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改革下的教师考核评价校本制度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20
/ 2

评价改革下的教师考核评价校本制度研究

蔡秀月

福建漳州蓝田经济开发区实验小学  363007  

摘要:教师肩负着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的责任,是培养高级人才、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群体。而正确、合理的教师考核评价制度,不仅影响着学生权益、全面发展,还对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教师专业发展、学校育人环境具有积极影响。在教育评价中,教师评价占据着重要地位,对教师工作积极性、职业素养具有一定影响。通过推动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学校可建设和完善校本制度,改变教师评价中一些不合理现象,优化教师评价理念、评价维度和评价指标,促进教师教学理念转变,提升其工作能力与教育能力。

关键词:评价改革;教师考核;校本制度

引言

教育评价与未来教育发展方向存在着密切联系,而教师评价直接影响未来教师队伍建设水平。从管理学角度看,教师考核评价制度的建设,将影响教师发展的生态格局。无论是拥有丰富经验的优秀名师,还是新入职的青年教师,他们在不同阶段会形成不同的发展目标。通过建立和改革评价校本制度,学校可满足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需求,帮助其加快专业成长和发展速度,尽快实现发展目标。从学校管理层面上分析,教师评价影响着职称评定是否公平、绩效分配是否合理这两大问题,通过建立校本制度,学校可建立公正、公平、有序的教师评比方案。所以,为提升决策的科学性、全面性,必须要不断完善教师考核评价制度,建立合理化、标准化的校本制度,为学校持续发展奠定理论基石。现从教师考核评价现状、评价改革下教师考核评价校本制度研究两方面进行阐述。

一、我国教师考核评价现状

教师评价是对教师工作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作出判断,旨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对每一位教师进行全面的真实评价,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评价体系存在一些问题,制约着教育改革发展,损害教师成就感、获得感。

1.关注教学成绩,形成单一化教师考评

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无论是中学还是小学,学校、家长和教师都十分注重学生考试成绩,将教师取得的教学成绩视为考核标准,并根据学生分数进行班级排名、学生排名,平均分高的班级,其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教学成绩就被视为良好。这样,教师考评方式过于单一,直接围绕学生考试成绩评定,很难体现学生在体育、艺术、思想、品德等方面的发展情况。这种僵硬的考核评价标准,没有充分考虑教师的工作基础,调动不起教师的积极性,不利于教师自身人文素养的发展。

2.注重学生成绩,教师评价缺乏全面性

升学仍是影响教学的重要因素,在高考的指挥棒下,中小学更侧重学生升学情况。这样,教师更注重搜集跟考试成绩、升学率相关的资源,用于提升学生学习成绩,帮助学生提升升学率,升学率也因此成为教师评价的重要指标。为应对各种考试,教师将大量精力投入到准备各种习题上,给学生课外学习带来一定压力。

3.减负政策执行走偏,学生负担明降实增

在新时期,教育部门发布了减负政策,减轻中小学生学习负担。但是,由于教师评价制度较为单一,部分教师很难有效执行和落实减负政策,反而会导致学生学习负担加重。同时,学校在落实减负政策的同时,部分教师课堂教学内容不足,出现了课内少讲、课外讲的现象,导致学生课堂学习质量不高。

4.教师收入水平有待提高,职业获得感有待增强

目前,中小学教师薪资整体上有待提高。在落实双减政策的要求下,教师工作压力骤增,职业获得感不佳,容易影响教师发展积极性。

二、评价改革下教师考核评价校本制度研究

1.重视教师师德师风评价

设置师德师风校本评价制度。首先,要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德育),要求教师克服轻育人、重教书的现象,将职称评聘、业绩考核、评优评先视为教师师德表现,形成常态化的教师思想素质考察机制。其次,树立师德师风的标杆,塑造“崇尚高尚师德精神”的教师评价氛围,构建“惩恶扬善”“德法并举”的师德建设体系,树典型、知规范、明要求。以分类分级统筹的方式,加强师德教育、师德评价,督促新时代教师遵守职业行为准则、守好师德底线标准。通过定期评选优秀教师,开展“教育世家”等宣传活动,进行评选和表彰优秀教师。此外,开展师德专题教育、警示教育等,对于侵害学生权益的在职教师,坚决采取政法手段,建立教育行业禁入制度。

2.加强以教师发展为核心的评价

学校评价制度,应坚持教师发展为核心的原则。学校应尊重教师的发展潜能和需求,采用合理评价方式,引导和激励教师发展,激发教师内在本性中追求更高境界的动力。在此基础上,要建立基于专业信任的评价制度。在评价教师的过程中,学校可向教师反馈评价方式、结果,促使其重新认识自身,运用有效评价信息帮助其诊断自身,促使教师成为自主学习者与自主发展者。同时,要科学设置评价标准,根据中小学教师岗位特点,构建符合学校实际的评价指标体系,明确不应按照升学率、学生考试成绩评价教师。按照教师能力、级别实施分级教学,并通过改革考核评价、职称评定制度,为教师级别晋升提供透明、公开的通道,促进教师良性竞争。

3.强调落实业务职责的教师评价

对于教师评价,不应片面地关注教师公开课、教学奖项、论文数量、教学成绩,而应评估教师是否真正落实教育职责,要求教师关爱、关注每一名学生。新时代下,要求教师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要求教师倡导多元化发展,关注学生艺术、体育、思想、品德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同时,教师评价制度应鼓励教师创新和改革,鼓励教师寻找先进、多元化教学方法,注重实践与学习相结合。

为有效落实业务评价制度。每个学年,学校可围绕岗位服务、竞技才艺、行政管理、德育管理、课堂教学等方面,评选积分靠前的教师,设置蒲公英专业奖、品质服务奖、教育科研奖、竞技辅导奖,将这些奖项列入教师职称晋升考察范围。

4.加强绩效与自主考核评价

健全中小学教师绩效考核办法,向一线教师倾斜。学校应改革绩效工资分配制度,提倡“优绩优酬”。基于工作人员岗位贡献、实绩,调整教师队伍的薪资结构,调整福利和薪资待遇,缓解一线教师的生活压力,提升其职业获得感、幸福感。还应满足教师自我评价的需求,增设学生评价、家长评价环节。通过设置教师自我评价制度,能够体现中小学教师的主体性,促使其积极反思个人教学行为,产生持续学习和发展的动力,促进其专业学习和发展。同时,家长十分关心学生学习状态和基本状况,对参与学校教学工作具有一定积极性;而作为参与教学过程的主体,学生能够深切地体会师生关系、教学目标达成情况。由此,引导学生和家长参与教师评价,有助于科学督促教师反思,培养其教学反思习惯。

5.重视评价结果的改进功能

要加强对评价结果的反馈与使用,要实现以评价推动教师专业化可持续发展。评价人员还需考虑不同的评价内容、评价结果和评价对象的性格特征,在此基础上选择合适恰当的反馈方式方法,适时调控好教师的心理反应,使评价结果更符合教师的需求,更具针对性、准确性和建设性。

教师考核评价指标的合理设置,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还有利于引领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营造学校和谐的育人环境等。因此,制定完善的教师考核评价制度,并形成标准化,可以促使教师评价更有效地服务于学校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林慧清."双减"背景下中小学教师评价指标体系的优化[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2,23(2):16-19,32.

[2]宋娟.新时代海南公办中小学教师考核与评价改革实践研究[D].海南:海南师范大学,2021.

本论文系2022年度漳州市教师综合评价研究专项《教育评价改革下教师考核评价校本制度探究与设计》课题[ZJKTZX21144]

作者简介:蔡秀月(1978 .9-)籍贯: 福建漳州,性别 :女   最高学历:本科,中共党员,一级教师,现任福建漳州蓝田经济开发区实验小学副校长兼任数学教师,任教的班级数学成绩经常名列前茅。有2篇数学教学论文发表在CN刊物;组织、参加过多个课题研究并顺利结题;2018年7月荣获区级“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19年参加“一师一优课”获得区级二等奖;2020年参加“乡村校长助力工程”培训;2020-2021学年到平和育英小学分校支教;2022年参加区教育局组织的教育教学开放活动(课题:烙饼问题)获得大家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