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正畸联合口腔修复治疗先天性缺牙的临床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6
/ 2

应用正畸联合口腔修复治疗先天性缺牙的临床效果分析

郭笑

大庆市第五医院口腔科 黑龙江 大庆 163711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正畸联合口腔修复治疗先天性缺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9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先天性缺牙患者共146例,将所有患者均分为两组,每组73人,一组使用常规口腔修复治疗,记为常规治疗组,另一组使用正畸联合口腔修复,记为联合治疗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治疗后的咀嚼功能、语言功能进行评分。结果:(1)常规治疗组痊愈人数为32人,有效人数为26人,无效人数为15人,治疗有效率为79.45%(58/73).联合治疗组痊愈人数为41人,有效人数为29人,无效人数为3人,治疗有效率为95.89%(70/73),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2)常规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咀嚼功能评分为7.2±0.4分、语言功能评分为7.4±0.6分,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咀嚼功能评分为9.1±0.6分,语言功能评分为9.2±0.5分,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先天性缺牙患者使用正畸联合口腔修复有助于提高治疗有效率,提升患者咀嚼功能及语言功能,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正畸联合口腔修复;先天性缺牙;临床疗效

先天性缺牙是指人的牙齿在形成过程中受到阻碍导致的牙齿缺失症状,此病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污染、遗传、营养、个人身体情况等,目前常采用修复治疗及口腔正畸治疗[1],本文通过对比两种方法在先天性缺牙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探讨正畸联合口腔修复的临床价值,具体描述如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2017年5月-2018年9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先天性缺牙患者共146例,将所有患者均分为两组,每组73人,一组使用常规口腔修复治疗,记为常规治疗组,组内包括男性患者32人,女性患者41人,年龄分布在22-65岁,另一组使用正畸联合口腔修复,记为联合治疗组,组内包括男性患者36人,女性患者37人,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可以进行对比分析。

1.2方法

进行治疗前,对两组患者牙齿缺失情况及牙齿形状等信息进行检查记录,对患者牙床内进行处理,保证口腔清洁。对常规治疗组实施常规口腔修复治疗,对局部进行麻醉,并根据患者缺牙部位进行手术,将牙体植入。

对联合治疗组患者使用常规修复治疗的前提下,增加正畸治疗,包括对患者牙齿进行矫正调整,术前指导患者进行张嘴、闭嘴、发声锻炼。

1.3观察标准

(1)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包括痊愈、有效、无效。痊愈:患者手术成功且术后咀嚼功能、语言功能良好。有效:患者手术成功,但咀嚼功能、语言功能恢复较差。无效:患者术后牙齿排列不整齐,咬合关系异常。计算治疗有效率,有效率=(痊愈人数+有效人数)/总人数*100%。(2)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语言功能及咀嚼功能,满分为10分,分数越高则说明功能越好。

1.4统计学意义

数据使用SPSS18.0进行统计分析,治疗有效率使用%表示,评分使用x±s表示,当P<0.05时,说明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

常规治疗组痊愈人数为32人,有效人数为26人,无效人数为15人,治疗有效率为79.45%(58/73).联合治疗组痊愈人数为41人,有效人数为29人,无效人数为3人,治疗有效率为95.89%(70/73),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数据表明,对先天性缺牙患者实施正畸联合口腔修复,有助于提升治疗有效率,数据整理如下表1所示。

表1.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

组名

人数

痊愈

有效

无效

有效率

常规治疗组

73

32

26

15

79.45

联合治疗组

73

41

29

3

95.89

P

-

-

-

-

<0.05

2.2两组患者治疗后功能评分

常规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咀嚼功能评分为7.2±0.4分、语言功能评分为7.4±0.6分,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咀嚼功能评分为9.1±0.6分,语言功能评分为9.2±0.5分,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数据表明,对先天性缺牙患者实施正畸联合口腔修复,有助于提升患者的咀嚼功能、语言功能,数据整理如下表2所示。

表2.两组患者治疗后功能评分(x±s,分)

组名

人数

咀嚼功能

语言功能

常规治疗组

73

7.2±0.4

7.4±0.6

联合治疗组

73

9.1±0.6

9.2±0.5

P

-

<0.05

<0.05

3.讨论

先天性缺牙影响因素众多,缺牙对患者的正常咬合及咀嚼功能存在一定影响,因此及时修复牙齿具有重要意义[2]。为了探究不同的修复方法在先天性缺牙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我院选取先天性缺牙患者共146例,设置对照试验,对比常规口腔修复治疗及正畸联合口腔修复治疗的临床疗效[3-4],研究数据如下:(1)常规治疗组治疗有效总人数为58人,治疗有效率为79.45%(58/73).联合治疗组治疗有效总人数为70人,治疗有效率为95.89%(70/73),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2)常规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咀嚼功能评分为7.2±0.4分、语言功能评分为7.4±0.6分,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咀嚼功能评分为9.1±0.6分,语言功能评分为9.2±0.5分,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数据表明,对先天性缺牙患者实施正畸联合口腔修复比常规修复治疗效果更好,治疗有效率明显提高,且患者的咀嚼功能、语言功能也得到极大改善。

综上所述,对先天性缺牙患者提供正畸联合口腔修复治疗,能够有效修复患者病症,提升患者咀嚼功能、语言功能,治疗效果更好,具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强振华.应用正畸联合口腔修复治疗先天性缺牙的临床疗效观察[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6(12):7+27.

[2]王强.临床上应用正畸方法联合口腔修复科治疗先天性缺牙的疗效[J].全科口腔医学杂志(电子版),2019,6(27):39-40.

[3]孙坤秀.应用正畸联合口腔修复治疗先天性缺牙的临床价值研究[J].全科口腔医学杂志(电子版),2019(7):82-82.

[4]邓超.正畸联合口腔修复治疗先天性缺牙综合疗效分析[J].心理月刊,2019,14(5):105-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