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时代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实现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1-17
/ 2

信息化时代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实现策略研究

高书军

天津农学院 300384

摘要:酒店业作为我国对外开放最早的行业之一,其国际化、市场化程度较高,增长速度较快,具备一定的市场竞争能力,现阶段,社会对于酒店管理方面的人才需求非常大。而酒店管理人才输送的重要渠道之一就是专业教育,基于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传统的教学方式,势必无法满足社会发展需求,这就需要不断的创新和改革发展。基于此,本文对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的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策略进行深入分析。以期提高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信息化时代;酒店管理专业;改革策略

引言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酒管专业的教学工作信息化已经是一种大的方向和发展潮流,而如何对课堂教学信息化进行进一步推广和深化,这对于人才的培养效果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众所周知,酒店在整个社会发展占据了重要的地位,相应的管理人才培养,也会是未来的主流方向,基于新的时代背景,相关教师在开展酒店管理专业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不但要教授学生相关技能职责,还要对学生三观和责任心进行全面培养,这样,才能培养出具备综合素质的酒店管理专业人才,满足社会的发展需要。

一、信息化时代酒店管理专业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实践教学无法满足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对比大部分的高效而言,职业院校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更为注重,但是由于院校在发展过程中,会受到一些教学设备以及师资力量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导致整体的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仍然停留在一种理论教学大于实践教学的阶段,相应的实践教学过于缺乏,这势必会影响到学生未来的发展。从设备角度来分析,院校自身的资金并不充裕,还受到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为学生提供的一些教学系统,无法紧随时代发展步伐,存在严重的滞后性,实际的更新速度也非常缓慢,导致无法紧随酒店行业的发展趋势,而且在对实践教师进行开放的过程中,具备时间约束,因此,学生真正能参与到实践之中的机会可以说是少之又少,无法满足社会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

(二)课堂教学理念落后

我国已经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教育领域,也在不断深化改革,特别是对于酒店管理专业教育而言,也一并凸显出了以学生视角为出发点的发展思想,但是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整体的教学理念仍然相对落后,根本原因,就是教师自身仍然遵循以往的教学方式和理念,不论是学生的学时数,还是具体的操作流程和标准,都制定了一系列的规定和要求,导致给予学生活学活用的机会过少,这样就无法真正贯彻落实因材施教这一原则,降低教学质量。长此以往下去,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降低,不利于未来发展。此外,还有一部分学生自身对于学科的理解也不够充分,这与院校自身的理念落后也有很大的关联。

(三)学生英语口语能力较差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加深,英语就成为了酒店人员应该掌握的一项技能。而当前很多学生对于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英语并没有加以重视,这样就导致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英语水平较差,这也是当前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共性问题。一些酒店企业在面试的时候,会通过英语来考察学生的应变能力,而学生无法及时的回答,影响学生的就业。

(四)师资力量有待提升

首先,职业教育大部分的师资力量来源,都是一些普通的师范院校,院校自身要想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形成独有的培训体系,具备更加专业性的特点,那么整体难度就非常大,其次,对于师范院校的教学体系而言,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知识能力过于注重,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也是以对课本知识的学习为重点,这样就导致培养出来的职业教育教师,自身的实践操作能力无法满足教学需求,相应的专业实践教学能力并不强,导致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受到影响。最后,这些专业教师深受自己母校的熏陶和影响,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自身的计算机以及实践教学能力非常弱。

二、信息化背景下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创新策略

(一)建立与酒店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理论教学体系

学校要完善课程体系,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专业方向和课程体系设置准则,按照酒店管理专业的专业特点,实行了模块化教学,按课程内容、性质将各门课程归类到相应的教学模块,优化课程结构,探索综合素质的培养与实施,并整合教学内容,以职业岗位的要求设计整合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在职业基础理论课和职业技能的安排比重上,应明确职业基础课为职业技能课服务,加大实践教学课时数的比例。同时要将职业道德教育、职业素质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融入酒店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中,努力塑造学生的身体健康、道德健康、心理健康,使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健康成长。

(二)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

学校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快专业教师的成长,一方面鼓励教师去酒店企业挂职锻炼和实习,提高实践能力,使理论实践融于一体。另一方面,从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知名酒店企业聘请富有实践经验的人员担任实践指导教师,补充在职教师的实践经验不足和数量不足的弱点。同时聘请酒店业界专家和酒店企业老总为兼职教师,来校作系列讲座,拓宽教师和学生的知识面。并且采取一系列激励措施和资金支持,鼓励教师通过各种途径提高学历或考取学位。

(三)培养学生的信息化实践操作能力

在酒店运营过程中,信息化管理已经成为了重要的基础保证。而基于5G时代的到来,未来智慧酒店的发展会得到进一步的推动,因此,学校在酒管专业的改革发展过程中,需要对现阶段应用最为广泛的酒店管理软件进行积极的引进,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着重以管理软件为切入点,围绕其展开教学,与此同时,教师还要潜移默化的融入一些与软件相关的操作流程和方法,确保学生可以不知不觉中就可以掌握相关操作技能,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对真实的酒店管理场景进行全面的模拟,确保学生可以深入到真实情境中来,开展一系列的实践操作,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结束语

综上所述,信息化时代,面对竞争激烈的酒店行业,学校酒店管理专业需要采取积极的教学改革措施,努力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培养学生的信息化实践操作能力,广泛开展校企合作,为我国酒店行业的发展贡献自己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江景峰.数码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的酒店管理实验室建设思路[J].数码世界,2019(03):125.

[2]钱韫怡.信息化背景下酒店教学的创新[J].当代旅游,2019(12):311.

[3]邓桢澜.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模式创新的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20,41(30):93-94.

高书军,男,1967.11,汉族,籍贯:山东乐陵,邮编300384单位:天津农学院,博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酒店管理,都市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