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图激趣 以图辅学 以图促情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30
/ 2

以图激趣 以图辅学 以图促情

吴燕娟

浙江省义乌市北苑小学

【摘 要】在“部编本”一年级语文教材中,一幅幅画面精美的图画,一个个生动有趣的主题情境图随文可见。情境图的编排贴合了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这不仅增添了语文课的趣味,也为教师提供了丰富有效的课程资源。在教学过程中,将课文内容与情境图有机结合,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基于此,本文以学生的发展为立足点,浅谈情境图在部编本一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部编本;情境图;学生兴趣

一、以图激趣

汉语拼音教学既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更是难点。对于刚从幼儿园升入小学的一年级学生来说,拼音是特别枯燥乏味的。拼音是抽象的,而对长于形象思维的一年级学生来书学习起来会比较困难。因此在部编本一年级语文教材中,拼音这一板块安插了大量精美的情境图,以此来帮助学生轻松地学习拼音。

二、以图辅学

(一)利用情境图,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一年级学生年龄小,知识有限。在语言文字的学习中,特别是在古诗的学习中,因受生活时代以及阅历的影响,很难理解诗中词语的意思。这时恰到好处的运用课文中的情境图,让学生在图中获得自己想要了解的知识,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

(二)利用情境图,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课标提出一年级的阅读教学,最重要的是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要重视指导朗读,通过朗读培养语感。可是在课堂中我们能感受到学生的朗读只是机械的读,往往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并且时常会出现破词、拖音的现象。如果只是教师一味的范读,长时间下来学生会出现疲劳,而要改变就需要学生自主去发现该怎么朗读。

(三)利用情境图,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

课文的情境图是静态的,但是其中包含的内容却是动态的。一年级的小学生正处于充满想象的年龄段,课文中一幅幅生动形象的情境图将为孩子们插上想象的翅膀,为孩子们创造想象的空间。

在一下《动物王国开大会》一课中,狗熊三次跑去问老虎开大会的具体时间和地点,每一次只有老虎的回答,却没有狗熊是怎么问。在教学设计时,我以此为突破口,结合课文第90页的图画,让学生根据情境图想象“狗熊会怎么问老虎大王?”。通过情境图让学生们敞开想象,并借此来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孩子们能够根据课文中狗熊与其他动物交谈时的动作神态,结合情境图加上自己的想象,创造狗熊与老虎的对话,这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很了不起的。看图想象说话是如此,那能否结合课文情境图、结合自己的想象,说说课文的故事呢?

例如一下《小猴子下山》中,课后练习题中有这么一个问题“结合插图,说说小猴子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最后为什么只好空着手回家去。”,这为我的教学设计提供了很好的思路。这篇课文一共5段,前4段的结构大致相同,而学生们对这个故事是比较熟悉的,在教学的最后,可以让学生结合图画来说说这个故事,展开一个看图说故事大赛。这既可以掌握学生学习课文的能力,又可以让学生在展开想象的同时锻炼表达能力,可谓一举数得。

三、以图促情

情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可见情感教育在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

(一)利用情境图,渗透亲情教育

亲情是我们从一出生就有的,一年级小学生对亲情的认识要多与其他情感。在教学中渗透亲情,是为了让学生们更强烈的感受情感。

一下语文园地三的“和大人一起读”栏目中取用的是《胖乎乎的小手》一文,课文的情境图是主人公兰兰为爸爸拿拖鞋、替妈妈洗手绢、帮奶奶挠痒 痒,仔细观察不难发现一家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在陪我班住校学生读这一文时,我不时引导学生观察图中人物的表情,让学生体会帮助家人的幸福感,借此让这些离开家人从小学着独立的孩子更能明白亲情的内涵。

亲情就是互相的,《胖乎乎的小手》中兰兰帮助爸爸、妈妈、奶奶,同样的,在成长的路上少不了父母对孩子的关爱,在《夜色》一课中,课文的主人公是一个胆小的孩子,而让他克服胆小的就是爸爸。课文情境图中,夜晚父子手牵手互相微笑的画面给了学生们很大的冲击,学生 们能很好的体会爸爸对文中小男孩的帮助,结合情境图也能很容易理解为什么小男孩在“再黑再黑的夜晚,也能看见小鸟怎样在月光下睡觉”。

(二)利用情境图,渗透家国情怀

语文课程应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发挥积极的作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在一年级上册的《入学教育——我是中国人》一课中,课文配图是飘扬的五星红旗,庄严的天安门以及身着民族服装的56个小学生。在执教时,我便先让学生了解我国地标性建筑——天安门,结合天安门宣传片谈谈自己的感受;在这课情境图中最抢眼的就是身穿民族服饰的小朋友们,结合我班里学生的情况,我着重向孩子们介绍了畲族的服装、饮食、节日等,也让孩子们了解了汉族的相关知识。刚从幼儿园升入小学的学生,其实对民族是懵懂无知的,有些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民族,这一课的设计不仅让学生对民族有了初步的认识,也潜移默化的对他们进行了爱国教育。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通过各种途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应当充分运用课文情境图这一有效的教学资源,让孩子在图画中自然的学语文,让孩子更加走进课文情境图,让我们的语文鲜活起来。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何芙蓉.插图——不可忽视的小学语文课程资源[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2008,(11).

[3]周烨.巧用课文插图让阅读教学更精彩[J].语文世界(教师之窗),2015,(2).

[4]蒋慈.幼儿兴趣的理论思考:概念理清与价值分析[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