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物体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31
/ 2

观察物体

蒋小娟

合肥师范学院附属实验小学 230601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P90-91例1、例2和“想想做做”1-3题。

教材简析:

本单元是本套教材安排的第一次观察物体的教学,主要是提供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特征明显而且结构比较简单的物体,引导学生从前、后、左、右等不同的位置进行观察,初步掌握观察物体的方法。一年级上册已教学认识前、后、左、右、上、下等方位,四年级上册继续教学从前面、右面和上面观察物体。本单元的编排主要有以下一些特点:1.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事务出发,有层次地安排观察活动。

2.精心选择观察的对象,便于学生辨认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并表达自己判断的理由。

学情分析:

一年级上册已认识前、后、左、右、上、下等方位,在生活中也已积累了一定的空间认知经验,能比较容易地判断出物体的前面和后面,但是对于物体左面和右面的分辨难度较大。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初步体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能辨认从某个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或能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地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2. 使学生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丰富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初步掌握观察物体的方法,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和空间观念。

  3. 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观察、比较、想象和判断等活动,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让学生初步体会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能辨认从某个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能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地判断观察者的位置,在实物与相应视图之间建立正确的联系。

教学难点:

能判断从左、右两个方位看到的视图,在实物或实物图与相应视图之间建立正确的联系。

教学准备:

四人一组,每组一个皮卡丘和飞机模型,1-4号码贴,小视频,课件,手机等。

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激活经验

1.谈话:同学们今天坐姿端正、笑容灿烂,是不是应该拍个照片纪念一下?1—2—3。换个角度,再来一张。看谁的坐姿最端正!1—2—3。(手机拍照:从前往后拍,从后往前拍)

2.比较:(两张照片发送到大屏)同学们一起来看一下,在这两张照片中,哪一张是我站在教室的前面拍的?另一张是在教室的哪一面拍的?

你是怎样知道的?

你真厉害,抓住了教室前、后明显的特点来判断。

3.“想想做做”第1题:想一想,哪一张照片是在学校外面拍的?哪一张是在学校里面拍的?

同一所学校,为什么拍出来的照片却不一样?

4.揭题:是呀,因为观察的位置不同,所以看到的教室或学校大门的样子也是不一样的。看来,观察物体时,还大有学问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研究好不好?(贴课题)

二、组织活动,引导观察

活动一:看一看,体验视图的不同

  1. 谈话:同学们认识它是谁吗?(皮卡丘)喜欢它吗?能学它讲话吗?

2.认识物体的前面、后面和侧面。

是的,老师跟同学们一样非常喜欢皮卡丘,瞧,我还特地给它拍了几张照片呢!(课件出示皮卡丘的前面、背面、侧面三张不同的照片)

质疑:这几张照片分别是从哪个方向拍的?(根据学生反馈张贴相应照片并板书:前面、后面、侧面。)

同学们也想像老师这样给皮卡丘拍照吗?

3.观察方法指导。

(1)为了便于交流,我把小组各位置像这样编号(出示方位图)——1号位同学请起立,2号位同学挥挥手,3号位同学点点头,4号位同学拍拍手。

(2)1号同学请你担任小组长,负责管理自己所在的小组可以吗?现在请你从抽屉里拿出皮卡丘,并面对黑板摆好。注意啦:皮卡丘喜欢安安静静地待在桌子上,同学们可千万不要移动它哟。

(3)动作示范:我们要按怎样的方法给皮卡丘拍照呢?看老师是怎么做的:(贴口诀)身体坐正,平视前方,观察物体,记在心上。

(4)语言示范:1—2—3,看,我从 1 号位置拍到了皮卡丘的前面 。(课件同步出示皮卡丘的正面照片)(板贴)

4.学生自主拍一拍、说一说。

请同学们面向皮卡丘坐好,我们一起来像这样说一说做一做:拍照时,我们需要做到:身体坐正,平视前方,观察物体,记在心上。(师生一起念口诀)1—2—3,咔嚓!

  1. 自主观察。

(2)区分皮卡丘的前面和后面。

指名(1号和3号)按要求拍一拍、说一说。

把拍到的照片记在心上了吗?能不能像这样说给大家听:我从 1 号位置拍到了皮卡丘的 前面

哪些同学跟他拍到的照片是一样的?其他同学坐在各自的位置能不能拍出这样的照片?

(3)区分皮卡丘的左面和右面。

指名(2号和4号)按要求拍一拍、说一说。

我从 2 号位置拍到了皮卡丘的 侧面

课件出示两张侧面图片:你拍到的是哪一张?另外一张是几号同学拍到的?

找不同:从2号和4号位置看到的样子可真像呀!该怎么区分它们呢?(语言+手势区分)

同学们能抓住皮卡丘脸的朝向加以判断,真会观察!

活动二:转一转,辨认物体的形状

  1. 换位观察:刚才我们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只能看到皮卡丘的一个面,想不想从其他三个位置观察皮卡丘?

  2. 视频演示:怎么换位观察呢?一起来看大屏幕——

谁看懂了?

明确活动要求:小组长发布换位的指令,出现问题及时调整。

小组里的四人按顺序换座位:1到2,2到3,3到4,4到1,分别走到其他位置给皮卡丘拍照。

一起说:身体坐正,平视前方,观察物体,记在心上。1、2、3,咔嚓!

轮流说:(举手)我从 号位置看到的是皮卡丘的 面。从侧面观察的时候可以用手指一指皮卡丘脸的方向。

最后回到原位。

  1. 小组合作,计时3分钟。

活动三:想一想,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1. 判断:刚才每个同学都从皮卡丘的前后左右进行了观察,有没有把拍到的照片记在心里呢?现在请1号小组长把皮卡丘放回抽屉。想一想:图 是我从 号位置观察到的。

2.加大难度:老师把这几张照片打乱了顺序,你还能判断出它们分别是从几号位置观察到的吗?

3.例2改编:由“人转动”到“物转动”。

课本上这四位同学也用同样的方法为皮卡丘拍了照片,仔细观察,想想右面这张照片是谁拍的?

转动皮卡丘,现在这张照片是谁拍的?

再次转动皮卡丘,现在这张照片又是谁拍的?

三、开展练习,提升思维

像这样观察的例子生活中还有很多。

1.“想想做做”第2题。

如果给你一辆汽车,你打算从哪个位置观察?想一想,从这几个位置观察到的汽车分别是什么样子的。

右边的汽车图分别是谁看到的?连一连。

思考:如果站在4号位置,那么看到的结果会怎样呢?呈现4号视图验证猜想。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咱班同学更厉害,大脑里都能转汽车啦!

2.“想想做做”第3题。

除了汽车,飞机也是一种重要的交通工具。

出示活动要求:

(1)动手做:请1号小组长同学从抽屉里拿出玩具飞机,面向2号同学摆好;

(2)动眼看:从自己所坐位置进行观察;

(3)动脑想:想象一下小组内其他三人看到的分别是哪幅图。

抽一小组汇报:我从 3 号位置看到的是图 ,(你们也是这样想的吗?)我猜 号位置看到的是图 ,(验证) 号位置看到的是图 号位置看到的是图 。(验证)

四、总结课堂,课外延伸

1.学生小结:同学们,我们今天观察了皮卡丘、汽车和飞机等,你有什么收获想跟大家分享?

2.阅读推荐《画杨桃》。

是呀,观察的角度不同,看到物体的样子也可能不一样。有一节美术课,老师让同学们画杨桃,有一个小男孩儿交上来的是这样一幅作品——几个调皮的男生看了不禁哈哈大笑起来:这哪是杨桃,分明就是一个五角星嘛!杨桃真的不能看出五角星的样子吗?(出示并转动杨桃)(感谢你,这个杨桃正想找一个会观察、爱思考的小主人!)《画杨桃》这篇课文推荐给大家课后阅读。

3.教师总结:著名雕塑家罗丹曾说:“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希望同学们能带着一双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眼睛走进数学,走进生活。

板书设计:

观察物体

60b448ffd6f07_html_5d1d08ce33a05e9c.png60b448ffd6f07_html_e96cda55d0c25f35.png60b448ffd6f07_html_83599d7837f31d72.png60b448ffd6f07_html_83599d7837f31d72.jpg

前面 后面 侧面

身体坐正, 平视前方, 观察物体,记在心上。

我从 位置,看到了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