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齐头并进,共育优秀学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2
/ 2

家校齐头并进,共育优秀学生

张晓勤

安徽省合肥师范附属第二小学 230041

摘要: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优秀学生的评估不仅仅要关注智育,还需要确保他们德体美劳全面发展,很明显这是一项浩大的工程,该工程不能仅仅依靠教师,还需要家长参与进去,在此基础上实现对应家校共育机制的构建。首先对于家校共育的逻辑初衷进行归结,继而对于当前家校共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继而提出对应的家校共育体系构建策略,希望可以引导学生在更加理想的环境下实现成长。

关键词:家校共育;优秀学生;培育

教育问题,是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因为教育关乎到国家的未来,关乎到社会的发展,关乎到千家万户的利益。在我国教育深化的过程中,家校共育理念渐渐被人们所认可,并且认为在优秀学生培育的过程,家庭和学校必定是齐心协力的。由此对于家校共育的问题进行探讨是很有必要的。

一、家校共育的逻辑初衷

对于学生而言,他们的本职就是学习,学习生活中他们接触到的除了传道受业解惑者的老师之外,还有家长,因此教师和家长是学生学习环境中的重要因子,他们决定了学生在什么样的学习环境下开展学习活动。在此过程中,如果学校教育能够积极发挥效能,去采取多方面的措施进行学生引导,鼓励学生学习,确保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此时家长却没有很好的去配合,就可能使得学生在学校是一个学习状态,在家里是另外一个学习状态,或者说部分家长对于学习有消极的看法,继而使得学生产生学习无用的价值观,此时就可能对于小学生学习态度产生负面影响,长此以往,就难以将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放在知识学习上,这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失衡,对于学生造成的毁灭性的影响。当然大多数情况下,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失衡不会表现的如此明显,但是只要有一方不能正确理解教育的价值,并且在教育的过程中处于倦怠的状态,就可能对于学生的学习环境塑造造成不良影响。为了规避上述教育格局的出现,在实际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在学生优秀习惯和品质塑造的过程中,必须要确保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统一战线的,能够结合各自教育的特点,达成共识,形成合力,由此使得实际的家校共育机制得以构建。

二、家校共育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对于家校共育实践进行调研,发现在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比较多,继而使得家校共育机制的效能难以完全发挥。详细来讲述,在此过程中的问题集中体现在:其一,教育行政部门一直在倡导家校共育,但是家校共育如何去进行,并没有进行切实的针对性的指导,继而导致家校共育成为一句口号,难以真实的落实到实际的教育教学中去;其二,家校共育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诸多的偏差。部分家长可能仅仅将关注点放在学生成绩上,对于学生的德育、美育、劳育都不是很重视,这样错误的价值观可能使得他们在实际学校相关教育活动开展的时候出现不配合的情况,这样就可能使得对应教育版块的效益难以完全发挥出来。比如某学生学习成绩很好,一直也是老师和家长的骄傲,但是在平时的生活中常常发现其给自己同学起绰号,甚至有辱骂的情况,继而使得班级同学之间关系处于比较差的状态,将这样的情况反馈之后,家长并不是很重视,继而使得他的情况变本加厉,甚至演变为欺负同学的情况。如果家长在此方面的价值观认知始终难以改变,自然会对于其未来的持续发展造成不良影响。其三,家长参与实际共育的时间是有限的,并且难以保证持续性的投入,可能一段时间内家长在此方面有一定的认知,可能进行一些投入,随后就可能不能保持,这样也可能使得家校共育的家长缺位现象不断延续。比如某家长因为经常要出差,孩子与奶奶生活在一起,奶奶过分的溺爱,继而使得家庭教育环境处于比较差的状态,家长却难以对于这样的情况进行跟踪和反馈。很明显上述提及到的诸多问题如果长期存在,就可能使得实际家校共育的积极效能难以发挥,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对于学生的健康发展构成极大的危害。从这个角度来看,为了规避出现这样的风险,就需要切实结合上述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改善,继而使得实际教育环境朝着更加优良的方向进展。

三、优秀学生培育视角下家校共育机制构架策略分析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有了家校共育的意识,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能够切实的从优秀学生培育的角度入手,思考家校共育机制的构建问题,继而确保家校共育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关联起来。详细来讲述,在此过程中,需要将关注点放在:

1.积极建立家校共育制度,实现长效考评体系的构建

家校共育不能仅仅是一句口号,还需要切实的形成对应的制度,并且与实际考评关联起来,才能够确保其能够切实的在优秀学生培养中发挥效能。详细来讲述,此时需要做好的工作有:其一,能够积极形成长效的家校共育实施管理保障机制,依靠制度将家校共育的方式和内容界定下来,确保家长和教师能够明确自己在此过程中的工作内容。在考核方面,可以积极实现家校合作教育工作会议制度的设定,完善家校册批阅制度,由此使得实际家校共育工作可以纳入到实际考核和评估环节中去,这样可以引导家长和学校教师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心态融入进去;其二,注重家校共育效果跟踪反馈制度的完善。也就是说家长委员会、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等,依靠各种渠道,去了解家长或者教师在此方面的执行情况,确保实际家校共育中反馈的问题可以迅速被改善,这样可以使得家校共育朝着不断反思不断完善的方向进展;其三,切实的采取措施使得家校共育实施效果评价机制发挥自身的效能,可以专门设定后期管理部门,对于共育效果进行评价和总结,并且将其反馈给对应的部门,也会传送给家长和学校,这样可以更好对于实际共育中的问题进行改进,使得共育朝着更加理想的方向进展。

2.以家校共育生态建设为目标,形成育人的合力

家校共育机制完善的过程中,要想切实的发挥合力的效能,还需要保证彼此关系的有效处理,能够切实的尊重孩子的意见,确保他们有充分的空间,在此基础上去发挥家校协同的效能。详细来讲述,在此过程中需要将关注点放在:其一,巧妙利用家长资源示范导向效能,让家长参与到家长委员会中去,参与到家长志愿者队伍中去,参与到家长学校活动中去,继而积极主动的成为小学生教育教学管理中的重要力量。学校也会对于优秀家长进行评估和表扬,继而使得其导向效能能够不断发挥出来,自然可以使得家校共育的深度和广度得以不断提升;其二,注重共育内容形式的拓展,使得学校主导地位能够得以充分体现。改变传统的家长会形式,让教师和家长协同参与进去,不要总是让班主任成为主演,让家长能够正确认识自己也是实际的主体,继而在会议上更好的反馈意见,使得话语权能够像家长方向倾斜,由此使得共育的环境得以优化。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确保实际在实际家校共育的过程中,发挥中心性效能,还需要积极组织家长也教师参加素质拓展的活动,增强彼此的了解,增强彼此的信任,这样可以使得共育内容和形式得以不断优化,继而进入到更加理想的共育格局。

3.切实实现家校共育网络的拓展,实现互动的创新

每个学生的家庭环境不同,家长的受教育程度不同,负面对于家庭教育的指导也有着差异性,因此在实际家校共育的过程中,要懂得切实的实现网络的拓展,优化互动的方式,继而使得共育的效能能够不断发挥出来。详细来讲述,在此过程中需要将关注点放在:其一,能够实现指导体系的优化,确保可以全覆盖。对象方面,需要将所有的与孩子生活学习关联的主体融入进去,对于其多方面的信息进行收集和整理,在此基础上进行专业化的个性化辅导和教育,舒蝶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可以更好的融合。其二,关注指导方式的优化,确保全覆盖的同时,使得家长有着更加多的选择。也就是说在指导家长的过程中,可以以现场指导的方式来进行,可以以在线咨询的方式来指导,可以以共性问题集体指导的方式来进行,可以以个性问题个性化指导的方式来驱动,可以是针对于理论的指导,可以是针对于实践方面的指导,依靠这样的方式使得实际的指导朝着更加理想的方向进展。其三,确保实际指导的内容能够朝着更加全面的方向进展,并且保证家长有选择性。对于不同阶段的学生,家庭教育指导内容设定要做到不一样,比如对于4-6岁的小学生,他们的问题可能在认知上,可能在思维上,可能在能力上,可能在习惯上,对于初中生,他们的问题可能在心理健康上,这样就需要进行合理的分类,以确保指导朝着层次性的方向进展。还有就是需要对于不同类型的家长进行分类,确保生成不同家长类型的指导体系。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优秀学生培育的过程中,在实现素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在引导我国教育生态体系重塑的过程中,必须要正确看待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以家校共育机制构建为目标,切实的进行优化,确保家校共育不是一句口号,而是真实的与教育制度,教育教学行为,学校与家长交互过程中的重要依据,继而使得家校共育朝着更加常态化的方向进展。

参考文献

[1]李春香. 家校共育视域下强化小学安全管理的路径思考[J]. 品位·经典,2022,(05):90-91+118.

[2]李长明,胡金敬,李静. 互联网背景下的农村小学低段留守儿童家校合作的尝试与探索[J]. 中国新通信,2022,24(02):210-212.

[3]刘远碧,贺寒梅,黄俊华. 小学家庭教育协同指导的现状及策略探究[J]. 教育科学论坛,2021,(35):21-24.

[4]丁文进. 家校共育视角下小学男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J]. 教师教育论坛,2021,34(06):93.

[5]王丽. 小学一年级家校共育绘本阅读浅思考[J]. 甘肃教育研究,2021,(01):94-96.

[6]李彩霞. 家校共育的农村学校阅读教学思考[J]. 文学教育(下),2021,(04):138-139.

[7]徐耀光. 中小学家校共育校本课程的实践研究[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1,(04):56-58.

[8]谭姣连,黎安秀,袁磊,覃基笙. 促进小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的线上线下家校共育模式研究[J]. 现代远距离教育,2020,(06):7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