更是学生人生道路的领域人,是学生成长中的榜样和精神力量,教师需凭借自身优秀的品德、过人的智慧不断激励学生,鼓舞学生。这一过程,不仅仅是学生的进步,也是师生的共同进步。

(二)在课堂教学中,建立教师和学生的合作关系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角色转变的过程中,需教师在心理上做好准备,方能够真正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具体来看,课堂教学中不同的学生往往存在自身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因此,需教师能够正确了解每一个学生的不同,结合每一个学生的情况和需求,帮助学生制定适合自己的目标和计划,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中认识到学习的意义。

其次,课堂教学中需教师摆脱“严师”的固化认知,教师要走入到学生群体中。正所谓“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在人生的旅途中,教师同样是一名学生,教师也需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反思和总结。在面对人生这个老师时,教师和学生是平等,但教师对比学生要有更多的经验、阅历和智慧,教师可在不断学习的基础上,从这些层面对学生施加正向干预,从而营造出师生之间的和谐合作关系。

二、重视课堂教学方法的改进

(一)构建多元化、多样化课堂氛围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需要更多尊重学生的想法,并给予学生表达自身观点的机会。在此前提下,教师不再是课堂上唯一的声音,而是成为协调众多声音的一种秩序,在学生充分讨论、交流和互动中,把握住其中理性的线索,实现对学生的引导和启发。

具体来看,教师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反馈,并结合学生反馈调整后续教学方案,在课堂教学中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丰富学生学习体验,深化学生学习感知,并做好数学教学中思维、方法在实践层面的渗透,逐步发展为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二)把握学生真实学习需求

新课改中明确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要求。教学的本质是一项为学生服务,能够促进学生成长和发展知识传递活动。教学实践中,应当始终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重视师生交流,关注学生反馈,在提出问题后更多让学生去思考,让学生找寻出问题合理的解决方法,形成属于学生自己的解题思路。

(三)从自我提升角度切入进行教学创新

教学创新需先从教师这一层面切入。但在实践中不难发现,很多教师都存在着创新方面的顾虑。一方面不能够正确预判创新后会对教学造成怎样的影响;另一方面担心学生是否能够跟得上教师的创新。此外,课堂教学中除了知识的传递外,也包括学生管理。传统学生管理中更多采取发布号令的方式,但实际却是学生自己管理自己往往要比教师管理能够取得更理想的效果。教学创新也需要积极迈出第一步,要相信学生能够在教师创新后很快跟上教师的步伐,并能够表现出比之前更好的学习状态。

具体来看,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往往更偏爱于具有主题和角色的社会化游戏。这些游戏本身带有更强的趣味性,如果教师能够科学地建立起游戏、竞赛和教学的关系,则很容易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这节课内容后,教师可在班级内创建“商店购物”情境。其中,首先可借助多媒体图片展示商店的大环境,然后结合学生喜好,可选择不同的学生扮演商店情境中的不同角色,如售货员角色、消费者角色等,让学生在情境中购买自己喜欢的商品,以分数的形式呈现商品价格,让学生运用分数进行加减计算。一方面可帮助学生认识分数;另一方面也能够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对比单纯的概念教学要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数学作为小学教育基础性学科。新课改背景下,需教师进一步做好教学创新工作,加速自身教学理念、思维革新,加速自身教学角色转变,明确新课改真正含义,明确学生真实学习、成长需求,形成小学数学教学的最优解。教学实践中,不断做好自我提升,不但做好反思与总结,实现预期高质量教育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转变传统教育思想观念,构建多元化、多样化课堂氛围,把握学生真实学习需求等角度切入,在实践中取得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 谢卫军, 苏炜. 新课程标准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师的"角色转型"研究[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 2017, 000(005):310-311.

[2] 李一群. 浅析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转换[J]. 基础教育论坛, 2022(17):3.

[3] 保长尧. 数学课程改革的教学与教师角色的转变[J]. 读写算(教研版), 2015, 005(010):358.

[4] 万建红. 浅谈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师角色的转变[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08, 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