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方式助力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08
/ 2

体育教学方式助力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

费小峰

绥中县第一高级中学 辽宁葫芦岛 125200

摘要:根据我国2019年全国范围内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调查结果表明,相比于2018年,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全面下降。教育部门2019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监测结果显示,学生的体能素质(力量和柔韧性)及其肺活量水平明显下降,肥胖学生持续增加。我国青少年的体能素质和肺活量水平明显下降的事实与党在十六大提出的“切实提高全民体质健康水平”的要求背道而驰,对日趋激烈的学习和生活十分不利。在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同时,心理承受能力和意志力也会随之弱化,对此应当加强体质健康水平重视,采取适当的策略改变现在的局面,故提出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提升的困境及突破路径研究。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体育教学方式助力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体育教学方式;助力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策略

引言

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下降快,提高难已是事实,党中央的七号文件和53号文件都对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提出了要求,掌握问题出现的关键才能有效的解决难题。因此,政府部门把握正确的决策方向,制定安全的保障措施,并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质量,同时将体育纳入升学考试内,从而最大程度上调动学校、家长以及青少年对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其次,家长与学校之间应建立起平等的合作关系,增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协同能力。此外,青少年作为主体,要积极发挥主观意识,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通过锻炼提升自身的体质健康水平,全国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水平才能有所提升。

一、体质及中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标准

体质指的是人体自身的质量,总体而言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是体格、体能和适应能力。人体的形态结构和人体器官系统的机能以及人适应外界环境的机能能力和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都是体质的重要体现,而体质对于青少年而言是学习生活中的重要物质基础。青少年体质的强弱受到多方面的因素影响。遗传是先天条件,但不是最终的决定条件,只是为青少年在之后体质的发展中提供了相对的可能性和前提条件。改善青少年的体质同样可以从青少年的日常生活环境、日常饮食行为以及体育锻炼等方面入手,而在这些方法手段中,体育锻炼是增强体质最积极有效的一种,更是符合当下建设体育强国、普遍提高全民体育素质的要求。不同的国家对体质健康标准的设定不同,例如日本把体质和体力作为同一概念,并且把体力分为行动体力和防御体力,在对国民进行体质测评时更加重视体力的表现;美国则长时间地未完全统一标准,随着时间的推移会产生新的对体质的理解;而我国在研究学生的体质健康上一方面虽然进展的速度较慢,但是到目前也有了较为出色的表现,在1975年时颁布并实施了《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并且在之后的实施时间里,结合实践情况和最新的研究成果不断的修改完善标准。随着国际体育标准的改变以及我国青少年体质的不断下降,目前所实行的新的《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相较于以前所设立的评价标准而言,更有利于青少年群体重视并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完善青少年对体育意识正确的认知,同时激励青少年拥有更加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促进我国不断稳定迈向体育强国。

二、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提升困境

(一)青少年体质健康治理中的普遍信任缺失

普遍信任作为密切联系和协同的纽带,亦是消解集体行为困境的精神动力源泉。制约青少年体质健康治理的关键问题为普遍信任不足,显现为政府、学校、家庭、社区之间的不信任,一是学校的青少年体质健康意识薄弱,缺乏对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充足认识,忽视家庭、社区等社会主体的知情权、参与权,不能充分履行学校职责,使得家庭、社区在青少年体质健康治理中不能与学校进行良好的协同、配合和合作;二是由于到全能型政府思维的历史影响,政府及其体育教育管理部门往往热衷于独揽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的所有事物,对社区和体育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参与青少年体质健康治理的意愿指导和支持不足,甚至有意排斥社会公众介入到治理活动中。

(二)青少年体质健康治理中的社会参与网络不健全

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治理中的社会参与网络尚不健全,主要体现在青少年体质健康治理的参与主体缺乏组织性、规范性与秩序性。相关的多元主体不断强化自身的独立地位和行为的自主化,将多元主体蕴含的分散化的资源和力量整合于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是治理的应有之意。由于受到传统“家国一体”社会结构和政府管制的多个因素的制约,青少年体育社会组织普遍发展滞后,组织结构不规范,人员配备不足,规模较小,能力羸弱,自我能动性、志愿服务、社会担当等都较为缺失,区域分布和领域结构不也均衡,这些问题最终制约着青少年体育社会组织难以将相关的社会多元主体聚焦在治理之中,社会多元主体呈现“无序”的状态,青少年体质健康的治理效应难以发挥。

三、体育教学方式助力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策略

(一)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情感认知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是激发学生内在积极学习的驱动力,促使学生主动学习。体育课堂教学方法和模式的创新、教学语言的生动风趣、教学示范的优美展示都能激发学生的运动参与热情,让学生在运动过程中养成团结互助、顽强拼搏的优良品质。

(二)注重身心体验,构建多元评价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生作为学校体育实践的主体,应不断加强自我身心修养,掌握正确的动作模式和运动技能,强化体育锻炼。学校应构建多元评价体系,从身体动作模式的筛查到运动技能的评估,充分开展学生发展性评价,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真正达到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目标。

(三)健全学校体育健康促进实施的硬件设施

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需要依赖于一定的体育设施与场馆,可以根据不同的项目分级分类规范体育场馆的使用与管理。物质属于人类活动基础需求,近年来很多学者观点阐述,城乡体育设施存在较大差距,即使在城市学校体育设施与物资也很难均等分配到每个学生的身上,以及教育资源的均等化问题得以实现,如近年来足球发展很好,场地设施等物质条件不断改善,但是师资条件还是存在着较大的缺口,以及场馆的对外开放率也存在争议等,所以,从学校·社会·政府层面联动联合规范化硬件教育资源的分配与管理,健全学校体育健康促进实施效果的最优化非常重要。

(四)信息网络体系

青少年与家长及其教师可以通过信息网络实现健康知识的普及。“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教育观念正在吞噬着我国青少年的体质健康,开辟针对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网站势在必行。扭转现有的狭隘教育观,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才能有所改善。

结束语

总而言之,针对青少年体质健康治理旨在通过多元主体的协同共治来消解青少年体质健康中存在的困境,提出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情感认知,注重身心体验,构建多元评价,健全学校体育健康促进实施的硬件设施,加强信息网络体系管理等等措施,这对于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治理具有高度的契合和不可替代的理论支持。

参考文献

[1]刘瑞.学校体育对青少年身心健康及运动能力的影响[J].当代体育科技,2019,9(35):69-70.

[2]刘艳.青少年健康状况及健康需求分析[D].南京邮电大学,2019.

[3]肖钧舰,孙晋海.体育强国建设中青少年体育发展方略[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9(23):51-52.

[4]盖洋.我国青少年体育政策评估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9.

[5]孙麒麟.体育人生:难忘的岁月——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教育共成长的记忆片段[J].中国学校体育,2019(1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