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导学在小学数学材料阅读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21
/ 2

问题导学在小学数学材料阅读中的应用

莫均 1 徐小丽 2

刘小君3

1重庆市潼南区大佛初级中学校 23重庆市潼南区潼南小学校

  摘要伴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化改革, 新课改不断推进发展, 怎样改善和提高小学的数学教学质量是教育领域重点探讨研究的问题。为了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实现学生自主学习, 通过问题阅读思考,培养学生自主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好习惯, 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问题导学法被引用到小学数学的教学中。为了使问题导学法在小学数学阅读教学中得到广泛的运用, 进一步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 对其进行深入了解和分析, 希望对当下数学教学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数学阅读 问题导学法

  现代教育改革的目的在于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 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在小学数学材料阅读教学中, 引入问题导学可以很好地达到这个目的。问题导学是教师设置教学问题, 逐步引导学生阅读思考解决这些问题。通过自己阅读解决这些实际问题, 学生会养成阅读学习习惯、科学学习的意识, 可以有效提升学习能力, 更好地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

一、问题导学的概念及特点

问题导学法是解决数学阅读问题一种教学方式, 它主要是以教师提问的形式, 让学生通过阅读材料,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对知识的掌握。问题导学法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材料,自主研究、自主学习, 并不是传统的灌输式教学, 而是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自学能力和研究解决问题能力, 重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多项能力。问题导学法的中心在“导学”两个字上, 也就是“引导”和“学习”, “引导”就要求教师在阅读材料教学过程中能够巧妙地提出问题, 这些问题必须是要在充分了解学生, 兼顾学生特点和实际情况, 让学生能够进行发散性思维的基础上提出的, 这样就可以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地阅读材料,参与到问题探讨中来。“学习”就是要求学生在阅读材料后,对问题探讨过程中, 发散思维, 积极发言, 不断反思修正自己的思维, 在这个过程中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掌握, 并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问题导学法在小学数学材料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教师提出的问题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的兴趣。将问题导学运用到小学数学材料阅读教学中, 不但可以大大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 研究探索的能力。 还可以让学生很自觉地解决问题。在对材料问题的解决过程中, 学生会明白如何运用所学知识, 完成对知识的掌握。对于教师来说, 采用问题导学法需要教师对数学教材进行深入的研究, 了解学生的特点, 从而提出材料相关问题, 让学生认真阅读,通过分析解决问题。这些问题的设定不仅可以涉及新的知识点, 还可以涉及已经学习的知识, 这样大大地提高了教师教学方式的多样性,进一步完善了数学教学体系。

  三、问题导学法在小学数学材料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兴趣

把生活中常用的各种知识,编成适合学生学习的应用题,进行讲解或练习。这样的应用题,来源于学生身边,充满着生活情趣,学生用自己学过的知识来解决,进一步激发了学生解答应用题的兴趣。通过学生自编自解和老师的引导,让学生充分感知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进一步提高对数学知识深刻认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意识到学习知识的重要性,学习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能做到学以致用,这才是学习数学的关键所在。

(二)设计科学的教学问题

问题导学就是以问题为切入点进行的教学活动, 因此, 科学地设计材料阅读教学问题是问题导学法的成败关键。如何有效地进行问题导学, 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设计问题只有将问题设计得科学合理, 材料阅读教学才能有效地开展。因此, 教师在提出教学问题时, 应该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能力和个性特点等方面, 提出的问题要有针对性, 要将重要知识点情景结合, 同时在设计问题上不宜过深, 不可超出教材的学习范围, 要把问题难度控制在中上等水平, 使更多的学生能够参与进来。

  (三) 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合作

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 教师要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不断分析和探索, 在注重思考和分析的同时要求学生学会团结协作, 共同努力。在阅读材料学习过程中, 学生的思维能力不一样, 思维能力有所差别, 对问题的看法和思考深浅有所差别, 因此, 教师在设计好教学问题后, 要把问题科学地进行分解, 要让学生围绕这个问题开展互动交流活动, 引导学生相互学习, 加强彼此间的交流与合作, 从而达到学生间的互补。与此同时, 学生在共同探讨材料问题过程中要以问题为线索, 在和谐的氛围里开展阅读学习活动, 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 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 正确评价培养思维的准确性

部分学生对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处于一知半解的程度,或者有的思维难度较大的题,有的优生解答后总是问老师对不对?这两种情况都属于解答了却不知正确与否。为杜绝此类现象发生,要求学生在确定计算步骤,列出算式后,不要忙于计算结果,先要讲出算理,看是否合乎题意,是否正确地反映数量关系,检验自己的思维是否合理正确。有的题虽然计算出结果,还应要求学生根据题意验算结果是否合理,是否符合题意。教给学生验证的方法,学生就可以自己去判断做出来的答案是否正确,没必要非得问老师,培养了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只有平时重视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估能力,学生才会对各类题目的理解透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思维的正确性明显增强。

  四、结语

  在小学数学材料阅读教学中要推广运用问题导学法, 运用好问题导学法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教师教学的知识点, 还能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分析能力、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探索、总结, 运用好问题导学法, 不断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 促进教育事业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 邹金贵.关于问题导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运用思考[J].读与写 (教育教学刊) , 2016 (4) :109.

[2]朱琴.问题导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应用[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2 (2) :203-204.
[3]李海军.导学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赤子 (上中旬) , 2015 (10) .


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一般课题:《农村学校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提升学科素养实践研究》(批准号2019-20--756)和《农村村小培养孩子提问能力发展创新思维实践研究》(批准号2020-20--757)课题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