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村庄振兴规划的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5
/ 2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村庄振兴规划的探究

李翠霞

摘要:坚持乡村振兴战略,做好村庄振兴规划,是守好国粮安全,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的重要保障,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环节之一。而做好村庄振兴规划,无法脱离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和乡村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及精神文化建设、乡村环境建设和科技农业建设。本文主要就这几个方面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如何做好村庄振兴规划加以思考和探究。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村庄振兴规划;探究

前言:自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来,我们党仍然致力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上。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不可缺失的是要保持经济发展的平衡性,其一就是要保证城乡经济发展之间的平衡。而乡村振兴战略是能够满足我国现实发展需要的重要战略。

一、乡村振兴战略

(一)概述

总体来说,乡村振兴战略就是由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的报告上为实现城乡经济发展平衡,社会共同富裕目标而提出的以七大基本原则为准早日实现农村五大振兴的重要战略任务。

(二)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做好村庄振兴规划的意义

1.时代背景需要

乡村振兴战略诞生于我国主要矛盾的转变之时和“三农”问题的突出之际,是适合我国国情和农情需要的正确之选。坚持乡村振兴战略,做好村庄振兴规划工作,扶农助贫,合理解决乡村所面临的突出问题,帮助农民振兴农业,建设起美好的田园村庄,是我国步入新时代以来村党组织及社会要面临的当务之急。

2.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势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好村庄振兴规划,有利于为后续的村庄建设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有利于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实现;有利于改善乡村的自然风光,推动乡村的可持续性发展,从而为建设“美丽中国”做出贡献;有利于完善村庄的基础设施建设,为乡民的美好生活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还乡民一个舒适美丽的家乡田园;有利于提高我国村民的精神文明程度和思想道德素养,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垒好基石。

二、关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做好村庄振兴规划的探究

(一)坚持党的领导

搞好乡村振兴建设的工作,是一个规模性的工程,是一场持久性的攻坚战。任何一个工程都需要有人带头,任何一场战争都需要有人指挥,且工程建设的成败关键在于领头羊,战争最终的胜衰关键在于指挥官。而乡村振兴工作更加需要一批不怕艰难险阻,敢于奋勇而上的具有大智慧的领导人,带领我国各地将要进行和正在进行乡村振兴建设的团队,打好这一场持久且艰险的攻坚战。坚持党的领导,能够实现村庄的制度优势,为广大村民谋取福利——这将会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道路上的最优选择。因此,我们要团结环绕在党的周围,坚定不移地跟党走,相信党的决策、党的判断,共同建设美丽的幸福村庄。与此同时,党的领导人也要虚听广大村民同志的监督与建议,从而更好地完善各地方村庄制度,保证村庄振兴建设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为乡民赢来便捷幸福的美好生活。(二)立足实际

社会主义所走过的历史篇章,一字一句,都书写着一个坚硬的道理:“尊重客观实际,立足客观实际”。在漫长的乡村振兴建设工作的旅途中,要立足于且只有立足于各地农村发展的具体实际情况,才能够真正地为乡民谋福利。一方面,就乡村环境建设角度而言,我们要立足乡村所处地理位置的具体实际,要兼顾专家之言和农民之愿——既要尊重自然客观之实,又要尊重人文情怀之事,从而组建一个合民意的祥瑞幸福的村庄“大家庭”;另一方面,从村庄的物质、精神建设方面来说,要认清承认现阶段我国乡村存在的突出矛盾,要因地制宜地做好村庄振兴建设规划,更好地为乡民服务,既要为乡民提供美好幸福之生活,又要为乡民提供便民利民之法。

(三)做好乡村振兴之精神文化建设

乡村振兴规划,落实到村庄建设的具体实际上,首要的就是精神文化建设。精神是民族之魂;村庄精神更是村庄之魂。精神的树立,不仅影响着现在村庄建设的成果,对未来乡村之发展更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搞好一村之精神建设,首先就是要认清该村的精神文明现状,一方面要抓住村文化的优秀传统,竖起村庄的精神之魂,凝聚村民之力量,发扬优秀传统;另一方面,要剔除、纠正过去村庄文化之中所存有的“不正之风”;与此同时,要为广大村民树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标杆的“道德之气”,要加强教育和宣传力度,发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村庄传统之中的优秀文化,从而在百千万条的山间小路中汇成“正义之风”,进一步提高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精神文明水平。

(四)做好乡村振兴之环境建设

乡村振兴之环境建设,亦是村庄建设规划具体落实中的重要内容。乡村环境的更替,正是我国村庄精神面貌更新的重要体现。乡村振兴之环境建设的成功,有利于提高我国农民生活的幸福指数,营造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气象。民生问题是乡村振兴发展的长途中最重要的问题。因此,搞好环境建设,首要的是改善乡民居住环境: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保证乡民的医疗之便和教育之捷,在人文环境的角度上,为乡民的美好幸福生活和农村的产业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另一方面,要加大对自然环境改善的投资,引进新型的污水处理设备,还溪涧一股清流;培养和加强乡民的环保意识,养成保护环境,集中排放废物的习惯,进一步推动可持续性发展,为后代子孙留住乡村的绿水青山;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使得环保建设有法可依,让我国各地乡村焕发出社会主义的新风尚。

(五)实现“科技兴农”

科技是人类文明的第一推动力。自进入科技时代以来,随着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人民的幸福生活已经越来越无法摆脱“科学技术”这把利刃。可以说,科技无处不在,建设新农村更是处处需要“科技”这一强有力武器的加持。乡村环境建设需要先进的科技设备推动污水废物的排放,保证环境质量;振兴乡村教育事业,需要投入多媒体教学等以科技为力量的教学措施,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进而提升乡村整体的文化水平;振兴乡村医疗事业,亦需要5G网络技术的投入,为乡民提供便利完善的医疗条件;最需“科学技术”现身的,就是我国各地的农村的农业产业的发展。村党干部,要将传统农业技术和现代农业技术相结合,加大机械化技术的投入,带领广大村民,培养良种,提高农田的产量和质量,进而推动农村产业的振兴和发展,走向发家致富的道路。

语:总而言之,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做好村庄振兴规划,建立美丽新农村,这是一场持久性的战争,是一场必打战争。各村党干部要将村庄的振兴规划、振兴工作重视起来,守护好华夏子民的粮仓,努力打造充满新气象、焕发新活力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关于做好村庄振兴规划工作的具体落实,广大村党干部可以依据上文中第三框题重要思考中的建议与意见,要重视乡村自身发展的规律和实际发展的需要,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坚持“科技兴农”的振农方针以及党的领导这一伟大优选,从而做到真正地为乡民所想,满乡民所求,为乡民服务。此外,各村党干部,在重视产业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的同时,还要重视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人才振兴:人才是乡村振兴战略成败的关键。村干部要建设发展各具乡村特色的规模化企业产业,努力为村庄人才搭建就业创业平台,让人才在村内就能够实现自我价值,从而为乡村振兴留住人才,进一步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济水平的提升,带动新农村农业进入小康,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为早日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做贡献。

参考文献:

[1]十九大以来的乡村振兴研究文献综述[J].葛笑如,刘硕.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1)

[2]乡愁产业:乡村产业振兴的新引擎——关于加快浙江乡愁产业发展的建议[J]. 胡豹.浙江经济.2018(21)

[3]准确把握中国乡村振兴战略[J].黄祖辉.中国农村经济.2018(04)

[4]乡村振兴与农村发展的可行路径探究[J].吕波.南方农业.2021(26)

[5]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道路的未来展望——基于马克思主义东方农村发展理论的历史分析[J].刘田.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