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体育课与班级管理互补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20
/ 2

浅析初中体育课与班级管理互补作用

高胜美

山东省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二中学 山东省滨州市 256600

摘要: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初中阶段的教育越来越重视体育的重要性,从体育本身分析,它具有一定的实践性和活动性,能够全面的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品德修养,从管理上分析,体育课的开展又与班级管理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性,能够让学生在体育课的学习之中形成一定的行为品质、团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本文笔者将对体育课与班级管理的互补作用进行分析,针对性的提出相关的教育策略,具体分析如下。

关键词:初中体育;班级管理;互补作用;教学策略

体育是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统一,一方面,体育课能够通过相关的体育活动让学生掌握体育知识、活动技能和提升身心健康,另一方面,体育课可以对学生进行思想和品行的教育,深入德育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从两者的关系上分析,可以说是刚与柔的互补,也可以是内外的互补。因此,初中阶段的体育教学对于班级管理意义重大,要引起广大教师的重视[1]

一、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管理

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都是课堂的核心,学生则是处于一个被动的学习状态,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很难感受到体育的快乐,不利于学生掌握必备的技巧,学生心理压力较大,对于一些硬性化的管理就会产生排斥感和厌恶感,导致班级管理出现很多的问题[2]。所以说,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学生主体思想,有助于提升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让学生发挥自身的能动作用,真正的掌握学习的主动权,从整体上提升课堂管理的效果。

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首先做到的就是尊重学生课堂的主体地位,转变教学思维,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体育学习环境。其次,教师还要注重教学资源的整合,从学生实际出发,选择一些学生能够实践的活动,这样学生就能在心理上消除压力感和任务感。最后,教师要积极做好对学生的指导和帮助,力所能及的帮助学生完成体育项目,这样久而久之学生对于体育的学习就会产生不一样的感悟,能够真实地感受到体育的乐趣,实现兴趣的提升,进而学生就会形成一定的学习自主性,班级管理也会得到全面的提升。

二、增强师生互动,拉近师生关系

在初中阶段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是提升班级管理的基础与前提。对于学生而言,行为习惯与思想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个长久的过程;对于教师来讲,往常都是给学生一个严肃的印象,这就使得学生在体育活动参与中总是畏首畏尾,深怕出现问题而被老师批评[3]。这样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心态就会变得十分压抑,完全不能敞开心扉的释放自我,班级管理的氛围就会变得十分沉闷,不利于教学效率的提升。

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加强师生互动,积极与学生参与体育学习,这样教师就能给学生一种亲近感,将单一的硬性化管理逐渐向德育、软硬皆备转变;第二,放低身份,与学生以朋友相处,既可以深入的了解学生,还可以让学生打开心扉学习;第三,尊重学生差异,因材施教,这样教师既可以挖掘学生的潜能,还可以提升参与学习的热情。这样的教学氛围下,教学的效率和班级管理的质量自然就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

三、注重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综合素养

体育课与班级管理的互补性,主要体现在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上,既包含学生对失败的认识态度、对成功的情感体验、对竞技精神与合作精神的理解,还包含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合作意识与集体荣誉感的形成等等。体育教学的核心就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在初中阶段的体育教学上,教师要注重因材施教,借助于多元化的活动培养学生多元化的心理素养以及行为品质,让学生认识到班级管理的核心。

例如:以“破冰游戏”活动为例,培养学生相互之间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在竞争合作中形成良好的默契;以“信任背摔”为例,培养学生之间的相互信任和心灵交流,提升生生之间的关系;以“袋鼠跑”为例,学生之间通过密切的配合完成任务,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意识和配合程度等,这些体育运动都具有引导性、教育性以及竞技性,通过这些多元化的活动,学生既可以在合作中形成良好的心理意识,还可以在竞技中培养出胜不骄、败不馁的精神,逐渐寻找到体育学习的乐趣,感受到集体意识对于体育的重要性[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阶段的体育教学不仅仅是理论知识与活动技能的教育,更是学生综合素养形成的过程教育,在实际的活动过程中蕴含着很多的班级管理理念,既包含硬性的规则意识,也包含柔性的思想、行为约束,刚柔并济,两者的完美融合使得初中阶段的教育与管理逐渐成为新时代教育的展示,所以说,初中阶段的体育课教学与班级管理之间存在密切的互补性。以上论述仅为笔者个人浅见,期望能够对初中教师的教育与管理提供有效的借鉴经验。

参考文献

[1]袁玉杰.浅析初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9,(10):86-87.

[2]龙剑滔.初中体育教学与班级管理的良性互动[J].知识文库,2019,(9):112.

[3]洪浩佳.团队制班级管理模式下的人文关怀[J].新课程(下),2019(3).

[4]刘菡.浅议班级管理中的"收"与"放"—班级管理有效方式的探究[J].好家长,201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