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标准在基层环境监管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9
/ 2

环境保护标准在基层环境监管中的应用

单朝

天津市环科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天津 300191

摘要: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环境污染的负面影响。环境保护标准是制定环境保护管理政策和城市进行生态环境规划的重要依据,也是执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基本保证。依据环境保护标准实施环境保护工作,可以有效提高环境保护的管理水平。而基层环境监管是环境保护工作中十分关键的一项流程,因此要想进一步提高基层环境监管的工作效率,就必须要严格按照环境保护标准开展各项工作。

关键词:环境保护标准;基层环境监管;环境保护

引言

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不断出现生态环境恶化的现象,与此同时,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物质生活的满足,人们越来越追求生活质量的改善。因此,人们开始不断关注生态环境的改善,环境质量检测技术获得了发展机遇。

1基层环境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1.1环境保护法治意识滞后

基层政府对生态环境保护法治的观念存在滞后现象,不仅忽视环境监管工作,也忽视环境监察执法的力度。总而言之就是基层政府的环境保护法治意识滞后,没有深刻认识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重要关系。过去,基层政府可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有时是矛盾的,如果狠抓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发展的形势将受到严峻考验。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和发展,人们对于环境保护的意识逐渐增强,但是由于受传统思想观念影响,一些地方环保执法力度不够强,导致很多环境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所以从自身考虑,会冲淡生态环境执法职能的功能。而在执法过程中,基层生态环境部门往往触及生态环境违法者的切身利益,再加上执法力度不强,容易造成生态环境违法者的抗拒或者逃脱处罚等现象发生,对环境监管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阻力。

1.2缺乏完善的制度和组织建设

对于任何工作的开展而言,建立统一的制度安排和齐全的组织建设都是完成工作任务的重要保障,而现阶段,由于我国的环境监管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各级环境监管部门普遍存在着制度安排不健全、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者能力不足,无法组建完备的环境监管队伍,导致我国的环境监测数据出现偏差,影响相关政策的制定。环境监测过程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过程,会面对各种突发状况和问题,如果制度安排和组织建设存在缺陷,会导致环境监测工作人员无法应对的问题,从而影响我国环境监测的质量。

1.3环境监管力度不足

近年来我国对环境保护工作越发重视,且不断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对环境污染进行大规模治理,并逐渐形成环境保护体系。但由于环保工作起步较迟,与其他发达国家间仍旧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尤其是基层环境保护工作,由于法律意识滞后等因素的影响,造成了环境监管工作力度不严,监察执法工作严重落后。一些基层政府既没有依据当地经济发展规划制定环境监管系统,也没有严格参照环境保护标准开展环境监管工作,完善相关环境监管工作制度,导致部分基层环境监管工作过于简单,没有发挥其应有的环境保护作用,对当地生态环境保护极为不利。

1.4环境监测技术有待提升

环境监测技术会随着环境污染情况的变化而不断升级。现阶段,我国环境监测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环境监测设备和技术不完善,环境监测方式单一,会影响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2环境保护标准在基层环境监管中的应用策略

2.1构建基层网格化的环境监管系统

随着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推进,中央对基层环境监管工作日益重视,基层政府开始不断提高环境监管工作水平,以推进环境监管效率的提升。得益于基层实践工作的经验,基层环境监管部门对所在辖区企业的环境问题了解较为深入,且积累了一定的环境监管实际经验。为了更好推进环境监管工作的深入进行,基层政府需在环境保护标准的指导下,充分发挥自身的政府职能,构建基层网格化的环境监管系统。网格化的环境监管系统,可以为基层环境监管工作提供新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向,因此构建基层网格化环境监管系统后,需要对其进行不断完善,网格化管理有助于提高管理工作效率。同时借助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功能,实现各个网格化间的信息资源贡献,提高资源利用的效率。构建基层网格化环境监管系统,还可以突出政府以人为本的治理理念,既有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也有助于基层环境监管工作的高质量完成。需要注意的是,在构建基层网格化环境监管系统时,相关部门需要在环境保护标准的指导下依照属地原则进行分级设置,并要求网格将环境监管状况进行定期上报。

2.2明确定位,提升人员综合水平

深入推进生态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是国家构建生态环境监测“大格局”的重要内容之一。系统内监测机构要明确定位,既不是自身的职能被削弱了,又不是可以甩掉包袱了;相反,系统内监测人员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工作范围更广了。不仅要承担具体监测工作者的角色,更要承担监测工作的组织者与监管者的角色。社会化监测机构也要顺势而为,在逐渐形成的良好市场氛围下,积极推动行业自律,提高监测服务效能。只有明确了双方的定位和职责,才能共同促进生态环境监测事业有序健康发展。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技术性和专业性很强。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直接决定了监测工作水平的高低。就系统内机构人员而言,随着角色的多元化,既要不断自我加压、拓展业务知识领域,又要换位思考、提高质量监管意识和水平。就社会化机构人员而言,既要注重具体监测规范、标准方法的学习和实际操作流程要点的掌握,提升监测人员的业务水平;又要加强监测领域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及质量管理体系知识的学习贯彻,强化监测人员的守法意识、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

2.3统一监测标准,提高监测技术

要在在全国范围内制定统一的环境监测标准,并以环境监测标准为指导创新环境监测的技术。此外,指定统一的环境监测标准还有利于地方环境监测站对监测系统和设备的革新,因为如果环境监测设备过于陈旧无法获得准确的环境监测数据,不利于全国统一的数据体系的建立。值得注意的是,为了建立统一的监测标准和操作规范,必须结合政府环境部门的有关规定,同时要聘用专业的技术人才,并进行岗前培训和技能培训,提高环境监测人员的工作技能和职业素养,以此保证环境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

2.4区域融合,提升业务规范化水平

建议借鉴国家监测质量管理分级质控体系思路,依托区域内能力强、水平高的省(市)级生态环境监测机构作为技术指导机构,提升基层系统内机构质量监管工作和社会化机构监测工作的规范化水平。管理层面:充分发挥技术指导机构的优势,可采用统一培训的方式对区域内各监测机构开展业务指导。加强对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等相关内容的学习,有助于各机构对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正确把握;加强对监测规范及方法标准的学习,有助于各机构对监测过程具体要求的准确理解。技术层面:针对监管工作,可根据不同监测方法设计具体的质量监督表,将样品采集、实验室分析等监测过程中易忽视、易出错的关键点列出,供质量监管人员参考使用,既能弥补监管人员能力不足的短板,又能在区域内统一监管要求。针对监测工作,可为具体监测方法设计统一规范的原始记录表,尤其是新发布新变更的方法,供监测人员参考使用,可以有效避免关键信息不完整、不规范的问题,减少试错成本,保证数据质量。

结语

经济社会的进步发展让环境保护工作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就是助力社会可持续发展。基层环境监管是环境保护工作中的关键环节,关系到环保工作内容的落实,目前我国基层环境监管工作仍旧存在着一些不足,影响了监管工作的效率。因此基层政府要提高环境保护的法治意识,构建完善的网格化监管系统,加大环境保护标准在基层环境监管工作中的应用,推动环境保护工作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张江河.浅谈基层环境管理工作面临的难题及对策[J].科技风,2018(07):177-178.

[2]王惠娜,薛秋童.我国地方环境监管现状及对策研究[J].厦门科技,2019(4):12-15.

[3]吴臣.新时期环境监察执法效能现状分析与提升策略[J].居舍,2020(5):191.

[4]朱伟亮.基层环境监察执法的难点与创新分析[J].节能,2020,39(3):69-70.

[5]吴郎先.基层环境执法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建材发展导向(下),2020,18(5):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