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调度的实践与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4
/ 2


精准调度的实践与思考

鲜凡凡 薛萍萍 韩斐

江苏省洪泽湖水利工程管理处,江苏 淮安 223100

摘要: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我国农业在近些年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而中小型水利工程泵站的推广对于我国农业的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近些年来,国家大力倡导对中小型水利工程泵站进行现代化管理,承担着防洪除涝重担的中小型泵站在农田灌溉、跨流域调水等领域崭露头角,为我国水资源的调度以及规划管理提供了新的方向。因此,本文将立足于中小型水利工程泵站的长期运行,着重阐述如何借助现代化管理增加泵站创造的经济效益,推动国民经济增长。

关键词:精准调度;实践;思考

引言

调度运行涉及专业众多,与公司关键指标、重点任务相关性强,只有科学的量化评价,及时发现问题,整改问题,才可能持续提升管理水平。但出于层级的差异,以及管理职能的限制,导致以调度工作评价为主导的闭环管控成效与计划目标相距甚远。单纯的调度工作评价仅对调度控制中心所属班组起作用,对调度运行领域工作相关的职能部门、生产单位无约束力。成效评价、问题整改的执行环节存在问题,管控措施难以落实,核心问题难以整改,已定标准的落实效果必定大打折扣,减负增效的管理要求更无法实现,任务达标创一流必然举步维艰。一般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1)调度运行领域的任务达标、创一流的进程缺乏管控力度;(2)整改措施的执行存在局限性,问题的解决难以保证;(3)多线条的评价交叉重叠,与基层减负的核心需求构成矛盾。

1 中小型水利工程泵站的管理弊端

1.1 机电设备老旧

客观来说,机电设备老旧是现阶段运行的中小型泵站电器设备的共性特征。老型号的电器设备已经很难购置到与之匹配的维修配件,所以后期检修与维护工作很难开展。而且,这些老型号的电器设备产品运行时间并不频繁,大多数时候都处于闲置状态,所以部件锈蚀、接线通过已经成为这部分机电设备的常见问题,导致泵站的仪器设备管理问题隐患重重。

1.2 管理观念落后

我国大力开展水利工程建设主要集中在近几十年,因而不论是在管理经验还是在管理水平上都有明显的弊端。其中,以“重建轻管”现象最为突出。尤其是对部分作用不突出、运行不频繁的中小型泵站来说,管理工作很难落实到位。部分负责人员管理意识薄弱,对中小型水利泵站的管理始终忽视,认为其容量不大,即使优化管理也很难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除此以外,部分小型泵站的管理人员可能并非专业人员,专业素质和管理经验都有限,因此管理水平整体不高,无法满足中小型水利工程泵站向现代化管理转变的需求。

1.3 技术水平较低

技术水平较低与管理观念落后存在因果关系。一方面,很大一部分中小型泵站的管理人才团队建设不足,行业整体素质水平不高。另一方面,我国关于泵站经济运行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部分科研成果还没有被大范围推广,许多先进的管理手段以及新型技术还没有大范围普及,现代化管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 设计理念

洪水预报调度系统建设坚持以需求为引擎、业务为导向,充分考虑用户使用习惯与用户体验,解决面临的技术难题,采用开放式软件架构及先进、成熟的开发技术,以预报调度一体化为目标理念进行设计开发,保障系统在安全稳定可靠的基础上,具备高效、易用、灵活、可扩展等特性。(1)开放式设计理念系统框架、菜单体系、数据访问、预报调度体系构建均采用开放式管理体系,通过配置加可视化管理维护功能,实现动态管理。数据访问封装通用化接口,提供统一的数据访问服务。预报调度体系主要以概化图表示,通过配置管理自定义方式构建预报调度任务,不修改程序编码便可修改预报调度业务逻辑流程,采用工作引擎控制预报调度执行逻辑,从而实现预报调度流程动态控制,体系及节点可灵活增删及扩展。(2)一体化技术思路按照分布式+面向服务的集成方式,实现水文气象产品统一生成共享、信息综合展示一张图、预报调度一体化服务。

3 优化措施分析

3.1 健全合理的规章制度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任何地方都要有合理的规章制度,这样才能使工作更加规范,但是当前情况下,部分泵站的管理运营模式结构并不合理,运行并不规范,因此,为在根本上解决这种现象,管理层应当果断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且制度条款应当尽量清楚明白、细致简洁,避免形式主义。目前在大多数正在运营工作中的泵站中的部分工作人员工作效率低下、玩忽职守、毫无上进,部门之间也无法进行灵活的组织协调,诸如此类极大的影响了泵站的工作效率与安全运营,甚至可能会出现巨大的安全隐患,造成极大事故损失。因此,为避免事故与损失的发生,在规章制度的制定方面一定要重点强调与规定泵站的正确操作流程,最大限度的把因人为不当操作而造成安全事故与损失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关于各部门工作职能的规范化管理,必须设立监督机构以及分析机构。这两个机构对于部门职能的监督与管理是极为重要的,监督部门将时刻监督部门工作间的相互协调,对无法很好配合的部门及时提出严正警告,并重点监督其具体的运营状况,这样就可以在无形之中为个部门提出适当的警示,同时时刻监督各部门整体的运营状态,从而在制度上对泵站进行规范化管理。至于分析机构,其对泵站的工作过程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分析部门应当积极协调无法很好配合的部门,促进部门之间的交流,实现资源的分析、整合与共享,最大程度的避免部门之间问题的发生。

3.2 重视日常维护工作

在实现对中小型泵站的现代化管理过程中,碰撞的相关负责人员应该彻底摒除传统的“重建轻管”现象,毕竟水利工程三分建七分管。所以,泵站管理人员应该本着经常养护、养重于修的原则,无论是工作期还是闲置期,都应定期安排人员对泵站的机房进行清洁,尽可能确保重要的设备上没有灰尘,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而且,泵站负责人愿意定期组织专业人员对设备进行检修与维护,确保电气设备机组的完好率开机率。与此同时,要从细节着手对泵站工程进行养护,电气设备是否运行正常、建筑物有无裂缝、启闭设备是否存在延迟、运转部件是否需要加油、自动设备的运行是否可靠等都是要注重注意的问题。除此以外,要着重注意汛期前后的泵站清理与保养工作,确保电气设备不存在漏电和短路现象。最后,为了进一步强化和落实日常维护保养工作,管理人员应该结合地区气候情况,做到每周一小查,每月一大查,特殊天气及时查,并确保设备的每一次排查、检修与维护都有所记载,通过日常养护来延长泵站的使用寿命,确保工程安全。

3.3 成效分析

基于调度运行实际情况,通过制度的合理融合应用实施管理创新,可有效解决职能的局限问题,实现管控措施的有效输出,从本源上解决问题,切切实实践行“评价、改进、巩固、提高”的管理思路。促进提升调度运行领域关键指标、重点工作的完成质量,在安全生产管理中有效辅助加强防范风险,提升综合停电管理水平,加强主、配网调度操作管理水平。对重复停电、非计划停电、延时送电、检修单执行,以及防范风险等痛点问题的整改,效果特别明显。而且通过整合,生技、安监、调控三大线条评价内容的重叠部分可有效整合,是根本上减少基层负担的举措。

4 结语

经济社会的发展对洪水预报精度、预见期、预报要素均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进一步提升预报能力,扩充水文预报要素,引入大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新技术,向智慧预报调度系统迭代升级,为防洪、水资源管理及应急调度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参考文献

[1]张劲松.精准调度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水利,2016,(19):41-4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