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地基基础及桩基础施工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10
/ 2

建筑工程地基基础及桩基础施工技术

付晶晶

23011919840312****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摘要:由于我国城市发展进程的逐年加快,建筑行业面临全新挑战,随着建筑体系的逐渐完善,高层建筑工程数量不断增多,使得建筑工程结构自重明显增加,也对建筑基础结构的承压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地基基础与桩基础是高层建筑工程中的重要项目,若其施工质量不达标,会严重影响建筑工程结构的整体性与安全性。为了有效控制建筑地基基础和桩基础土建施工质量,本文将重点分析地基基础与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

关键词: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桩基础施工技术

引言

地基基础通常是建筑架构最下端的结构机制,具体包括黏性土、岩石层、人工填土、砂土层等。建筑工程的负重一般较重,且一些地区的土质岩层无法完全满足建筑施工需求。因而施工之前需要进行加固处理,这样才能使得建筑工程顺利实行,同时才能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随着当今时代的城市项目建设对地基基础施工技术要求的提升,建筑施工企业应当深入剖析建筑地基基础施工技术的运用特点,经过健全该技术实践运用的前期工作,选用恰当、合理的地基基础施工技术,保证建筑架构的安全与稳固,从而有效提高当代城市建筑工程的建设水准,确保建筑使用人员的生命和财产不受威胁。

一、建筑工程地基基础及桩基础的相关理念

在建筑工程中地基的稳定性较为重要,其影响建筑工程的整体稳定性、安全性。地基的承载力达到施工标准要求时,建筑下部结构可承载上部结构的荷载,可提高建筑工程的稳固性,避免其出现不均匀沉降。地基具有天然地基、人工地基两种形式。天然地基可基于地质本身状况,对原有的土层进行处理,使其承载力达到施工要求,受客观因素影响较大,无法深埋。人工地基是基于天然地基存在的问题,使用人工手段对其进行改良,根据建筑工程施工要求,以确定埋深,提升地基承载力,实施有效的桩基础施工。

二、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施工要点

对于任何一个工程项目来说,做好前期准备工作都特别重要。在建筑工程地基基础和桩基础土建施工准备环节,施工单位要准备充足的物资,同时技术人员还要提前深入工程施工区域进行全面调查,进一步了解工程施工场地的具体情况,尤其是软土地区,技术人员要加大调研力度。由于软土地基的土壤结构稳定性比较差,在进行地基基础和桩基础施工前,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出有效的软土处理方案,不断提升建筑工程地基基础和桩基础结构的稳定性。测量放样作为建筑地基基础施工的核心指导,通过做好测量放样工作,从而提升各项测量放样数据的准确性与合理性,确保建筑地基基础和桩基础施工作业的顺利开展。施工单位还要充分认识到加强测量放样的重要性,并采取科学的管理措施,全面发挥出测量放样工作的重要作用。例如测量人员可以运用新型测量设备与技术,这样不仅能提升工程测量结果的准确性,还能不断提高地基基础和桩基础土建测量工作效率。

三、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施工技术

3.1化学加固技术

该技术强调以化学物质为依托,通过将其融入土层的方式,确保土质得到明显改善,地基稳定性与承载力自然也能够得到提升。现有化学加固法主要为灌浆法、喷浆法,下文将逐一进行介绍。灌浆法,该方法要求施工人员经由灌浆管向土层送入配置所得浆液,在土层空气与水分被尽数排出的基础上,利用浆液凝结加固土质,进而达到增强承载力的目的。喷浆法,该方法所使用核心设备为钻机,先对地基进行钻孔,再利用高压脉冲泵喷射浆液,随着浆液和土体的有效融合,地基各方面性能均会得到强化。另外,同属化学加固行列的深层搅拌法也应当引起重视,该方法也需要先向土注入化学物质,例如,具有理想固化效果的石灰或是水泥,再通过搅拌的方式,形成可使基础承载力得到强化的搅拌桩。

3.2排水施工技术

在进行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施工的过程中,为了改变较为疏松的地表土质,需要采取有效的排水措施排除其土壤中的多余水分。部分空气潮湿的地区,地表泥土的含水量较大,若不进行排水处理,其土层结构硬度无法达到地基基础施工要求,会影响建筑工程的稳定性。为此,可在建筑工程地基周围设置砂井,在塑料排芯板上打孔,并使用灌砂的方式排出土壤中水分,使土层结构更坚固。这种方式具有操作简单、施工成本较低的特征,可取得较好的施工效果,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施工中。

三、建筑工程桩基础施工技术

3.1桩基础施工中桩结构的施工要点

桩的可打性是指桩的安全和经济的打入能力,使其具有预期的承载能力。在日常结构应用中,阻碍复合桩施工的一个主要障碍是缺乏既定的打桩程序和指引。如前所述,带有加强壳体的复合桩经历层压问题,而塑料和橡胶桩经历较大的挠度。这些问题使打桩很难达到设计深度,并确保其承担预计的设计负荷。要了解复合桩的可打性问题,研究人员须首先了解影响打桩性能的组成部分,影响桩的打入性能的主要因素有:打击锤传递给桩的能量、土对打击力的阻力、桩将打入应力传递到桩端的能力,及最后桩抵抗打入力的强度。适用于复合桩的打桩锤。桩锤的作用是向桩头提供足够的能量,以便将桩打至所需的长度。冲击驱动可以通过使用落锤、单作用蒸汽、双作用蒸汽、柴油、液压或振动锤来实现。打桩的一个关键问题是选择一种能成功地将能量传递到桩上同时避免损坏的锤子类型。对于土壤对驱动力的阻力:桩侧摩阻力主要来源桩侧摩阻力和桩端摩阻力。土壤条件,如摩擦角和抗剪强度,也影响土壤的抗力的驱动力。对于桩的抗压强度,一般来说,如果桩具有良好的轴向冲击响应和能量吸收性能,它就会表现出强大的抗力,从而限制损伤和破坏。打桩锤的重复冲击还须以“冲击疲劳响应”的形式加以考虑,该形式用于测量桩承受重复轴向载荷的能力。

3.2钻孔灌注桩施工要点

对该技术加以应用的关键环节,主要有:①机械钻孔;②安装钢筋笼;③灌注水泥浆。在进行钻孔作业时,施工人员应配合使用泥浆护壁法,经由循环往复的泥浆,将钻进渣屑尽数排出,避免土层受到严重破坏,进而出现坍塌。一般来说,该技术适用土质为碎石质土、沙质土还有粉质土,但相对烦琐的流程,使该技术所提出要求较其他技术更高,且确认深埋地下状态质量的难度极大。因此,若要使用该技术,施工人员应将更多精力放在质量检验、现场管理上[3]。另外,近几年得到广泛应用的树根桩,同样属于钻孔灌注桩,其直径往往在100~250mm,施工流程和钻孔灌注桩大致相同,二者唯一的区别是树根桩需要通过对多个桩体进行灌注,形成可使土体得到加固的树根桩基础。和钻孔灌注桩相比,其优势则体现在对场地要求较少且不会给既有地基带来严重破坏,符合民用建筑施工要求。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建筑地基基础和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关键点的有效分析,能够更好地提升建筑地基基础与桩基础土建施工质量。对于施工人员来说,要严格按照建筑地基基础和桩基础土建施工方案进行施工,在提高建筑地基基础和桩基础施工质量的同时,不断提升工程的施工效率。

参考文献:

[1]方平洋.现代房屋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农家参谋,2020(11):129+131.

[2]何相如.高层建筑地基基础和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20,47(07):149-151.

[3]朱荟.建筑地基基础和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J].建筑技术开发,2020,47(06):15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