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设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24
/ 3

浅谈建设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

赵平

莱芜钢铁集团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271104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增长和物价的不断攀升,建筑行业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等诸多费用在不断的上涨,再加上施工质量要求的提高、工期的缩短和资金回笼不到许多因素,导致建筑企业的施工成本不断上升,利润不断下降。面对行业现状,不少建筑施工企业都在通过自己的方式方法加强全过程造价管理管控,提升自身企业的生存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1.建筑施工企业全过程造价管理的重要意义

我国建筑行业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也在不断发展壮大。为了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必须加强施工全过程造价管理。

建设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是指为确保建设工程的经济效益和有关各方面的经济权益而对建设工程造价及建安工程价格所进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面控制工作。

做好建筑施工企业全过程造价管理有利于各工序间的统筹管理,建筑施工项目工序数量多,组成复杂,工序间的作业顺序需要统筹策划科学布置,才能实现项目产值的释放和项目顺利推进。 有利于实现进度管控,建设企业全过程造价管理的目标即是提高经济效益。 有利于实现安全质量管控,安全质量管控是施工项目管理最根本最重要的保障,所有生产施工必须在安全第一的前提下进行,并按照质量要求进行施工。

2.建筑施工企业全过程造价管理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2.1建筑施工企业全过程造价管理现状

建筑施工企业全过程造价管理现状主要表现为部分施工项目,存在项目管理观念淡薄,专业管理部门对项目管控不到位,各专业管理之间没有形成完整系统的管理体系,项目资源配置不尽合理,成本控制机制不成熟、风险防控意识缺乏。建筑企业控制每个项目的全过程的造价管理从根本上改变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理念,才能真正实现企业的健康、良性、可持续发展。

2.2建筑施工企业全过程造价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2.2.1在投资决策阶段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建设单位进行投资决策的时候可以带领相关项目人员展开可行性分析,同时也可以由总承包商带领展开。因为总承包单位在前期经营的时候有所欠缺,干预和介入不够及时,通常都会在建设单位招标之后才会进行干预和介入,但是这个时候已经开始方案设计,投资估算也已经结束,建设单位的投资估算因为缺少足够专业的知识,得出的结果和实际的差距相差甚大,这让总承包单位在之后进行造价控制的时候变得十分困难。在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中,管理人员的成本管理知识匮乏,难以建立起成熟的管理体系,所以在管控工程项目成本的过程中容易产生漏洞。

2.2.2在设计阶段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当前的设计人员通常会依照传统发包模式进行项目方案的设计。所以会基于工程费进行设计费用的计算,也就是设计费和工程费之间会保持某种正比关系。所以,设计方案的要求是符合国家规范以及建设单位要求就好,通常情况下设计段位对于建筑材料、设备型号材质、绿化树苗选型等问题并不重视,有时甚至会故意提高工程费用。特别是进行结构安全以及抗震抗风等方面的研究的时候,没有对于造价控制因素展开综合研究比较。因此可知在进行方案设计的时候并未综合考虑所有影响因素,尤其是造价控制因素,这致使方案里面的设备型号、建筑材料等内容只是单纯的将其他项目中的内容转移过来,并没有进行建筑市场实地调查。造成有些设备和建筑材料在本地购买不到,必须在其他地域采购,导致工程运费的大幅度提高。

设计工期安排不合理,统计可知,因为建设单位或者政府要求赶工等诸多因素,工程总承包项目一般来说会出现设计还没有全部完成,或者图纸没有来得及审查就匆忙的投入到了现场施工中。在山东历山特产业园工程总承包项目的统计中可以了解到有多于75%的项目出现上述的情况。这种情况最直接的代价就是导致工程总承包单位在进行造价控制的时候要面临极大的管理风险,最终导致工程造价失去控制,进而项目实际费用高于工程预期费用。

2.2.3在施工阶段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施工组织方案不重视,在施工过程中施工组织方案在工程总承包单位的技术以及经济方面起着主导作用,也是整个工程实施的重点。不过还是有些工程总承包单位对其过于轻视。在进行编制的时候,工程总承包单位极少可以基于施工图以及工程场地实际状况,综合企业施工管理能力、机械设备数量、项目部团队经验这些方面的状况,严格按照国家以及企业的技术规范要求进行。在施工阶段动态控制手段缺失,在这个时期中,只是单纯的在施工组织管理、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工期管控方面展开静态管理是不能很好的管理工程项目的造价控制的。缺乏对项目实施全过程的动态全过程造价管理,项目成本管控不仅仅要在施工阶段,采取措施实施管控,对一个建筑施工企业而言,成本管控需要从营销开始一直到项目竣工验收结算、质保金全部收回为止,也可以称为全过程造价管控。

实施建设项目造价管理过程的动态控制,要在正确核算成本的基础上,对成本进行分析控制。成本分析的书面报告,要有数据资料和文字说明,针对成本分析中反映的主要疑问,确定调整方案和落实责任人员,达到重点突出、原因清楚、措施具体的要求。实现总量控制、分解落实、岗位执行的动态精细化的成本管理。

2.2.4在施工阶段成本动态控制案例分析

案例介绍:莱钢建设建安分公司的转炉项目包含四个分项工程,预算总成本为1000万元,四项工程依次进行,工期均为一个月,预算成本分别为100万、200万、300万、400万;总的工期为四个月。截至今年3月末,具体情况如下所示。

表1 莱钢建设建安分公司3月末分项工程

分项工程

分项时间

预计价格

1月

2月

3月







完成率

实际成本

工程1

1个月

80万元

100%

80万元

工程2

1个月

100万元

100%

130万元

工程3

1个月

150万元

60%

190万元

工程4

1个月

200万元

0%

0

从上表数据分析得知:

预算成本=80+100+150=330万元

计划成本=80+100+150*60%=270万元

实际成本=80+130+190=400万元

成本偏差=计划成本-实际成本=270-400=-130万元

进度偏差=计划成本-预算成本=270-330=-60万元

(1)根据以上数据,成本偏差和进度偏差均为负,说明项目处于成本超支状态。

成本绩效指数(CPI)=BCWP/ACWP=270/400=0.68

进度绩效指数(SPI)=BCWP/BCWS=270/330=0.8

(2)根据以上数据,CPI<1,表示成本超支;SCI<1,表示进度延迟。

通过上述计算我们可以知道,企业要想了解现有施工项目的进度偏差情况,可以运用以上给出的公式进行计算,进行分析对比,能够得出具体的执行情况。若存在问题,可以及时调整项目进度,完善成本控制。

2.2.5在竣工阶段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竣工阶段的造价控制在于竣工结算,在这一阶段,总承包商的关键工作是真理竣工结算的数据,现场管理人员一般会完整保存增项变更洽商以及签证,不过减项资料的保存一般不好,分包单位并不会主动为其提供减项资料,和分包结算过程中产生的成本增加。与业主结算的时候文字记录不多,也没有对于业主的口头要求进行文字记录,导致竣工结算出现一定的问题。

3.建筑施工企业全过程造价管理主要措施

3.1积极使用BIM等新兴软件技术

BIM技术采用了三维技术,把建设项目中的所有信息进行建立模型,在工程设计、工程管理、工程施工的过程中进行普及,目前中国的建筑行业信息化的发展越来越成熟,通过BIM技术能够通过各种各样的软件来展开造价评估,从而完成在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的控制。

通过BIM技术来对建设项目进行各种造价预算管理,去推动管理信息化的进步。在进行管理的时候,通过电子管理档案的方式展开管理,逐渐地取消了纸质文件管理的形式。通过先进的管理技术来推动造价控制的进步,可以更好的减少项目建设文件资料的打印,并降低信息管理人力资源的付出,进而完成节能环保造价的管理和控制。

3.2建立完善的造价管理体系

3.2.1 投资决策阶段造价管理体系

工程总承包模式中的造价管理要对于造价指数的研究和后续工程施工的关系给予足够的重视,进行投资决策的时候,总承包商在业主方工程项目可行性、投资机会、项目评估和决策这三个方面展开分析,研究项目成本以及施工可行性,之后将多个方案进行对比和举例然后找到最佳方案,展开实施。[2]总承包商应该在业主的工程项目用途以及规模这些基本诉求确定之后,随机抽样进行市场环境调查,及时的展开决策,作为之后投资估算的参考。

3.2.2设计阶段造价管理体系

施工图纸的设计会深刻作用于整项目的工程造价,并且通过施工图纸才可以把前期的投资决策目标变成可视化的形象,对于整个工程施工来说施工图纸扮演着指导者的角色。施工单位能够通过限额设计和价值工程这两种办法进行,而限额设计说的是在施工图纸的基础上进行任务标准的确定、并对于可行性和投资预估进行评价,确保施工图纸可以实现计划中的施工要求和功能,也可以保证施工质量并对于成本进行控制,确保不会超过总承包商的预期投资限额。

3.2.3招投标阶段造价管理体系

在进行招投标的时候,其造价管理要求总承包单位在建设单位的工程量清单报价的基础上进行,并且报价的过程应该能够展现市场价格以及施工消耗的成本,根据工程施工的准则进行细分,综合考虑施工期间的所有支出的费用,确保投标报价是准确的。

3.2.4材料采购阶段造价管理体系

进行采购分包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时候,总承包商应该对于材料收货、材料检验、材料保管,以及施工应用、剩余材料回收等环节的科学性、合规性以及合理性进行审核,坚决杜绝数量有出入以及品牌被置换的状况出现。

3.2.5加强项目预结算管理,实现施工利润最大化

项目预结算管理包括施工预算、分包结算、过程进度结算和完工结算等。施工预算是管理的实施项目管理的基础,必须通过建立广联达预算模型,进行细致的编制。

项目造价管理是一个全过程动态管理过程,包括前期预算、中期实施以及后期验收结算等,要动态地对每个阶段每个过程加以管理,真正实现动态成本管理。[3]建筑施工企业需要找出现阶段企业所面临的成本管控问题,通过了解自身存在的差距,补短板,强优势,不断提高成本控制意识,不断完善成本管理体系,不断拓展创新施工管理思路,逐步发展成为盈利能力强、管理水平高、品牌知名度大的优秀建筑施工企业。



参考文献

[1].沈维军.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与管理措施探究[J].建材与装饰,2020(10):147-148.(期刊杂志类);

[2] 刘伊生.建筑工程造价管理[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9:285-362.(图书类);

[3] 何芳敏.浅议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全过程工程造价控制 .百家论坛电子杂志.2020,001(002).881(网上资料类)。




Shape1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