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方法的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03
/ 2

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方法的探索

邵西芳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墨玉县乌尔其乡小学

摘要:识字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其主要教学任务是让学生学会字的发音、字义和书写,真正理解和正确使用汉字。小学语文教材内容里含有大量的生词,对于低年龄段的小学生来说,学习难度特别大,往往对语文识字课堂提不起兴趣,而且生词是需要学生们反复练习的,容易遗忘。针对这一问题,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注重建设情境化课堂,这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有着很大的帮助。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方法的探索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方法探索

引言

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识字教学为教学中的重点部分。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重视识字教学,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合理设置教学情境。以便更好的开展语文识字活动,促使学生扎实的掌握学习汉字内容,加强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不断丰富自身知识量,为学生日后学习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的意义

(一)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对于相关的情景教学工作来说,教师使用有关的情景教学方法应从多个角度出发,最大程度的完成相关的教学质量提升。同时在对于情景教学来说,合理使用小学语文情景化教学技术对学生有着较好的帮助,此过程中较为重要的因素就是激发学生的全面学习兴趣。对于小学生来说,在当前的整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合理的使用兴趣教学,可以最大程度的满足学生发展需求。同时在整体教学过程中,教师使用有关的学习方法能够促进其综合能力的发展,确保教学工作的整体发展和提升。

(二)有助于促进学生进行思考

当前的教学工作中,教师为了满足学生的整体发展需求,会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培养,但是在当前的整体教学过程中学生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思维的整体影响,最终导致教学工作无法全面开展,同时学生的思考能力也受到了整体的影响。所以就当前的整体教学工作来说,其需要学生循序渐进进行有效思考,全面的掌握相关的学习知识,最大程度的满足整体发展需求。因此对于当前的有关教学工作来说,其能够合理的使用知识引导技术,保证学生进行综合有效的行为思考,最大程度的满足学生发展需求。

二、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程式化构建,忽略学生识字学习经验

所谓“程式化”,是指在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构建过程中脱离实际情况,按部就班、自说自话地进行“情境创设”。在一些教师的潜意识中,认为“情境化课堂”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是有利于学生识字教学的,这就很容易忽略小学生固有的识字学习经验。

(二)固定化实施削弱学生识字学习兴趣

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的最大优势在于“情境”的生动性、形象化,围绕着识字教学可以提供多种知识经验衔接,让学生在“乐中学”,并以此有效降低理解、掌握难度。但小学语文在课堂教学模式的约束下,识字教学方法往往面临着“多则少”的情况,即“可选择的越多、所运用的就越少”,很多教师在“程式化”思维下展开情境化课堂构建,进而导致识字教学方法也相对固定。

三、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方法的探索

(一)开展活动,组织实践情境

情境化课堂的运用,还可以通过开展实践活动的方式进行,不一定局限在对字词的讲解上面,活动的形式更能让学生印象深刻,在深刻的参与体验中认识更多的生字,并且对于培养学生其他方面的素质能力也会有很大帮助。听故事是小学生们非常喜爱的,而且每个学生也都熟悉很多小故事,特别是我国古代经典的成语故事趣味十足、内涵深刻,教师就可以组织一次故事分享交流活动,鼓励每个学生把自己知道的成语故事讲述出来,分享给大家,比如有画蛇添足、班门弄斧等。教师还可以借鉴央视《中国诗词大会》中“飞花令”的形式,组织学生开展知识竞赛活动,如让学生说出与“风”有关的成语,考查学生对字词的积累情况,这样学生就会在课堂上踊跃参与,一个个成语不断的涌现,如“杯水车薪、饮水思源、高山流水、浑水摸鱼、滴水穿石”等,这样的活动对学生的字词学习会更有效果,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文学宝藏,充实自己的字词库。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语文其实是诸多科目中最难学的一门,而识字是学好语文的基础。

(二)合作情境化课堂下教学方法的有效运用

合作学习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常见的手段,通过具体的任务提出,让小学生分组展开探讨、交流,从而强化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结合这一方法展开情境化课堂的构建,需要强调的是兴趣维持,让学生在互动过程中始终将注意力集中到所学的字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划分“出谜组”和“猜谜组”,让学生在合作情境中加强识字能力。

(三)结合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小学生由于年龄太小,所以上课不容易集中注意力听讲,但是对一切新鲜的事物都充满了好奇,教师可以利用学生这一特点并运用到识字教学过程中去,改变传统教学方式,让一些“新鲜”的事物在课堂生动化展示出来,如小学生课本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图片来加深学生对于汉字的印象,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将这些图片变得更加鲜活,再适当的添加一些音乐、视频、故事引起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认字》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准备好要学习的汉字并做好PPT,先放一些小朋友洗脸刷牙动画类型的视频,或者播放一些关于大自然的声音,如雨声、雷声、鸟叫声等,再让学生观看聆听以后进行猜字活动,猜动画里的小朋友做了什么或者听到了什么声音,如果学生答对了,教师可以通过播放鼓掌等鼓励性的声音进行表扬。教师也可以根据课程的开展增加难度,如对词语“花园、蝴蝶、昆虫、树叶”的学习时,让学生观看视频以后,根据词语出现的顺序进行回答,再按照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等进行提问,如昆虫在哪个地方休息等问题,学生回答无误后,可立马转换到拼音部分,让学生将词语和拼音对上号,并积极表扬。借助多媒体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对于认字的兴趣更高了,课堂也更加生动了。

(四)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小学时期的学生对游戏具有着十分浓厚的兴趣,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这一时期的特点,组织学生开展课堂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认识汉字。在开展识字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先将课堂学习的生字写在黑板上,让学生将生字的部首偏旁用不同颜色的粉笔标记出来,再给生字组一个词语,通过这样的课堂小游戏,能够将识字教学和游戏互动结合起来,可以让学生在开展游戏的同时认识到更多的汉字,在此同时还可以扩充学生的词汇量。

结束语

识字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课程尤为重要,也是学生未来阅读与写作的基础,如果识字的基础功没有打好,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和成绩,小学语文识字情境化教学方式借助多媒体以及丰富多样的活动使得课堂更加生动化,让低年级的小学生对识字认字产生了兴趣,对多元的课堂产生了期待,学生从此以后不会再抵触识字,而且渐渐爱上识字,主动的去学习、去思考,打造了识字教学的良好氛围,提高了教学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兵世.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方法研究[J].家长,2019(15):101-102.

[2]李永花.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方法的探索[J].家长,2019(15):103.

[3]姜洪波.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方法[J].中华少年,2019(12):31.

[4]张金秀.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方法分析[J].中华辞赋,2019(04):180-181.

[5]郭华.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方法研究[J].中华辞赋,2019(04):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