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中公共景观雕塑的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3
/ 2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中公共景观雕塑的应用研究

汪华胜 , ,仇多荣,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 合肥 231603

摘要:公共景观雕塑是城市景观的一种表现形式,其核心依然是雕塑,但起到的作用却与传统雕塑有着一定区别,不仅能够营造良好城市景观、美化城市环境,还能够为城市赋予精神文化、传播创意,因此公共景观雕塑与文化创业产业园区的搭配也十分合适。为了探索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内公共景观雕塑的设计方向及应用策略、做好公共景观雕塑创作工作,本文对公共景观雕塑的概念和发展进行了综述,并分析了现如今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中公共景观雕塑应用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应用策略、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公共景观;雕塑

引言:文化是人类文明、创意、需求以及审美的集中体现,在各类文化当中艺术文化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而在艺术文化当中,公共景观雕塑则凭借其独特且强烈的文化表现力以及多样化的创作题材,成为了人们生活中最常接触的艺术文化之一;此外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也有着强烈的文化创意内涵,承载着文化创意产业的建设与发展。因此在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中建立公共景观雕塑能够呼应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内涵与精神、满足园区内景观需求。但现如今公共景观雕塑,在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内的创作存在着一定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因此应当积极探索解决方向、做好公共景观雕塑设计创作工作。

1 公共景观雕塑概述

1.1公共景观雕塑概念

公共景观雕塑可以认为是公共景观以及景观雕塑的融合。从公共景观角度来说,公共景观雕塑是雕塑形态的公共景观,而从雕塑角度来说,公共景观雕塑则是具备公共景观作用的景观雕塑艺术。早在人类文明的早期景观雕塑便已诞生,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景观雕塑艺术开始被赋予更多的意义和目的,其表现方式也更加多样化,因此可以说公共景观雕塑是景观雕塑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结果。

1.2公共景观雕塑发展

我国的公共景观雕塑发展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具象阶段、抽象阶段以及特色创新阶段。在具象阶段,公共景观雕塑的主题大多为革命人物、事件等,这一阶段的主题清晰,表现具象,具有浓烈的时代气息;在抽象阶段,改革开放为我国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让新一代的雕塑艺术家接触到了西方的雕塑文化,在这一阶段雕塑的创作方向开始由具象转变为抽象,许多优秀的抽象雕塑作品开始出现在人们眼前,但也出现了许多盲目效仿、缺乏内涵的抽象雕塑;在特色创新阶段,雕塑家开始意识到盲目效仿西方雕塑文化带来的问题,并着手探寻符合中国文化特征的特色雕塑。可以看出我国的公共景观雕塑发展是从单一到丰富、从效仿到原创的过程,期间虽然走过弯路、犯过错误,但整体依旧是向着良好的方向发展。

IMG_256

图1 《青年毛泽东》雕塑 创作者:黎明

2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中公共景观雕塑应用存在的问题

2.1 同质化严重

最初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核心目的是发挥独特文化创意、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其中“独特”和“创意”占据了重要位置。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也逐渐失去了独特性和创意性,没有了文化特色,自然也无法实现核心目的,这一特点也在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内的公共景观雕塑上展现的淋漓尽致。首先,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立时间可以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试点阶段,这一阶段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文化风格具有强烈原创性;第二阶段则是效仿阶段,许多政府与企业在看到第一阶段的文化创业产业园区良好效果后便开始了大规模建园工作,这也使得这些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往往不具备良好的文化底蕴,开发商根据自身的审美偏向随意提出公共景观雕塑的风格,雕塑设计师在按照要求设计时明明知道该审美偏向或风格存在问题,但由于雇佣关系的限制,使得设计师往往只能按照开发商的意图进行设计,或直接照搬其他产业园的设计方案,导致公共景观雕塑雷同;其次由于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开发具有强烈的商业本质,因此开发商势必要考虑开发成本,导致公共景观雕塑的预算投入不足,好的设计因为成本问题被否决,设计师又得不到相应的回报,因此导致设计师敷衍了事、照搬照抄其他产业园的设计方案,最终导致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公共景观雕塑同质化严重。

2.2 缺乏文化语言

不论是景观雕塑还是其他雕塑,其主要目的都是传递文化、展现文化,但由于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强烈商业属性,使得文化传播的特质受到限制,一方面开发商的文化修养水平使得开发商无法理解雕塑中文化语言的重要性、盲目要求设计师提出缺乏文化语言的设计方案;另一方面,设计师为了满足开发商的要求,往往只能将文化语言的表达刨除在设计方案之外,最终导致设计师“为了设计而设计”,设计出的景观雕塑宛若“行尸走肉”。

IMG_256

图2 某文化产业园内枯树钢筋雕塑

2.3 与历史文化的关联不足

好的公共景观雕塑能够让人们准确感受到时代的特征、体会历史文化,但现如今许多文化创业产业园的建立速度过快、缺乏历史沉淀,使得景观雕塑既没有当今时代的特征、也没有当地历史的特色;此外,部分雕塑自认为展示出了工业时代的特征,但其当地并没有工业文化的历史,这样的雕塑便属于脱离时代和历史的本质、盲目抄袭或错误表达文化的典型案例。

3 文化创业产业园区中公共景观雕塑的应用策略

3.1 寻求文化特色表达方式

想要提高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中公共景观雕塑的应用效果,首先便应当认识到文化创业产业园区的创意与特色概念,并寻求文化的特色表达方式。不论是开发商还是雕塑家,都应当从时代和地区的角度出发,先为雕塑赋予“文化”,再为雕塑赋予“特色”;其次,在雕塑设计时设计师可以选择一些能够表现出文化特色的材料来加强文化特征,例如可以用英国棕花岗岩来体现出农业文化中的土地特色、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来体现工业时代特色;第三,开发商应当给予设计师更多的权利,在开发商提出条件后,设计师有权进行条件合理性的质疑并给出更多方案供开发商选择,同时设计师也应当考虑到开发商的成本情况、在有限的成本下选择最优设计;最后,设计师在雕塑设计时应当考虑到文化特色与园区、园区所处地区文化特色以及文化历史的契合度,避免文化特色的“凭空捏造”。

3.2 贯彻内心底层需求表达

在公共景观雕塑设计时,设计师应当尽量抛去浮华、舍弃那些浅层的、浮躁的需求,思考人们内心最底层的需求,并将这些需求通过雕塑进行表达,比如广东佛山创意陶文化产业园的《公仔墙》雕塑便通过陶瓷材料表达了人们对原始和自然的需求,同时陶瓷材料的特征也让其与环境充分融合、避免了雕塑的生硬感。因此,设计师可以从雕塑风格、雕塑材料、雕塑手段等多个维度出发,构建出唤醒人们底层需求、充分表现人性化特色的雕塑。

IMG_256

图3 《公仔墙》雕塑 创作者:魏华

3.3 积极开发民族文化价值

在雕塑设计时,设计师不应盲目效仿国外现代景观雕塑,而应当从眼前、从现实、从脚下的土地、从经历的历史出发,将民族文化融入到雕塑设计当中。首先,雕塑师应当深刻考虑雕塑与园区、与城市、与地区、与国家的关联,确保雕塑的文化能够让人感同身受;其次,在雕塑设计时也可以积极使用各种表现民族文化的传统雕塑技法来展现民族文化、体现民族自信。

结语:由于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历史较为短暂、文化沉淀不足,因此其公共景观雕塑的设计和应用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而想要做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公共景观雕塑设计应用,就需要政府、开发商以及雕塑设计师的共同努力,为公共景观雕塑赋予文化、创意和特色,从而让雕塑得到升华。

参考文献:

[1] 杜倩. 浅析城市公共景观雕塑的应用设计研究[J].  2021.

[2] 何雷. 对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中公共景观雕塑应用的几点探讨[J]. 艺术家, 2020(3):1.

[3] 王强. 公共景观设计中的雕塑应用——景观雕塑的融合性探讨[D]. 山西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