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便秘的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9-19
/ 2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便秘的护理

王俊文

王俊文

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辽宁大连116001

摘要:目的总结急性心肌梗死(AMI)便秘患者的排便护理方法。方法对50例AMI患者进行分析,并对便秘患者进行个体化的护理。结果50例AMI患者中有38例出现便秘,占76%;排便诱发心绞痛发作有4例,窦性心动过速5例,并发症发生率为5.9%。结论指导患者运用正确的排便方法,给予舒适的排便环境,调节患者排便情绪是预防患者排便障碍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便秘;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由于冠状动脉发生急性闭塞引起血流供应中断,导致梗死相关血管供应的心肌缺血缺氧而发生局部坏死,病情危重。在经过急诊介入治疗后常常需要卧床休息去渡过危险期[1]。在卧床期间患者经常会出现便秘的问题,而便秘[2]可以诱发AMI患者心绞痛、心脏破裂、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甚至是导致猝死发生。2016年2月-2017年2月,作者对50例AMI便秘患者进行分析,发现其发生便秘与患者卧床期间产生的不良情绪、排便环境改变所造成的排便困难、卧床排便用力障碍密切相关,并对这些问题采取对应的护理对策,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入的AMI患者50例,其中男性36例,女性14例,年龄36-80岁平均55.4岁,住院时间最长12天,最短5天,平均住院日7天;所有患者均符合AMI的临床诊断标准,前壁心肌梗死24例,非前壁心肌梗死26例。其中30例患者伴有高血压,6例伴有糖尿病,10例伴有抽烟史,15例伴有冠心病家族史。当中有2例患者在住院前就已经有习惯性便秘。

1.2排便情况

50例AMI患者在卧床后2天出现便秘者有40例(其中5例为习惯性便秘),占80%,住院期间共排便152次,其中采取开塞露排便8例次,徒手排便1例次,其余在个体化排便护理后均可以自行排便。

1.2个体化排便护理方法

1.2.1评估入院时记录患者性别、年龄、既往史、生命体征初步评估患者状态、了解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对疾病的了解、心理耐受程度、家庭经济情况等,了解日常排便习惯与次数并做好记录。

1.2.2加强心理护理AMI患者由于突发致死性疾病、身体素质突然下降以及社会、生活、行为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在治疗过程中非常容易产生焦虑、恐慌、抑郁等不良情绪,对疾病的康复带来不利影响。入院后根据这些评估结果,确定患者不良情绪的来源,主动跟患者进行交流,解除其心中的疑惑,给予鼓励和支持,使患者正确认识疾病重新建立正常的疾病康复观念。

1.2.3加强排便知识的宣教提前告知患者及家属发生便秘的危害性,让患者对此有足够的重视,养成良好排便习惯。饮食方面多喝水,多吃粗纤维食物及新鲜水果蔬菜,在排便时不可过度用力防止不良并发症的发生。通过这些知识的宣教使患者有心理准备和正确认识。

1.2.4排便方法指导排便时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放松情绪,大口吐气以减少腹压,防止因用力憋气造成不良影响,具体的排便方法如下,①急性高危患者:可在排便前预防性含服硝酸甘油0.5mg,隔帘遮挡形成隐私环境,抬高床头60°,协助患者脱裤,托起臀部对准便盆,告知患者避免过度用力,护士在床旁密切观察生命体征,便后整理用物,取舒适卧位休息。②中低危患者:根据患者个体需要,协助患者端坐床上3min防止体位性低血压,再下床站立3min,如无不适陪护入厕,采用马桶式坐便,护士在门外守护,观察患者情况,便后护送回床。③既往有便秘史:每日给予口服福松1袋,若粪块过硬排出不畅则加用开塞露,若仍无效,则护士戴无菌手套应用液体石蜡掏出粪块。

2结果

本组排便护理152例次,其中离床排便90例次,排便过程无不良不适;床上排便62例次;排便后出现心绞痛4例次,窦性心动过速5例次,并发症发生率为5.9%。

3.讨论

3.1AMI患者便秘产生并发症的原因分析

排便是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之一,在正常情况下每日排便1次左右。AMI患者因病情需要不得已卧床休息,限制活动量,饮水和进食也相应减少,导致患者肠道蠕动减慢,大便干燥导致便秘发生[3]。另外,在卧床情况下排便,自身不适应和不知如何用力也是排便困难原因。便秘时AMI患者如果用力屏气排便,会导致腹内压、心脏负荷、心肌耗氧量急剧增加,由于心肌梗死急性期间心肌组织很脆弱,容易导致室壁瘤[4]、心脏破裂[5]发生。

3.2心理应激反应与便秘的关系

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都会引起体内交感神经兴奋,促进儿茶酚胺类物质释放导致心率增加,血压升高,进而增加冠脉心肌氧耗,促发或加重冠心病症状[6]。AMI患者严重胸痛所产生的濒死感,新环境的不适应和对自身健康的担心,往往使患者心理压力巨大。该情绪会影响到患者肠道蠕动功能而引发便秘。在常规治疗的同时,恰当的心理干预能够有效的稳定患者情绪,从而减少患者不良情绪发生,改善患者症状。本组通过针对性的心理指导发现,患者情绪平稳,排便过程较为顺利。

3.3个体化护理对AMI患者排便的影响

AMI高危期是在发病后1周内,并发症也最多发生在病后1周内。根据相关研究报道[7],梗死后心绞痛发生率为26.6%,其中一部分因患者大小便用力不当诱发。因此,在患者病后1周内需要尽可能的消除或避免不利因素的发生。虽然说排便不适AMI并发症的独立诱发因素,但是在住院期间是AMI患者需要高度重视,因此要求心内科护士对AMI患者该方面的护理要有针对性。本组通过对50例AMI便秘患者进行评估分析,注意到便秘的发生率跟患者卧床不良情绪相关。我们观察到本组AMI患者入院经过介入治疗梗死相关血管再通后,心肌供血恢复,患者大部分病情稳定,明显缩短了AMI患者卧床时间。因此,我们对中低危AMI患者住院后3天起帮助离床排便90例次,均无意外发生。个体化护理不仅仅在于排便的正确指导,还需要关注患者心理健康、疾病知识宣教等,在平日护理当中要注意患者个体化,满足个体差异性,最终目的是为了让患者心理、身体、精神都处于舒适状态,以达到最佳护理目的,解决患者便秘的问题,从而也减少AMI并发症的发生,对患者二级预防[8]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黄颖,李荣,左强,等.心肌梗死急性期ST段抬高形态的临床意义及机理探讨[J].国际心血管病杂志,2015,42(3):212-213.

[2]白引珠,杨莉.预见性护理干预对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便秘的实施效果[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18):121-122.

[3]白引珠,杨莉.预见性护理干预对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便秘的实施效果[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18):121-122.

[4]罗阳,周健,陈茂.急性心肌梗死室间隔穿孔巨大室壁瘤1例报告[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6,13(3):180-181.

[5]缪黄泰,刘子衿,聂绍平.急性心肌梗死类型与心脏破裂发生情况分析[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6,30(9):872-874.

[6]陈其敬,张云波,CHENQi-jing,等.环磷酸腺苷、儿茶酚胺类物质水平在判断冠心病病情和预后方面意义[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6,8(9):1059-1061.

[7]王志胜,郭成军,何东方,等.药物洗脱球囊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2017,12(3):326-330.

[8]毛贵如,王丽姿.冠心病患者二级预防依从性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9):1322-1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