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课堂与合作学习结合,提高小学生数学素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02
/ 2

智慧课堂与合作学习结合 ,提高小学生数学素养

吕光栋

济南市市中区育秀小学 250000

摘要:新课程的改革带来了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小学数学作为小学阶段最基础的一门学科,对其教学模式的探究也备受多方的关注。数学是思维性学科,学起来比较枯燥生硬,学科内容决定了其教学的特殊性。智慧课堂则是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基础教育所做的创新,其更加关注教学的质量,合作学习是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可以应用的新的教学方法。本文就智慧课堂与合作学习相结合,提高小学生数学素养的策略进行探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智慧课堂;合作学习;小学数学;策略探究

一、引言

小学阶段是学生认知结构形成的重要阶段,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意识的最佳时机,而小学数学是其中最基础的学习科目,应当受到重视。传统教学方式是老师在课堂讲授知识,而学生被动接受信息,学生对知识缺乏系统的收集、归纳和整理能力,只是片面化的接受分散的知识点,“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极大阻碍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在新课改的推动下,摒弃传统教学模式,将智慧课堂和合作学习相结合,构建小学数学教学新模式。

二、小学数学现状分析

(一)教师主导课堂,学生为辅

当前小学数学课堂老师是课堂的中心,几乎45分钟的课堂都是老师的,留

给学生的时间很少,老师主讲课,学生在下面记笔记,课后复习课堂内容,这种教学观念已经比较落后,不适合当前培养人才的需要。该教学观念的弊端非常多,不仅浪费学生在课堂上宝贵的时间,而且阻碍学生对数学的积极性。

(二)课堂形式内容单调

传统课堂上课形式过于单一化,老师讲课学生听课,教学内容也完全依赖教

材,学生学起来比较枯燥无聊,所以在新的教学改革下,要创新教学形式,在课堂上增加一些互动游戏环节,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教学内容上老师要发挥主动性和创造力,多举例、多模拟,把课堂和生活实际相结合,培养实用型的人才。

(三)学生被动学习,缺乏主动思考能力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形成的重要阶段,课堂上学生只是被动学习,老师讲课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信息的归纳总结能力,也不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不利于学生以后的全面发展。所以新课改要求我们教育者创新课堂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1]

三、智慧课堂与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探究

(一)课前进行合作预习,找出重难点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不重视课前预习,老师一直强调同学们要预习,但是学生没有掌握预习的方法,不知道如何进行课前预习,因此不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智慧平台的参与下,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把课前预习的任务和问题发给学生,让学生们在课前做好预习准备,有不懂的地方可以跟老师和同学们进行探究。例如在进行《多边形面积》的教学时,老师可以在课前先发送给学生们本节课的内容和知识点,让同学们先去看视频课程去了解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做好课前的预测题,学生们在预习的过程中有碰到不会的问题,可以和老师、同学一起进行探讨,学生们问题比较多的或者难理解的知识点,可以反馈给老师,老师在课上的时候对这部分内容要着重去讲解。

(二)课上合作讨论,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消化

新课程的改革相较于传统课程,不仅是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上的改变,更重

要的是教学方式的改变。21世纪是互联网的时代,教学形式也应该更加多元化,加入多媒体辅助教学,一方面可以减轻老师的负担,不用在再辛苦手写备课,给学生灌输死板深奥的概念和理论,另一方面,新技术的运用也能够带来全新的课堂体验,传统的文字形式转变为图片、视频形式,拓宽了学生的眼界和渠道,课堂内容也更加容易掌握,从根本上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例如教师在讲解“坐标系”这节课时,可以在白板上用几张图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坐标系类型,例如十字路口就可以看成一个坐标系,而小车就可以视为一个移动的点,通过这种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把生活中的现象与课堂内容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讲解完坐标系的内容之后,老师可以让同学们自己去消化理解知识,同学之间也可以相互探讨关于坐标系还有哪些地方不理解的,相互解答,促进课堂效率提高。

(三)课后合作探究,留给学生展示的舞台

数学由于其学科的特殊性,内容理论性强,对学生逻辑要求高,但数学是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基础,所以要从现在开始就让学生打好基础,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能力。如何引导学生去主动思考,可以采用学习兴趣小组形式,发挥团队成员积极性共同解决数学难题,培养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可以组织数学实验室或者开设数学小讲座,让一些数学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去开设专题讲座,给学生展示自己的平台,增强学生的自信心;除此之外,还可以开设数学阅读课,通过阅读、思考、分析、解题一系列过程,提高学生自主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结论:新教学模式的探究是新课改所要求的,也是众多教育者所亟待解决的,倡导把课堂大部分时间还给学生,而教师只是起到引导和辅助教学的作用,构建智慧课堂,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激发学生们对于小学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致力于培养创新型研究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欣.小学数学高效课堂之我见[J].读写算:教育导刊, 2014(7):89.

[2]秦彦红.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之我见[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3(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