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应用于小儿哮喘护理的临床价值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12
/ 2

健康教育应用于小儿哮喘护理的临床价值分析

郑周平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福州市第一医院 福建 福州 350004

摘要:目的:探究健康教育应用于小儿哮喘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本院80例哮喘患儿摸球分组(80名家长按患儿分组进行分组),对照组40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行常规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分析结果。结果:观察组在患儿家长护理知识掌握度、患儿心理情绪、临床护理效果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可提高患儿家长护理知识掌握度并改善患儿心理情绪,临床护理效果更加显著。

关键词:健康教育;哮喘患儿;临床价值


小儿哮喘病症危机,若无及时干预将严重影响患儿生活质量和生长发育,临床治疗中以雾化吸入治疗为主,且需搭配临床护理才可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1]。随着患儿对临床护理要求越来越高,常规护理已然无法满足,需探究新型护理模式[2]。鉴于哮喘患儿身心状态较差,易引发多种护理问题,提高患儿家长护理知识掌握度并改善患儿心理情绪应为护理核心,而健康教育的落实和推进可满足护理要求,可行性较强,据此,本文选择80例哮喘患儿及其家属为实验对象进行分析研究。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在2019-2020期间筛选符合诊断标准;病历资料齐备;病史清晰;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患儿;剔除有其他重大疾病或严重精神障碍的患儿。选出的80例患儿参与摸球,对照组40例,男女1:1;(6.12±2.45)岁。观察组40例,男女1:1;(6.19±2.41)岁。选择80名家长按照患儿分组进行分组,男女1:1,(30.19±4.44)岁,均为高中及大专以上学历,无精神、认知障碍,组间资料对比,P>0.05。

1.2操作方法

两组患儿均接受雾化吸入治疗方案。

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患儿体征监测和治疗指导等基础护理,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始终为护理主体,患儿家属不参与临床护理工作。观察组:常规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常规护理方案参照对照组,健康教育模式符合临床护理实际要求,根据实际护理情况对患儿及其家长进行针对性健康教育引导,从而进一步提高临床护理效果,措施包括:(1)家长健康教育:①疾病知识讲解:通过移动查房车视频+小薇康复+手册方面讲解小儿哮喘发病机制、危害以及治疗方法,重点讲解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和禁忌,反复叮嘱患儿家长相信医院治疗方案,遵医嘱正确为患儿用药,同时安排专人对患儿用药情况进行调查,避免患儿家长盲信盲从,私自停药、乱用药;②护理措施指导:讲解心理疏导、饮食干预、用药监督、体征监测方法,护理过程中叮嘱患儿家长认真观看并耐心答疑,尤其针对雾化吸入治疗过程中的护理要点进行分析讲解,若患儿出现不良反应则需及时告知护理人员进行处理,切勿私自操作雾化吸入设备。(2)患儿健康引导:①心理状态干预:患儿因年龄小,心理承受能力差,治疗过程中易出现哭闹、乱动等问题,严重影响治疗过程,根据患儿心理特点,护理人员可通过玩玩具、讲故事、做游戏等方式转移患儿注意力,拉近护患关系提高其安全感和幸福感;②正向行为引导:为患儿打针、喂药时应耐心细致,鼓励并赞扬其配合行为,若患儿一直不配合则需保持微笑服务,耐心与之交流并通过拍背方式平稳其心绪。

1.3观察指标

家长护理知识掌握度:包括心理疏导、饮食干预、用药监督、体征监测,包括完全掌握、部分掌握、未掌握,掌握度计算包括完全和部分掌握,比值与患儿家长护理知识掌握情况正相关。

患儿心理情绪评分:使用SAS和SDS表评价焦虑和抑郁情绪,分值与患儿的不良情绪反应正相关。

护理效果:显效(临床症状消失、X线片显示病灶消失)、有效(临床症状明显缓解,X线片显示病灶显著吸收)、无效(其他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SPSS20.0处理计数(χ2)和计量(T),差异显著(P<0.05)。


2结果分析

2.1家长护理知识掌握度

表1结果:观察组患儿家长心理疏导、饮食干预、用药监督、体征监测掌握度更高(P<0.05)。

表1家长护理知识掌握度记录表[n(%)]

组别

例数

心理疏导

饮食干预

用药监督

体征监测

观察组

40

33(82.50)

37(92.50)

34(85.00)

35(87.50)

对照组

40

25(62.50)

26(65.00)

25(62.50)

27(67.50)

χ2

-

4.0125

9.0383

5.2300

4.5878

P

-

0.0452

0.0026

0.0222

0.0322

2.2患儿心理情绪评分

表2结果:护理前无差异护理后观察组患儿SAS和SDS评分更低(P<0.05)。

表2患儿心理情绪评分记录表[X±S]


组别


例数

SAS评分(分)

SDS评分(分)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观察组

40

71.72±10.19

32.26±4.27

68.28±11.08

30.46±4.18

对照组

40

71.56±10.41

59.18±7.31

68.44±10.18

57.18±8.17

T

-

0.0695

20.1113

0.0673

18.4143

P

-

0.9448

0.0000

0.9465

0.0000

2.3护理效果

结果分析:

观察组:显效33例,占比82.50%,有效7例,占比17.50%,无效0例,占比0.00%,总有效率100.00%。

对照组:显效25例,占比62.50%,有效5例,占比12.50%,无效10例,占比25.00%,总有效率75.00%。

计算可得χ2=11.4286;P=0.0007;故可得: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更高(P<0.05)。


3讨论

护理和治疗密不可分,尤其临床护理是改善患儿身心状态,辅助提高治疗效果的根本措施,故非常重要。为提高患儿家长护理知识掌握度并改善患儿心理情绪,护理工作应体现人本、科学护理思想,给予患儿良好的身心干预指导[3]

上述数据表明,观察组在患儿家长护理知识掌握度、患儿心理情绪、临床护理效果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由此说明常规护理内容单一且方法简单,无法全面应对护理问题[4],而健康教育模式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囊括家长健康教育和患儿健康引导,是常规护理的升级和补充,可全面提升护理质量。具体来说:鉴于哮喘患儿年龄小,医学知识理解和接受能力较差,故健康教育的主体应由患儿转向患儿家长,由患儿家长学习护理知识,并协助护理人员提高护理质量,针对患儿应选择其可接受的方式进行健康引导,改善其心理情绪并提高治疗依从性,从而辅助提高治疗效果[5-6]

综上分析可知健康教育可提高患儿家长护理知识掌握度并改善患儿心理情绪,临床护理效果显著,临床应用价值巨大,值得推广使用,护理人员也应深入研究健康教育模式的应用路径,发挥其护理作用,提高护理质量[7-8]

参考文献:

[1] 朱玉萍. 健康教育在小儿哮喘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 河南医学研究, 2018, 27(08):191-192.

[2] 于淼. 健康教育在小儿哮喘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J].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19, 036(002):239-240.

[3] 张冰艳. 健康教育在小儿哮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8, 003(012):P.134-134.

[4] 张芳. 强化健康教育在小儿哮喘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J]. 当代护士(专科版), 2019, 026(010):174-176.

[5] 范涛. 探讨健康教育在小儿哮喘护理中的应用[J]. 中国保健营养, 2020, 030(008):240.

[6]谢娜. 研究健康教育应用于小儿哮喘护理中的效果[J]. 糖尿病天地, 2018, 15(003):252.

[7]钟美刚. 健康教育对小儿哮喘护理效果的影响[J]. 医药前沿, 2018, 008(015):307-308.

[8]刘晓莲. 针对性健康宣教在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家庭护理中的效果研究[J]. 心理医生, 2018, 024(030):207-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