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电子实验室安全管理方法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19
/ 2

 电工电子实验室安全管理方法探讨

袁晨光

海军士官学校 安徽蚌埠 233012


摘要:为了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课程中的实验项目设置不断增多,这也对实验室的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分析当前电工电子实验室存在的安全隐患,从人员安全意识和设备安全条件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意见建议,有助于加强实验室的安全管理。

关键词:电工电子;实验室安全


进入21世纪以来的这20年,金融全球化不断深入,每一个国家都是身处其中的参与者。综合国力竞争,是一个国家所拥有的生存、发展以及对外部施加影响的各种力量和条件的总和和势力的竞争。人才、人的素质作为一种人力资源,其作用和地位上升。许多国家都把教育作为国家发展和振兴的基础,大力培养人才。《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特别提出,“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大力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体系需要根据人才成长需求来设计,包括课程、学制、场景都应该满足和适应这样的需求变化。

实验室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摇篮。然而随着院校建设规模的扩大、培训人员的增加以及学科建设的不断发展,实验室的被动扩容、密集的使用率,使得在实践实验中稍有不慎,极易酿成安全事故 ,造成财产损失、环境污染、严重甚至会导致人员伤亡。因此开展实验室安全隐患分析,并制定完善的应对策略从而把安全隐患从源头上杜绝,就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在电工电子实验中经常会直接接触到各种交直流电压等,这对实验室的安全提出了很严苛的要求。


1.电工电子实验安全隐患分析

1.1 人员安全意识不强

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教师通常会在实验进行前告知学生电工电子实验的严肃性及危险性,包括可能出现的元件仪器损坏或是人员受伤等情况。然而作为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是实验项目的实际操作者,反而容易对教师的强调缺乏设身处地的感受,往往集中目的于完成实验内容,在实验过程中常常从图省事出发,对明明要求的安全规程不去遵守,甚至凭借主观感觉就把原本要求的安全操作方法视作是繁琐的操作,认为安全事故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再者学生经验少,应对危机的处理能力薄弱,当出现设备短路、电路跳闸等现象时,学生要么因惊慌失措直接逃离事故现场导致持续恶化,要么试图消除事故,却因操作不当导致更恶劣的后果。

1.2 实验设备安全性能不够

随着学科改革建设的不断深入,培训的学生不断的增加,开出的实验课程增多,也导致了元件仪器设备的高强度使用率。尽管实验室大都配备了完善的电力保护装置,且科技的发展使得新的仪器设备自身往往也具有比较完善的保护机制,但是使用中原有仪器使用频率增加甚至超负荷使用,实验中不当的操作、使用后缺乏完善的维护和保养,都会使得设备老化而存在故障和缺陷。例如万用表测量电流和电压时未正确使用对应挡位,电源接口因频繁插拔而导致松动,电焊台因误操作而将电线的绝缘烫开剥脱,都有可能造成漏电触电等事故。再者则是缺乏安全监控设备,如火灾等自动报警装置缺少信息网络连接,不能及时传递安全危险。


2.实验室安全管理的一些对策

2.1 加强安全管理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一是加强宣讲。常见的一些形式例如:①在校内组织制作安全宣传展板,通过安全图片、漫画、口诀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示增强安全意识的重要性,内容幽默、多样,容易吸引眼球;②定期组织师生进行实验室安全演练和演习,如电路断路起火、消防演练等,通过演练可掌握一些安全处理事故的技能和方法;③制作安全事故视频集,将实验中遇到的或是可能遇到的电器火灾原因与防范措施,通过视频这种生动直观的媒介传导给学生;④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结合互联网慕课等平台学习专业的《实验室安全学》课程,集各家之所长,把前沿的安全知识充分的展现给学生;⑤通过考核检验效果。不管是学生还是教师,在学习完相关安全课程之后应组织安全知识考试,在规定实践内达到考试标准,才能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而考试的内容则不必拘泥于纸质考核,也可将可能出现危险的情况进行情景模拟,考验其知识的实际掌握程度。二是设立学生安全员。由于年龄和身份上的差异,原本老师一句真诚的提醒,到了学生耳朵里可能会误解为唠叨或是命令,从而产生抵触心理。而学生之间年龄相仿,沟通起来更加容易,处理效果可能更好。当然学生安全员的选拔非常重要。学生来负责安全工作,前提首先要有责任心。其次建议选择成绩较好,知识掌握扎实的学生来担当。因为能够充分掌握一个实验的内容,也就更加容易理解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从而能够提前发现隐患,防患于未然。并且学生主要的责任还是完成实验,只有在完成了自己的实验内容之余,才能承担一部分安全检查任务。学生安全员承担的安全任务,应该主要集中在这样三个时间段:①实验开始之前,例如分发电子器件,配合教师督促其他学生将器件摆放到位,仪器设备设置正确,防止出现仪器设置错误导致的电路数据测试错误或测量中发生危险;②电路连接完毕未通电之前,协助教师检查其他小组的电路连接情况,防止出现短路等其他危险情况;③实验结束之后,收纳元件,帮助教师检查各组实验台设备是否正确关闭,电闸是否安全断电,防止在人员离开后发生事故。切记学生安全员仅可作为安全管理的补充元素,堂课安全的主要责任人还是教师本身,不可本末倒置。

2.2 完善实验室安全建设,更新安全硬件

电工电子实验中,实验者的安全往往也取决于实验设备的安全。针对于电工电子实验的特点,这里的设备安全包含四个方面:①防护设备安全。安装教室总电闸、实验台分电闸的两级保护措施,定期检查漏电开关是否能够正常工作。配备灭火器等消防设备,切不可采用水基灭火器,定期检查压力表、保险销、皮管等部位,避免失效;②实验仪器安全。仪器设备必须安装或放置在隔火隔热的基座上。仪器设备必须绝缘良好,铁壳仪器设备等必须安装地线(一般接地电阻不超过4Ω),用电量大的实验室或使用大电流、高压仪器设备的实验室必须专设地线。大型仪器设备为保障其稳定工作应配备稳压器;③及时维护维修。除每次上课前由学生对本次实验所要使用的仪器设备进行合理的安全检查外,实验管理员也应按照实验室规章要求进行按月或是按季度的常规检查,排查是否存在有安全隐患的仪器设备,同时对已经出现安全问题的设备,或是使用时有明显异样状况的仪器进行及时的维修和更换;④借助新型科技手段,加强管理。除按照传统安全要求安装温度、烟雾等探测报警装置之外,也可以添置监控探头、将报警装置与网络设备相对接,实现对实验室运行情况的时间、空间的有效监管。


电工电子课程实验室中,学生们都会不可避免的接触到诸多不安全因素。所以每一个参与到实验的人员都要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同时仪器设备也要进行多重保护。这不仅仅是对实验者自身的安全保护,也延长了实验仪器设备的使用寿命。只有实验者的安全和实验仪器设备的安全都得到了保障,才能充分解决电工电子实验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创造良好的教书育人环境。


参考文献:

[1]郑东伟.构建学生安全员参与的开放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J].中国校外教育,2014(S2):169.

[2]王海文,王燕,张顺江,张伟俊,邵尤欣,邓璐,卢怡.本科生创新实践实验室安全管理对策[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36(03):196-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