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31
/ 2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思考

任明清

湖南省澧县澧州实验学校 415500

 【摘 要】 在新时期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过程当中,物理学科也得到了一定的关注和重视。物理学科作为一门操作性和实践性较高的学科,在实际的教学当中,应当注重对实验教学法的探究和应用。以此,来培养学生较高的动手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从根本上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基于此,本文就针对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物理课堂构建中的良好实施与优化,进行了深入探讨与分析,希望能够对初中物理相关教学活动的开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初中物理 实验教学 高效课堂

  初中物理作为微观性和抽象性较强的一门学科,其在教学过程当中,需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构建高效的初中物理课堂。对此,笔者就结合自身教学经验,针对优化实验教学,构建高效初中物理课堂的问题,提出了以下观点和建议。

(一)教师实验准备充分,提高实验效率。教师是实验课堂教学过程的设计者,这个设计应该包括了实验器材的准备和设计。教师实验准备充分,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验更顺利,提高课堂的实验效率。

  比如在做测量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时,我们的自制小车轨道只有一个,但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做到每个学生都能有一个秒表,方便认识秒表,练习使用秒表。在小车不能顺畅滑行时,改用其他小车,观察实验效果不佳时,将小车换成乒乓球,制作好乒乓球滚动的轨道,轨道边缘用长木尺来做方便读数,实验效果得到改善,实验效率也得到提高。实验仪器不适用时我们尽力做好改进,帮助实验顺利完成。

  (二)利用课堂演示实验提高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

  课堂多准备演示实验,同时通过邀请学生上台帮助老师进行实验演示,激发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和动手的欲望,为学生分组实验能够动起来打下基础。讲解知识和演示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获得直观感受转化为知识更容易,也更引起学生兴趣。

  我们可以适当地将一些方便的,可培养学生实验技能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当堂小实验”来增加学生的动手机会。《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这一课题中可以设计好几个简单又能让学生动手的气体流速变化实验和液体流速变化实验,学生亲自动手实验避免了看老师做得热闹而不思考的弊端。在通过演示和学生参与,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转变学生轻视实验的思想,学习到实验的操作方法和初步的实验思维。

  (三)有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物理教师在进行物理分组实验前, 要提前布置好预习提纲,告诉学生需要做哪些课前准备。同时可以通过设计实验报告单的形式明确实验目的,让学生通过预习实验报告单迅速找准实验目标。

  在实验结束后,教师的主导地位就要体现出来了,要注重学生的结果反馈和交流。通过学生之间的分享发现问题,探讨解决方法。给予学生发言和提问的权利,全体同学共同思考,进而形成物理概念,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

  (四)老师的引导要有冲击性

  实验课堂的指导,老师要不断思考什么样的引入更容易到达目的,更能帮助学生找到探究的目標。

  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时老师展示两种不同吹气方式的图片,然后引导学生提问: 分别用不同朝向来吹气乒乓球,乒乓球将如何运动?学生会回答:第一种情况乒乓球会向上飞出去,第二种情况乒乓球向下跑得更快。然后,老师分别演示两种不同的方法来吹乒乓球,结果让学生大失所望,因为结果和学生的猜想正好相反:第一种情况不是飞上去,第二种情况也不是向下跑得更快,而是吹不走。为确保实验的真实性,让学生亲自来演示一遍。现实实验现象与学生的心理预期完全不同,冲击学生思维,推动学生思考,快速进入探究状态。

(五)增加课外实验,促进学生自主探究。

  新课程的改革与实施,重点提出物理学科应当融合生活与社会发展规律,通过生活走进物理,从而使物理课程更加贴近生活实际。对此,我们就可以增加一些课外实验,让学生感受生活当中所存在的物理知识,逐步树立对物理学科的正确认知和观念,并且通过探索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兴趣,从而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拓展,以及科学实践能力的提升。

  例如,我在讲述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光现象》中“光的折射”一课时,带领学生来到室外,把事先准备好的水桶拿出来里面装满水,让学生把自己的双手伸进去,通过阳光的照射观察双手的位置和所呈现出来的现象,让学生感受光的折射从而总结出定义和特点。其中,学生们在把双手深入水桶之后发现双手变小变短了,然后又通过激光笔在水中的游走,发现了光折射的规律从而得出: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以此通过课外实验,促进学生自主探究,提高学习效率和水平,进而优化了实验教学模式,实现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良好构建。

 总之,教师要紧随新课改的潮流,贯彻新课改教学理念,着手学生的长远发展和综合进步,打破束缚学生的枷锁,让学生在实验中大胆去想,去做,敢于尝试,勇于实践,做到“学生力所能及,教师避之”,为学生营造积极创新的学习氛围,为学生提供亲自动手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高科学素养,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科学的价值观,让学生在物理实验中全面健康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 李淑紅.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策略研究[J]. 科技资讯,2015(07):129-130.

  [2] 艾山江·买木提力.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 赤子(上中旬),2015 (14):107-108.

  [3] 王冉. 多媒体技术在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应用[J].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6(03):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