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护士心理素质引导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11
/ 2

产科护士心理素质引导分析

高海红

北京美中宜和妇儿医院丽都院区,100016

【摘要】目的:研究产科护士心理素质引导对缓解孕产妇压力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孕产妇10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采取产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开展心理护理。比较两组孕产妇护理前后的心理情绪水平,同时比较两组孕产妇的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在心理情绪方面,两组护理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孕产妇SAS(33.07±1.94)分、SDS(32.26±1.54)分,分别对于对照组孕产妇的(40.69±2.25)分、(40.13±2.3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孕产妇的总满意率为94.12%,高于对照组孕产妇的74.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科护理当中,孕产妇一般都有较大的心理压力,对此,护士需要控制好自己的心理进行疏导,能够帮助孕产妇改善心理情绪,缓解焦虑抑郁水平,提高护理满意度,护理效果十分理想。

【关键词】产科护士;心理素质引导;孕产妇;心理压力;心理护理

妊娠和分娩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生理过程,女性在这一阶段身心状态都会发生较大的变化[1]。尤其是很多初产妇对分娩没有经验,因此在妊娠分娩过程中,容易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出现不良的心理情绪,进而导致身心健康状况下降,还有可能对胎儿健康造成影响。针对这种情况,产科护士要发挥积极的作用,在护理过程中,需要控制自己的心理进行疏导,帮助产妇改善心理状态,消除不良情绪,保持良好积极的身心状态,对于自身及胎儿健康都有比较良好,也有利于加快产后恢复[2],基于此,本文选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孕产妇102例,研究了产科护士心理素质引导对缓解孕产妇压力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孕产妇10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中,产妇年龄最小22岁、最大35岁,平均(27.25±3.16)岁,孕周最短36周、最长40周,平均(38.68±2.64)周,其中34例为初产妇,17例为经产妇;观察组中,产妇年龄最小23岁、最大36岁,平均(27.28±3.12)岁,孕周最短37周、最长41周,平均(38.71±2.62)周,其中35例为出产服务、16例为经产妇。两组在上述指标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均为单胎、足月产妇,对本研究均知情同意并签署了同意书,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排除标准:有严重脏器疾病的产妇,有妊娠期合并症或并发症的产妇,临床资料不全的产妇,有沟通障碍的产妇。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采取常规产科护理。帮助产妇完成产前各项检查,提供饮食指导和健康教育,分娩后讲解新生儿喂养和照顾知识情绪变化。

1.2.2观察组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开展心理护理。入院后与孕产妇及时沟通,了解其存在的心理问题,及时发现不良情绪并找出原因,进而采取针对性措施开展心理干预。开展详细的健康教育工作,让产妇掌握各方面的知识,从而减轻心理压力,做好心理准备。分娩过程中,要全程陪伴和安抚产妇情绪,指导产妇正确配合,以加快分娩进程,语气语言口吻都需要注意,因为此刻的孕妇需要全力集中分娩,不可加大孕妇分娩时的情绪,分娩后,提供详细的健康保健指导,手把手教会产妇如何喂养和照顾新生儿,缓解产妇的焦虑抑郁情绪。告知产妇家属要给予产妇更多的协助和关爱,帮助产妇尽快适应身份转变,进而保持良好的心理情绪,减轻照顾新生儿的压力,同时也是双向互的,孕妇在妊娠期间心情和激素稳定,产科护士也相对安稳一点,工作也高度稳定。

1.3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孕产妇护理前后的心理情绪水平,同时比较两组孕产妇的护理满意度情况。心理情绪分别用SAS(焦虑量表)、SDS(抑郁量表)评价,分数越高,说明焦虑抑郁越严重,心理情绪水平越差。护理满意度采用自制问卷评价,总分为100分,80-100分为非常满意、60-79分为满意,60分以下为不满意。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用均数±标准差和数或率表示。采用t检验和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在心理情绪方面两组的对比

在心理情绪方面,两组护理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孕产妇SAS(33.07±1.94)分、SDS(32.26±1.54)分,分别对于对照组孕产妇的(40.69±2.25)分、(40.13±2.3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在心理情绪方面两组的对比(±s)

组别

例数

SAS(分)

SDS(分)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观察组

51

58.51±3.43

33.07±1.94

56.29±3.56

32.26±1.54

对照组

51

58.50±3.45

40.69±2.25

56.26±3.59

40.13±2.38

t


0.015

18.317

0.042

19.826

P


0.988

0.000

0.966

0.000

2.2在护理满意度方面两组的对比

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孕产妇的总满意率为94.12%,高于对照组孕产妇的74.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在护理满意度方面两组的对比[n(%)]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率

观察组

51

23(45.10)

25(49.02)

3(5.88)

48(94.12)

对照组

51

18(35.29)

20(39.22)

13(25.49)

38(74.51)

x2


0.653

0.636

6.004

6.004

P


0.419

0.425

0.014

0.014

3讨论

孕产妇在妊娠和分娩过程中,身体激素水平会发生较大的变化,由此也更容易造成产妇心理情绪的干改变[3]。很多产妇都会在这一阶段出现不良的心理情绪,如焦虑抑郁等,特别是没有经验的初产妇,心理情绪可能更差,针对此种情况,为了更好的保护母婴健康及安全,在产科护理中,应当开展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产科护士作为主要的护理力量,要做到控制自己的心理,为产妇提供有效的心理疏导,帮助产妇改善心理情绪状态[4]。在护理过程中,通过和产服务的良好沟通,建立起和谐的护患关系,取得产妇的信任。在沟通过程中,要分析产妇的心理问题及产生原因,进而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开展心理干预。同时要注重各个时期的健康宣教,帮助产妇学习和了解更多妊娠分娩及新生儿照顾的知识,从而减轻心理压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改善产妇的身心状态,使整体护理效果得到有效的提升[5]

综上所述,在产科护理当中,孕产妇一般都有较大的心理压力,对此,护士需要控制好自己的心理进行疏导,能够帮助孕产妇改善心理情绪,缓解焦虑抑郁水平,同时孕妇在生产之际,激素不稳定,有较强的反应,脾气也会随之出现改变,护士应该了解孕期以及生产后的激素水平变化,相对应的做出合理的应对,帮助孕妇度过生产过程,辅助孕妇产后恢复,根据生产后提高护理满意度,护理效果十分理想,有效的减少了孕妇的焦虑,在生产过程中也提高了孕妇的配合度,所以产科护士相比病重部门的护士需要多一份心理辅导,因为涉及到激素变化的问题,虽然生产不是患病,但是危险指数和疼痛指数仍然堪比病痛,同时后续会引发的一系列漏尿、腹直肌分离、阴道撕裂都会让孕妇焦虑不安,多方位的因素点都有可能让孕妇性格发生变化,作为护士应该及时根据发生变化的原因进行开导和引导,让孕妇顺利的度过生产。

【参考文献】

[1]赵冬梅,杨弋.心理评估与综合护理对改善ICU住院孕产妇患者情绪的效果观察[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9,13(2):145-146.

[2]崔喜风.产前心理护理对高龄孕产妇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1,21(11):223-225.

[3]肖会能,吕德平.聚焦解决模式在剖宫产初产妇心理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8,33(3):154-157.

[4]李妙红.心理护理与舒适护理结合应用在高龄初产妇分娩中的效果观察[J].重庆医学,2018,47(1):224-225.

[5]张雅兰.产科心理护理对于孕产妇妊娠结局与产后抑郁情况的影响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9,13(2):11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