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的智慧园区综合运营管理平台建设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4
/ 2

基于 BIM的智慧园区综合运营管理平台建设策略研究

程国洋 耿立明 岳敏 冯树 王铭聪1

沈阳城市建设学院

摘要:智慧园区借助智慧平台,按照业务、功能,将园区资源进行整合处理,为管理人员提供更为全面的数据支撑。对此,文章以BIM技术为切入点,探讨智慧园区综合运营管理平台的系统架构,并对平台可视化功能的实现进行研究。

关键词:BIM;智慧园区;综合运营管理平台

引言:园区管理具有全程性、层次性特征,在大体量的业务处理中,管理纵深随之增加,每一项管理决策的建设需通过详细化运算,层层下达,才可将顶层与底层相对接,此过程应兼顾管理对策的适应性及其落实期间的风险性,加大管理的繁琐性。智慧园区理念的建设及实现,借助物联网、互联网,将不同类别的事务进行数据模型关联,经由信息化平台将各类信息进行整合处理,为后期管理决策的建设提供数据支撑,降低社会资源的损耗。本文针对BIM支撑下的智慧园区综合运营管理平台进行探讨,仅供参考。

  1. 智慧园区综合运营管理平台的系统架构

借助信息化平台,建设智慧型的管理平台,提高园区内部管理业务推进的精准性,经由园区生态圈,将智慧视域下的数据信息进行整合处理,提高各项业务推进的协同性。如图一欧式,为智慧园区的基础架构。

6264c85cb1dfb_html_903ce409a84a133c.png

图一:智慧园区的基础架构图示

对于系统驱动模式来讲,要想在规定时限下,完成对不同结构数据信息的比对,将信息反馈到主系统中并对终端部件进行操控处理,需综合界定不同环境中的数据表述能力,确保相关数据在彼此对接过程中,打造多位联动的数据处理体系,提高智慧园区内部的业务处理效果。从数据导入、传输、处理形式看,终端载体所传递的信息需通过加工处理,然后在主系统中经由统一形式进行集成处理,降低资源浪费。

BIM支持下的系统研发,针对智慧园区内部的各项场景进行数据罗列处理,并按照其终端呈现功能进行分类,具体如下。

智慧应用:BIM运维、智慧物业、设备设施、智慧会议、智慧支付、智慧停车等,每一项应用模式均需要遵循特定的数据结构,保证数据业务处理的针对性,为后期一体化运维管理工作提供数据支撑。

数据中控平台:数据应用、引擎、仓库、加工、存储等,在不同数据业务的处理下,保证各个阶段之间可形成对接,例如,数据查询、统一支付中需要检索引擎的支撑,然后在业务数据库中进行数据抽取、转换、分析等处理,最终反馈到系统终端并同步进行存储处理,提高数据业务处理效率。

从BIM信息模型功能呈现效果看,要想将不同数据业务进行整合,需在不同终端部门建立应用平台,例如,智慧物业、商管、能耗、发布、食堂、停车、会议等部门,均需要安装特定的应用软件,保证数据业务处理期间的共享,这样不同部门在运行期间,可通过总系统实时了解到业务响应进度,保证管理工作开展的协同性。与此同时,在实际驱动过程中,应将不同数据模型的数据信息进行比对处理,按照检测状态,分析出指标参数,保证数据对接的完整性,实现联动化处理。

  1. 智慧园区综合运营管理平台可视化功能的实现

BIM建筑信息模型的可视化功能是将数据信息模型进行可视化映射,为人们呈现动态化、立体化的建筑场景。在智慧园区综合运营管理平台中应用时,BIM建筑信息模型也是全过程呈现园区建设场景下,并通过各项数据信息进行不同区位、不同状态下的处理,管理人员在进行日常监管时,则可通过数据辅助场景,完成对不同智慧业务的监管。例如,视频影像监控、身份认证、人流量、机电设施运行模式、子系统耗能现象等,均可通过可视化的数据进行监管,提高运维管理效率。

利用建筑信息模型实现数据场景的布设,是将宏观建筑环境信息与微观数据信息进行整合处理,通过由点到线的形式,通过数据模型将网络视域下的监控场景勾勒出来。管理人员在进行数据检测与分析时,则是通过当前驱动环境的数据表述状态,分析不同业务处理的监督,全局观的数据监测,可实现多点位的联动查证。从微观角度来讲,则是将不同机构作为网络下的数据节点,在子系统与主系统的关联下,实现阶段式的分析与处理,提高管理质量。例如,安防系统、智慧停车系统等,两者在实际管理中的关联性不大,但是对于智慧场景布局来看,则可通过数据信息的罗列与表述,将两者进行数据模型的整合,实现万物互联,为后期综合管理工作提供数据支撑。

  1. 三维显示界面。从系统显示功能来讲,建筑信息模型的立体化数据呈现效果,可利用数据标识到楼层或相关建筑结构中,如果发生数据参数变动的话,则在数据模型上的数据信息也随之更改。此外,数据信息在呈现过程中,可辅助视频监控系统,对当前监控区域下的各项信息进行监测处理,例如,人员流动、车辆出入的实时画面。

  2. 系统联动功能。数据信息在不同层面呈现出效果,是按照终端载体功能驱动决定的,在智慧园区的宏观管理视角下,需系统之间的高效联动处理,才可逐步提高数据表述的针对性,为后期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数据支撑。例如,消防系统、安防监控系统、物业中控系统以及不同设备运行状态的检测等,保证系统驱动过程中的联动性与协同性。

  3. 人机交互功能。管理信息化的实现,利用智能处理平台,实现人们与机器之间的交互处理,整个分析过程是按照不同场景,完成数据信息的自匹配,并将其同步传输到集成系统中,起到整体监控的作用。人机交互则是借助终端控制设备,对各类设备起到远程指令操控的效果,提高终端响应效率。例如,漫游巡视功能实现,可对智慧运营场景进行全天候的数据管控,增强基础服务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BIM支撑下的智慧管理系统,将不同终端作为子系统,与主控系统进行关联,打造物联网与互联网整合的数据传输架构。同时,BIM可视化功能的支撑下,可提供更为全面的数据服务效果,提高数据处理的智慧性,保证各项数据业务的规范处理。

参考文献:

[1]刘楠.基于物联网的新型智慧园区应用以及实现[J].现代商贸工业,2022,43(07):28-30.

[2]王莉红.基于物联网技术构建智慧园区数字化系统探究[J].物联网技术,2022,12(03):54-56.

[3]吕晓飞,李一聪,陈瑗瑗,王若麟,王丹丹,房晓亮,卢毓伟.基于BIM的智慧园区设计与全生命周期应用[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2(01):67-69.


1 2021年沈阳城市建设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基于BIMFACE的智慧园区系统”,课题编号202113208060;辽宁省民办教育协会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立项课题”民办高校新工科应用型智能建造人才培养研究”,课题编号:LMJX2021246;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产学研协同下BIMVR实践基地建设项目”项目编号202002304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