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生美德培育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8
/ 2

高职生美德培育的思考

孔令艳

湖南石油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省岳阳市 414011

摘要:美德对于学生个体来讲,给学生带来积极的力量,提升生活的幸福指数,促进个体身心健康发展。高职院校学生美德培育建设对个体文明素养还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以及社会和谐稳定都是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故高职院校就要将学生美德培育常态化、持续化,并将其作为检验高校立德树人背景下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这就需要大学生主体、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参与和积极引导。

关键词:高职生;美德培育

“美德”一词最早来源于积极心理学,赛里格曼和皮特森认为个体积极品质是通过个体的认知、情感和行为而反映出来的一组积极人格特质,是个体获得美德的心理过程和心理机制。积极心理品质是在个体在先天潜能与环境教育交互作用的基础上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正向心理特质,它对人的思想、情感与行为方式的积极取向有重要的影响或决定作用,从而影响个体的幸福人生。总之,在积极心理学领域中,美德是性格优势的上位概念,不同的性格优势可以汇聚成不同的美德。而在人格心理学领域内,美德的概念是指:凡是可以给一个人的自我增添力量的东西,包括力量,勇气,自信等,都可称之为美德。有些研究还发现,中国人主要存在三大美德优势,分别是:人际美德、谨慎美德和活力美德。

而高职院校的学生正处于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就当前社会和企业以及在校学生的身心健康情况调查分析,发现高职生缺乏自信、情绪管理错位、学习不够主动等现象仍然存在,为了更好的提高学生积极健康的思想与行为方式,进一步优化学生性格,提高自我认识水平和行为判断力,以积极的心态拥抱当下幸福的生活。故结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现实的需要,我们将采取以下美德培育策略:

  1. 构建积极的学校心理健康育人体系

自20世纪80年代心理健康教育提出来以后,各级各类学校读开始重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加之我们国家也要求高校要将心理健康教育列为国民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这势必要求学校合理设置心理健康育人体系,伴随着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成果的不断出现,证明了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或美德培育是提高大学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保证。美德一词一经提出,就受到教育人士的认可和评估,在此,我们高职院校也需要转变育人工作理念,构建积极的学校心理健康育人体系。

  1. 在课堂教育中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有意识的参与到课堂育人中来,积极地投入学习和生活,关注课堂育人质量,抓住学校育人主渠道,师生同参与,共成长。

  2. 在课外活动中培养优化学生人格,帮助学生调控个人情绪,挖掘自我调节的方法与途径,掌握生存和生活的本领与技巧,同伴相互影响,共同克服困难,走向美好的生活。

  3. 在教师的支持下,增进学生友谊和自信,合理规划大学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志渴望,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从而保证正常的交往和生活。

  1. 构建家庭与社会协调育人长效机制

个体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的教育与支撑,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学生情绪情感与行为的影响非常重要。故学校开放家长进校园接待日或者学校走访家庭社区,形成家校合作育人长效机制。一来让家长知晓学生在校多方面的基本情况;二来可以让家长协助学校共同创设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的氛围和环境,以环境来陶冶人,疏导学生不良情绪,缓解学生精神压力,让学生有信心完成大学的主要任务。

当然个体发展到一定程度最终还是要参与社会劳动,走上工作岗位,谋求个体生存和进一步发展。而高职院校主要是为企业输入合格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适应企业的发展,为企业创造价值和效益。我们可以采取多元化的方式提前让大学接触企业、走进社会,对接岗位,加强职业技术与技能练兵。

首先,每年可利用寒暑假组织部分师生走进企业,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要,不断调整我们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落实人才评价标准,适当将企业元素融入学校教育教学日常活动。

其次,引进企业进校园举办宣讲或联谊活动,增进校企合作,积极打造职业化课堂,签订师徒合作与培养协议,个性化订制培养合格人才。

最后,拓展校企校外合作机构,共同培养人才,定期组织到社会参与公益与志愿服务实践活动,拓展学生社会视野,提升劳动技能与综合素质,在社会和企业中树立文明好风尚。总之,构建家庭-社会育人体系,为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提供很好的平台和机会,同时也为适应企业和和谐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基础保障。

  1. 构建发挥高职生主体常态培育路径

高职生作为文明社会发展的后备力量,不管是对个体健康发展还是对社会进步,都需要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心态,主动参与社会建设,这就需要学校培育具备积极心理品质或美德的大学生,让他们能够用健康的心态来面对复杂社会上的一切,能够理智地做出人生选择,大胆追求将个人融入社会的理想目标,促进个体与社会共同和谐发展,让人类的生活更加幸福。

一方面,端正高职学生自我意识水平。

在师生日常谈话中,渗透学生对美德的理解,充分认识到美德力量的伟大作用,分清学校内外善与恶的事物,能准确地做出行为选择的判断力,真正体会真善美。

另一方面,加强高职学生共情能力。教师可运用心理健康咨询与辅导技术,通过小组团辅活动,让学生参与共情训练,能设身处地地理解他人,感受他们的情感,体会积极情绪情感的感染力量。

总之,新时代已然到来,对人的要求越来越高。国家和社会都需要我们高校培养德智体美劳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学校美德培育是实现人类自由、全面、健康发展的很重要的因素,同时也是提升将来人类幸福生活质量的屏障,所以对个人健康成长成才和社会和谐发展与文明推进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黄爱菊.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建设的思考[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0(12)

[2]周毅敏.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J].教育与职业,2015(15):48-50

[3]崔民日.王丽霞.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路径研究[J].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2019(6)


作者简介:孔令艳,1982年2月,女,汉族,陕西渭南人,本科,毕业院校:湖南商学院,任职单位:湖南石油化工职业技术学院,职称:讲师,研究方向:高职生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