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修缮方面监理的工作经验与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2-23
/ 2

古建筑修缮方面监理的工作经验与体会

安荣纲

37091119750905****

摘要:不同历史时期遗留下来的文物,都具有文化以及历史价值,必须加大力度保护、传承文物。但从目前古建筑修缮工作来看,由于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导致部分文物出现了损害,较为突出的还有在修缮过程中二次破坏了文物原貌,严重影响了文物的审美效果以及文化价值。为此,要对文物进行多方面的监理管理,并寻求相应的对策。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古建筑修缮方面监理的工作经验与体会提出了一些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古建筑;修缮监理;工作经验与体会

引言

古建筑的保护工作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长时间坚持地去做,这也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工作,因为古建筑承载着历史人文信息,对于地区历史文化的呈现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对古建筑文物进行修缮与保护过程中要遵循其所承载的文化使命。对于古建筑的保护,应该保留其原有的模样,尽可能对其进行原样还原,而且还应该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使古建筑不受外界的侵害,从而实现对农村古建筑的保护。

1、保护古建筑的重要性

古建筑的重要性主要是体现在古建筑本身具备的文物价值上,现今我们保护古建筑其实就是在保护古建筑本身的文物价值,即保护古建筑身上所带的历史价值,最根本的就是要保护古建筑的构造特点和建造工艺。因为任何一个古建筑对现代文明来说都是独一无二的,一旦受到破坏后就永远的消失了,就如同文革时期,我国诸多优秀的民国时期的古建筑毁在了红卫兵手中,改革开放后期我们通过修复技术将它复原了,但复原后的建筑早已失去了它的精髓与灵魂,古建筑的文物价值早已不复存在。

2、建设中古建筑的修缮与保护存在的问题

(1)建设中古建筑保护意识淡薄,对部分古建筑的价值,普遍存在认识不足、保护理念不清晰。在建设中明确古建筑的保护理念,提高对农村古建筑价值的认识,是十分必要的。在农村中,当古建筑文物遭到破坏时,大数情况下不会给予保护措施,这也加重我国建设中古建筑遭到破坏的程度。21世纪,我国许多地区都在进行规划建设,然而在规划建设过程中都会遇到到古建筑文物的保留问题。发扬与宣传保护农村古建筑文物的意识,是解决古建筑文物受破坏问题的根本方法。国家对于古建筑文物的修缮与保护工作,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让人民群众充分认识到对古建筑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是非常重要的,才会使我国建设中古建筑的保护和修缮工作得到支持与认可。(2)在建设中,古建筑保护主要就是新和旧的权衡问题,在整体规划前,大多数农村都缺乏在古建筑保护方面的工作,有个别地区进行了古建筑的规划工作,但是也做得不够深入,只是表面处理,不能从根本上进行保护。(3)在建设中也缺乏对古建筑保护的经验,古建筑的保护工作进展十分困难。在这过程中,由于保护工作的不专业性,导致很多古建筑成了危房。还有很多地区的古建筑构件经常丢失,从改革开放以来,许多农村古建筑中精美的牛腿、门窗被盗走。

3、古建筑修缮工程监理的工作经验

3.1图纸会审及技术交底阶段

图纸会审阶段作为监理前期工作重点,古建筑修缮工程一般设计和施工间隔时间较长一般要一年以上,在这个过程中古建筑可能会出现新的问题,故监理单位要协助建设单位做好图纸会审工作,通过找出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并拟定解决方案,从而将因设计缺陷而存在的问题消灭在施工之前因此,监理人员除了对施工图纸进行详细地校对,对图纸进行全面复查以外,还应站在更高的层次上,根据前期考察情况,从文庙主体结构和修缮重点出发,考虑工程类别,包括基础工程、大木工程、小木工程、地面工程、装饰工程等对图纸提出问题,对设计图纸加以优化和完善,以完善设计图纸的质量。

3.2计量方面

监理单位主要是为业主提供服务,需要对古建筑修缮项目的投资、进度、质量、安全等全面管控,因此监理人员必须要认识到每项工艺、每种材料的实际价值,并给予客观评价。另外,古建筑的构件本身就有文物价值,不能随意将原有构件任意改换新件,故古建修缮中材料的更换要以安全为主,如有问题的梁、柱、墙体等的更换、拆砌问题,监理人员就要凭经验进行判断,如今也可采用内窥镜、红外、声波探测等查明病害,确定具体维修措施。

3.3还需要进一步展开理论和实践

古建筑修缮中,过去都是管理者与实施修缮者(勘察、设计、施工等单位)的二元结构模式,管理者可能会根据其实际用途而改变建筑的一些内部结构、外部环境等,而实施修缮者可能会根据成本考虑而使用不当的修缮方法或者使用现代一些材料代替原有构件,引入了监理机制后,监理单位以公正、公平、独立的角色进入到古建筑修缮领域,形成了管理者、实施修缮者、监理者三元结构,这也让古建筑稳固修缮与保护上升到新台阶,有助于提高修缮工作质量、效率进度。

3.4新材料新技术在修缮民国古建筑过程中的使用

新材料新技术的使用大多不会改变古建筑原有的特征,还能够有效的节各种资源的投入,这种修缮方式适当的可以提倡。但是为了尽可能的保留古建筑古色古香的特色,部分修缮工序还是应该使用古建筑初建时所采用的工艺。例如砖石结构构成的部件的表面处理和绘制工艺。使用现在的新材料新技术很难达到古建筑原有的工艺效果,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是应使用传统工艺,做到修旧如旧,保持其原有的精神与韵味。

3.5施工过程

3.5.1腐朽的修复加固

木材腐朽的原因是因为木腐菌的侵入,木腐菌的侵入使木材的细胞壁遭到破坏,木材的结构也会渐渐发生改变,导致木材力学性能下降,变得松软,而且易碎,呈粉末状或者筛孔状。腐朽情况的出现会大大降低木结构的承载力,当腐朽情况严重时,更会对古建筑整体结构的安全性构成隐患。由于该古木建筑的木柱只有表层腐朽,腐朽情况并不严重,且能满足承载能力的要求、不影响结构稳定,采用剔补加技术对其进行修复加固。具体方法是先将腐朽部分剔除,然后对其进行防腐处理,再使用干燥后的木料依原样将木柱修补整齐并粘接,必要时外设2~3道铁箍进行固定。

3.5.2对植福庵建筑进行修缮

首先,植福庵戏楼的基础沉降问题应在2-3年内,由植福庵管理单位锡山区文体局委托具有文物古建筑修缮资质的单位对其进行修缮。其次,由于出檐小导致建筑西立面建筑构件腐坏问题,建议加大戏楼出檐,并对腐坏木构件进行更换和修缮。再次,斗拱缺失问题,应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用原工艺、原尺寸、原材料对其进行修缮。同时做好修缮记录,标明维修更换构件,补充原始照片及相关图纸,使文物本体的完整信息得到保留。再次,针对戏楼及殿堂建筑木构件开裂脱漆问题,建议1-2年内进行局部补漆和全漆。最后,对戏楼藻井以“最少干预”为保护原则,最大化保留历史文化信息。做好日常监测养护,每年对植福庵进行随防,三年内进行防腐防蚁处理,每三年作白蚁防治检查。

结束语

古建筑历史悠久,所以,对古建筑文物保护规划上,一方面对文物本体及周边历史环境的原真性保护,其次,对文物本身附带的文化生态进行有效的记录、保护和宣传;物质环境和文化传统并重,使古建筑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衍生地和发扬地。

参考文献

[1]贾帅.古建筑修缮工程项目绩效评价研究[D].郑州大学,2019.

[2]刘艺婷.岭南古建筑修缮工程定额与造价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9.

[3]伍鹏程.文物建筑修缮中的因素分析与改善策略探究[D].湖南大学,2018.

[4]张鹏.关于古建筑修缮的若干思考[J].山西建筑,2018,40(27):29-30.

[5]许松锋.古建筑修缮方面监理工作的经验与体会[J].科技致富向导,2018(18):16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