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服务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23
/ 2

人性化服务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

王丽

常州市金坛区薛埠镇茅麓卫生院,江苏 常州 213200

摘要目的:分析糖尿病护理中人性化服务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取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88例,使用平均方法分到人性化服务的研究组和常规护理的参照组,统计相关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护理后患者的情绪改善情况良好,且满意度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糖尿病护理中开展人性化服务,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情绪,并提高护理效果,可加大力度推广。

关键词:糖尿病;人性化服务;护理效果

引言:据相关研究表明,在糖尿病患者中开展良好的护理服务,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对选取分到研究组的患者采用人性化服务,另一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通过不同数据完成分析,作出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的选取阶段主要为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全部来源于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选取过程中有以典型代表的88例患者为主,将患者以44人一个小组的方法采用随机软件进行研究小组的划分,并应用不同治疗方法完成分析。一组使用常规护理(参照组),另一组使用人性化服务(研究组),24例和25例是两组患者中男性患者的比例,20例:19例则是两组中女性患者的比例,43岁至71岁是研究组患者最低年龄值最高年龄的范围,参照组42至70岁,平均年龄相比(56.29±2.28)岁:(55.97±2.39)岁。相关资料统计后比较差异不够明显,说明可作为研究内容进行比较,并突出(P>0.05)。研究经过院方伦理委员会审批后实施。

    1. 方法

参照组患者接受护理的过程中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即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测,并根据医嘱合理地使用药物。

研究组患者接受护理的过程中,所使用方法为人性化护理服务,其包含多个环节的护理,如饮食方面、治疗方法和用药方法,同时将护理服务延伸到患者的情感、心理和精神等方法,保证护理服务的全面性,具体措施如下:(1)与患者保持来能更好的沟通,在患者治疗期间,护理人员抱以积极的态度和饱满的热情与患者沟通,为患者讲解医院的环境及医护人员的相关信息,提高患者的熟悉度,减少其陌生感和恐惧感,保证让患者以轻松的心态接受治疗,提高各项工作开展的配合度。另外,护理人员在患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加强巡视,了解患者的实际情况,在此期间若患者提出问题,护理人员要耐心且详细的解答,消除患者的鼓励。同时给予患者生活方面的关心,护理时面带微笑,以亲切和蔼的态度与患者沟通,关注患者的饮食情况[1]。(2)细节方面的护理。在护理人员开展人性化服务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并凸显出过硬的专业素养,熟练地完成各项护理操作,护理时还要保持与患者的密切沟通,从而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信心,使其安心接受治疗。另外在细节方面要加强护理。例如患者需要接受输液治疗时,护理人员要做好保暖工作,提前对药液进行预热,保持与患者体温相似即可,同时为患者准备温度适中的暖手宝,避免手部温度降低引起不适。此外,护理人员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状态,加强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3)个体化护理。由于患者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在护理过程中不可循规蹈矩,要对患者的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依据个体差异制定合理的护理方案。例如在为患者进行注射治疗是,护理人员应该对患者的体质和病情进行充分的了解,根据了解情况控制进针角度,以免造成患者的损伤。在患者接受胰岛素注射时,护理人员要提前测量患者的血糖水平,以此为根据合理地控制胰岛素用量,并把握好时间。同时对患者的年龄和喜好进行了解,以此为根据合理的制定饮食方案,从而突出处个性化护理服务的特点[2]。(4)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在护理期间主动且积极地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在此期间将制作的糖尿病相关知识手册方法到患者或家属手中,并使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讲解,提高患者的理解程度,也可制作宣传板,供患者和家属实时了解相关知识,从而提高患者的认知程度,并给予患者一定的鼓励,增加治疗的信心,从而积极的配合护理和治疗工作。

    1. 观察指标

(1)与护理前后对患者的情绪状态进行分析,主要包括焦虑情绪和抑郁情绪,分别以SAS焦虑自评量表和SDS抑郁自评量表进行评价,分数与情绪状态呈正比。(2)依据满意度调查表统计满意人数和满意度进行逐渐差异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

连续变量进行正态性检验,根据是否符合正态分布,连续变量使用均数±标准差或四分位间距表示,两组组间差异比较采用独立 t 检验或秩和检验。分类变量表示为频数(百分比),采用卡方检验或 Fisher 精确检验比较两组差异

2 结果

2.1不同方法护理前后比较2组不良情绪

护理前后两组情绪变化及比较情况详情见表1。

1 不同方法护理前后比较2组不良情绪x±s,分)

组别

例数

SAS

SDS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研究组

44

45.29±5.19

32.18±4.93

43.16±4.78

30.19±3.21

参照组

44

45.77±5.21

38.34±3.29

42.78±5.04

37.27±2.78

t


0.458

7.765

0.297

14.297

P值


>0.05

<0.05

>0.05

<0.05

2.2不同方法护理后比较2组满意度

研究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见表2。

2 不同方法护理后比较2组满意度(n/%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度

研究组

44

19

23

2

42(95.45%)

参照组

44

15

21

8

36(81.82%)

X2





8.135

P值





<0.05

3 讨论

糖尿病是临床中常见的慢性疾病,其主要症状表现为血糖升高,属于慢性代谢性疾病的一种,该病会对患者的脏器组织造成损伤,甚至引起功能障碍,目前临床中对于该病的治疗尚未公布治愈方案。随着社会经济的崛起,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也使得生活和饮食习惯有明显改变,不良习惯较多,导致糖尿病发生率越来越高。当前临床中常采用药物控制血糖的方法进行该病治疗,虽然具有一定效果,但达不到理想目标[3]。据相关研究表明,在患者治疗期间配合科学的护理方式,能够有效地提高临床效果。本研究将人性化服务应用到研究组,结果显示本组患者的情绪状态和满意度均高于参照组(P<0.05)。

综上所述,在糖尿病患者中应用人性化服务进行护理,能够提高整体护理质量和满意度,可在临床中借鉴。

参考文献

[1]袁静. 人性化服务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体会[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10):131+134.

[2]吕银鸽. 人性化服务在糖尿病护理中对患者血糖的改善效果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2021,37(36):150-151.

[3]侯雯. 探讨人性化护理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20):188-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