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有企业薪酬福利制度改革与完善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1
/ 2

我国国有企业薪酬福利制度改革与完善的思考

罗卫

大唐贵州发耳发电有限公司  贵州六盘水  553017

摘要:在当前的经济背景下,针对企业内部的实际情况开展薪酬福利制度改革与优化是国有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重要工作内容。只有制定出公平合理的薪酬福利制度,才能激发国有企业员工的积极性,才能更好地发掘人才、留住人才,助力企业长期、稳定、健康发展。

关键词:薪酬福利;国有企业;制度改革

1国有企业薪酬福利制度应当遵循的原则

1.1保障原则

薪酬福利制度建设的首要目标,就是可以给国有企业内部员工的正常生活提供经济上的保障。国有企业的一个重要社会意义就是可以吸纳很多就业人群,降低社会失业率,进而保证社会的和谐稳定。同时,国有企业福利内容中容易被忽略的一大组成部分就是要为员工提供工作技能培训,帮助员工提升自身素质,实现对于自身价值的追求。也就是说直接提供经济报酬和为员工强化自身技能,都包含在薪酬福利制度之中。近些年来,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质量需求越来越高,国有企业内部薪酬福利制度的完善与优化的意义日趋凸显。国有企业薪酬福利制度一方面可以直接给员工提供基础的生活保障;另一方面借助于国有企业内部的薪酬福利制度改革,将原本的“死水”激活,为企业更好地创收,最终可以为企业内的员工提供更好的经济报酬。

1.2公平性与竞争性原则

企业薪酬福利制度激励目标的实现,需要在公平与竞争原则的保证下进行。一方面,同一层次的员工薪酬福利标准应该一致,保证员工之间的薪酬福利公平;另一方面,应该在绩效考核的基础上,对优秀员工进行公开奖励。另外,还要考虑外部市场的整体环境,要对比同规模企业、同工种员工的薪酬福利情况,再根据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薪酬福利标准。这样可以减少企业的资源浪费,也可以避免人才的大量流失

2当前国有企业薪酬福利制度中存在的典型性问题

2.1薪酬福利制度概念不明

通常情况下,一谈到薪酬福利制度大家自然而然就想到员工的工资,但其实薪酬福利制度覆盖的范围比单纯的工资分配要广泛得多。对于优秀员工的奖励、对于人才晋升渠道的完善、对于员工进阶技能的培训等等都包含在企业的薪酬福利制度之中。如果没能意识到国有企业薪酬福利制度的广泛含义,就不可能制定出符合现代企业要求的薪酬福利体系。

2.2薪酬福利分配不够合理

因国有企业的长期稳定性,吸引了大量年轻人才的加入。可是,现行国有企业薪酬福利制度分配体系大多还在沿用20世纪的旧管理办法,无法满足新时期的要求。有能力的员工无法获得与能力相匹配的薪水,长此以往,优秀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就会备受打击,甚至很多人会选择辞职寻找新的出路,而优秀人才的流失,会严重地影响企业的发展。同时,国有企业内部管理层与普通员工的薪酬福利差别往往过大,如果没有合适的人才晋升路径,会降低员工对于企业的归属感。受到体制机制限制,非科技类国有企业能够提供给普通员工的薪酬福利种类也较为匮乏,无法像私营企业那样借助于股权分配等激励方式将员工与企业的发展捆为一体。

2.3缺乏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与人才选拔制度

通过绩效考核与薪酬福利挂钩可以很好地激励企业内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可如果绩效考核的安排没能结合好本单位内部的实际情况,或者在实际落实的时候没能到位,会严重地影响到员工拼搏发展的动力,这种情况在国有企业内部并不罕见。同样,一些国有企业内部的人才选拔制度的落后,对于技术性员工只有单一的“I”型晋升通道,使得有能力的员工没能分配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岗位,获得好的薪酬与福利,这也影响到了公平、公正薪酬福利制度的实现。

3国有企业薪酬福利制度改革与优化的对策措施

3.1优化分配模式。

薪酬福利制度在分配方面要实现员工的工作情况和薪酬福利相符的目标。高层工作人员可以像其他类型的企业一样,采取灵活多样的分配方式,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对企业的责任感。国有企业的薪酬主要是工资和福利这种短期形式,不像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有灵活多样的薪酬形式。这忽略了员工的长期发展投资规划,不利于员工长期经济收益的增加,影响了员工的积极性。国企改革在不断深化,企业可以利用这种有利时机,逐步增加一些股权和期权等长期的薪酬方式,这样会一定程度上减少国企人才流失的情况,也会促进员工工作的积极性,有利于国企的长远发展。技术性员工要加强对其工作过程和能力的考核评估,使他们的工作能力和薪酬福利相符,要采取改善措施,为企业留住大量技术性人才。只有企业的薪酬福利分配实现公平公正,才能发挥薪酬福利的激励作用。

3.2加强监管工作

监管部门要首先明确自己的部门职责,把监管工作做到具体化和细化,使监管工作能够全面地监督薪酬福利的发放过程。另外,要公开薪酬发放标准,使每位员工了解自己的薪酬福利水平和其他员工的具体情况,这是公正公开原则的体现。

3.3加强企业员工薪酬福利的监管

建立健全相关的监管部门,明确监管部门的职责,监管部门在监管的时候一定要做到细化与全面化。对在国有企业内部,福利的发放相对而言更加的不固定,这也使得福利制度更加的不透明,监管的重点自然也应当放到福利制度的落实上,可以将每一名基层员工每年所享受的福利待遇进行整理与公开。

3.4规范与员工绩效相挂钩的薪酬福利分配制度

在国有企业内部,借助于BSC、KPI等方法开展业绩考核的目的,最终是为了激励员工在工作岗位上不断提升自身能力的同时,创造出更好的业绩。如果业绩考核的结果无法反映员工真实的工作能力,与其挂钩的薪酬福利制度也就失去了本来的意义。国有企业的绩效考核方式、流程往往由企业高层直接决定,应当给予一线员工更多的发言权,结合一线的实际情况制定考核的标准。在对国有企业员工进行业绩考核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严格遵守考核的流程,在考试时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如果有需要,可以对于考核结果进行二次的盲审,或者直接将员工的考核结果和考核细则公布出来,让所有人员共同审核。这种方式可以让企业员工认识到自身与他人存在的差异,进而在充满竞争的环境之中鞭策自己进步。在制定绩效考核制度的时候还应当注意,除了设置各种奖励政策,针对部分“末位”员工,还可以安排一些惩罚的措施,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结语:

国企薪酬福利制度对其长远发展有重要影响。目前的薪酬福利制度在薪酬福利的分配、发放过程的监管和员工业绩考核方面都存在问题。国企的薪酬福利制度应从这三方面入手,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不断对制度进行优化,促进国企的长远发展。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作为薪酬福利体系建设的主管部门,一定要革新自身理念,不断地将现代化的薪酬福利模式引入到国有企业中来,帮助国有企业发挥更加稳固的基石作用。

参考文献:

[1]顾莉.国企人力资源管理中薪酬福利的激励探讨[J].人才资源开发,2020(4):74-75.

[2]刘程程.美国礼来公司的薪酬福利模式:经验与借鉴[J].中国城市经济,2010(7):151+161.

[3]刘晓婷.国企改革背景下的企业创新和相对绩效评价——基于中国上市国有企业的实证研究[J].中国注册会计师,2020(4):50-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