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透析直肠插管深度对结肠透析有效率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2-23
/ 2

结肠透析直肠插管深度对结肠透析有效率的影响

葛晓君

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天津市 300000

摘要:目的:有针对性的探究结肠透析直肠插管深度对结肠透析有效率所产生的相关影响,为临床提供一定参考。方法:本次研究中所涉及的研究对象来自于2019年1月到2020年4月这个阶段内到我们医院进行诊治的结肠透析患者100例,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并结合研究的需要,对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50例,有针对性的结合治疗过程中直肠插管深度的不同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个组别,其中针对对照组的插管深度是55~60cm ,观察组的插管深度为45~50cm ,然后针对两组患者的结肠透析有效率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对两组患者进行相应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所呈现出的肠道清洁效果、血清肌酐、尿素氮下降程度以及治疗的依从性和满意程度等相关方面都要明显的优于对照组,透析管堵管发生几率有明显的下降,(P <0.05)。结论:针对慢性肾衰患者而言,在对其进行结肠透析的过程中,要尽可能使其插管深度维持在45~50cm ,这样能够呈现出更加良好的肠道清洁效果,同时在大程度上降低患者的血清肌酐、尿素氮水平以及透析管堵管发生几率,提升患者的依从性和治疗总有效率,为患者提供更高效的治疗服务,这种方法更值得广泛推行。

关键词:结肠透析;直肠插管深度;透析有效率;影响

引言

从医学角度来看,各种肾病进行性发展的最终结局都是慢性肾衰,而针对该类疾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结肠透析是特别关键的治疗方式,结肠透析是在针对患者进行肠道清洁的过程中,对其进行有效的透析给药的高效治疗方法。这种方法对传统灌肠方法进行有效保留,与此同时进一步利用透析探头把透析的液体向患者的结肠腔内进行灌注,这样可以使体内的毒素得到切实有效的清除,以此呈现出更加良好的降低血肌酐、尿素氮的效果进一步排除患者体内的毒素,进而使患者能够及早恢复健康。需要注意的是,在临床实践中针对结肠透析插管深度并没有确立统一化的标准和规范。通过相对应的研究和文献报告,可以显示出,针对重症患者而言,在进行结肠透析的过程中,确保直肠插管的深度能够维持在45~50cm 的深度,这样能够呈现出更加良好的有效性。由此,在本次研究中重点选取在2019年1月到2020年4月这个时间段,到我们医院进行诊治的结肠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有针对性的探讨结肠透析直肠插管深度对结肠透析有效率的影响。现针对相关内容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在2019年1月到2020年4月时间范围之内到我们医院进行治疗的结肠透析患者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患者的人数一共有100例,按数字随机的方法对其分为两个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50例。在患者中包括男性49例,包括女性51例,年龄范围在38~76岁之间,平均年龄是65.35岁。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没有看出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值大于0.05,有对比分析的意义。

1.2方法

在针对对照组的患者进行直肠插管的过程中,使其插管深度维持在55~60cm,在针对观察组患者进行直肠插管的过程中,使其插管深度维持在45~50cm,然后针对两组患者的肠道清洁效果、血清肌酐、尿素氮下降程度等相关情况进行对比分析,重点掌握直肠插管深度对结肠透析有效率所造成的影响,进而有效选择更适宜的插管深度,这样才能使患者得到高质量的针对性治疗。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把相对应的中药液体做成200 mL/袋,进行相对应的加热,使其温度保持在38度左右,然后经过结肠透析机向患者的高位结肠之间进行灌入,在整个灌注的过程中要告知患者的相关注意事项,并使其保留2 h。在操作之前要针对相关责任护士进行相对应的培训和考核,必须通过相应考核之后才能实践操作。护理人员要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和登记,并对其插入深度进行商讨,使患者的配合程度和依从性进一步提升,然后对于患者的耐受度进行针对性的评价和检测。与白班护士双人针对患者的各类信息和具体插管深度和实际的结肠透析有效率进行分析对比。

1.3观察标准

对两组患者进行5~7次左右的结肠透析之后,对患者所呈现出的血清肌酐、尿素氮水平变化情况对比分析,以此进一步确认结肠透析的有效率,同时对于堵管的发生几率和患者的配合程度以及依从性也要对比。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6.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中所涉及的各类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相关计量数据用x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以P<0.05代表相关数据的对比,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数据分析能够明显看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前、后血清肌酐及尿素氮水平变化情况都要显著优于对照做,有十分明显的下降,治疗总有效率以及依从性、配合程度要比对照组有十分明显的提升,同时堵管发生几率要明显的低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在针对肾衰患者进行结肠透析的过程中,结合具体情况采取结肠插管透析治疗,这是十分关键的措施,能够更有效的清洁患者的肠道,这样可以呈现出更加良好的肠黏膜药物吸收效果,能够在更大程度上有效降低该类患者的血清肌酐及尿素氮值。在院内协定的药方中主要包括大黄等相关成分,其中大黄能够呈现出比较良好的泻火清热的效果,同时还有蒲公英,它具备解毒消肿的功效,锻牡蛎可以针对脂类毒物进行更有效的吸附,同时融合大黄的功效,这样能够进一步提升通腑泄浊功效。在药方中还有其他多种成分,都可以更有效的疏通患者的血脉,消热止痛,利水消肿,多种药方优势互补,这样能够提升患者直肠内部毛细血管的通透性,使肠部的蠕动进一步加快,进而实现通腑泄浊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在直肠插管的过程中,要对插管深度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呈现肠道清理的效果,在适宜的深度内进行特定中药汤剂的灌注,利用结肠袋的生理解剖效果,这样能够呈现出更加良好的尿素氮、肌酐水平大幅度降低的目标,通过上文对于具体深度的反复对比可以看出,45~50cm的插管深度是最适宜的,这样能够使患者的依从性得到显著提升,同时降低尿素氮、肌酐水平以及堵管的发生几率,从整体上来看,能够在更大程度上提升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通过对观察组患者采取这样的插管深度,患者所呈现出的各类指标都要明显的优于对照组, P<0.05。值得关注的是,这种直肠插管的模式,有些患者往往拒绝配合,依从性比较低,而采取这种插管深度,维持在45~50 cm时,使堵管的发生率要显著降低提升患者的耐受度和依从性,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插管的成功率,而且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护理人员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其进行针对性的护理辅助,做好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使其保持在放松舒适的状态,这样能够更有效的进行相应治疗,进而在更大程度上提升治疗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程度。

4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上文对于整个研究过程的分析和研究,能够明显看出,针对慢性肾衰患者而言,在对其进行结肠透析的过程中,有效采取45~50 cm的插管深度,这样能够进一步降低患者的血清肌酐及尿素氮水平进一步提升结肠透析的有效率,这种深度是最适宜的,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行这种标准。同时提升患者的依从性和配合程度,使患者获得高质量的治疗服务。

参考文献:

[1]阿依古丽·那斯木,周小佳,刘新华.人性化护理在结肠透析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分析[J].贵州医药,2017,42(10):1104-1105.

[2]罗雪梅.48例中药结肠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竭及护理[J].内蒙古中医药,2015,(2):58-59.

[3]段昱方,张海滨,刘宝利.结肠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2~4期65例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5,(5):588-589.

[4]王凤玲,张凤红.结肠透析患者肛门括约肌功能锻炼的方法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5(8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