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学生年龄特征与培养科学素养之间的关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18
/ 2

探究小学生年龄特征与培养科学素养之间的关系

韦光地

横县石塘镇灵竹小学 530309


摘要随着当下我们人类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对科学素养的高低也越来越重视。科学素养的培养和提升又与教育有着密切相关的联系,不同年龄阶段的小学生和培养科学素养之间的联系也是密不可分的。因此,下面本文将浅析探究小学生年龄特征与培养科学素养之间的关系,以此来供相关人士参考与交流。

关键词:科学素养;小学生;年龄特征


引言

随当下时代的飞速发展,人类科技的不断进步,时代对我们人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小学生是我们祖国未来的花朵,国家未来的科技进步和名族振兴都离不开当下的小学生,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这个时代刻不容缓的教育使命。对于小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培养,无论是在校的教师或者家中的家长,都需要耐心,都需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来科学的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基于此,本文将阐述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发展,分学段对小学生的科学行为提出不同的要求以供参考,有利于更好的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小学的低年级阶段

小学的低年级阶段是从学前教育向小学教育转变过渡的阶段,是小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重要阶段,此阶段的小学生心理年龄趋向于学前儿童,认知发展还在处于学前儿童的认知上,因此,培养科学素养的时候应考虑到科学教育的内容是否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同时,因为小学低年级阶段是没有具体开设科学课程的,所以要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在日常生活学习中专门的进行规范教育,养成良好的科学行为习惯。例如下面几种:会简单的认识花草,能够认识小动物的生活习性;会观察山和大地,能够认识自然环境,会爱护花草树木保护小动物;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日常生活中善于思考,爱问问题,能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有不懂的东西会主动问老师同学,以及家长,主动寻找答案;能够知道我们为什么要做广播体操和眼保健操,对我们的身体有什么好处,学会很好的卫生行为习惯,保持干净整洁,刷牙洗脸洗手等等;能够有科学的态度,会简单操作一些科学的小实验,不迷信,尊重科学,能够说出科学家的小故事。

二、小学的中年级阶段

到了中年级阶段的小学生,心理年龄逐渐成熟,思考事物可以从具体的向抽象的立体的过渡,认知水平也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提高,虽然如此,中年级阶段的学生思考问题还是依赖于具体形象思维。中年级阶段的小学生,思维更独立了,想象力也比较丰富,做事积极性和主动性都会一定程度上得到提高,各个能力都会得到发展。因为,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结合他们实际身心发展水平来一一提高,科学行为也要符合这一阶段的年龄特点[2]

比如,三年级的科学课程里有三大主题,分别是“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单元主题分别是《我们都是科学家》、《 我眼里的生命世界》、《 生命之源--水》、《 它们是什么做的》、《提出问题》;《土壤与生命》 、《 植物的一生》、《固体和液体》、《太阳和月亮的移动》、《观察与测量》;《我们周围的空气》、《冷和热》、《 奇妙的声音王国》、《吃的学问》、《排序与分类》;《骨骼和肌肉》、《养蚕》、《物体的运动》、《 无处不在的力》、《调查和预测》。根据这个阶段的学生年龄心理特征合理分配了科学课程内容,提出了相应的学习要求:

  1. 会提问

要小学生能够多加思考,有疑惑能够勇敢提出问题,能够带着好奇心和兴趣进行科学课程的学习,会主动获取信息,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 会观察

能够动用自己的小眼睛鼻子嘴巴耳朵,去观察大自然界的事物,并且会简单描述自己观察到的动物植物等自然界的东西;在学习中可以通过阅读文本资料,查阅相应的知识信息来学习自己观察到的事物。

小学阶段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首先要引发学生的科学探究的兴趣,其次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好奇心,从而运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去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拥有科学精神,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从而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提高科学素养。

三、小学生年龄特征与科学素养形成的关系

我们可知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他提出的认知发展理论中指出:儿童的认知发展是有规律 的。由此可知,儿童的认知发展是分阶段的,有阶段性的特点,前一阶段是后一阶段的基础。在小学生的发展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进行教育,切记不可揠苗助长。

(一)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是科学素养形成的基础。

小学生正处在学龄期,学龄期的小学生好奇心是比较强的,他们对身边的一切事物都比较感兴趣,周围的一切对他们来说都是陌生的,他们的脑子里可能充满了无尽的问题。教师就要抓住这一关键的学龄期,在他们身边耐心引导,培养他们对科学探究的兴趣,从而积极进行科学事物的探究。

(二)善于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是科学素养形成的关键。

据有关研究资料显示:小学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是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关键时期,学生的 思维开始从具体的形象思维向抽象的逻辑思维过渡,作为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对学生进行合理的教育,把握小学生的年龄阶段特点,通过一些教育手段和行为,就能够更好的训练学生的思维,科学的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善于抓住学生发展的重要时期,培养小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科学观,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

小学五六年级,面临着跨入青春期的阶段,这一阶段的小学生性格上多多少少会有些叛逆,教师要善于主动关怀学生,多了解他们的内心想法,多和他们进行沟通,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进行教育,培养他们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四、结束语

在小学不同的年龄阶段,所要持的教育方法是不同的,要尊重和遵循每个阶段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从而培养小学生热爱科学的态度,让小学生从小就要有尊重科学,热爱科学,长大要为科技事业做贡献的理想。


参考文献:

[1]佘兴满. 浅谈小学科学课程有效教学策略[C]. 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20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重庆会场)论文集.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20:374-375.

[2]陈雨露. 小学生日常睡眠质量与学业成绩:年龄越大,关系越强[C]. 中国心理学会.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中国心理学会:中国心理学会,2019:184-185.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