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幼小衔接阶段培养幼儿学习坚持与有始有终品质的有效策略。在幼小衔接的关键阶段,幼儿学习坚持与有始有终的品质对于其未来学习和生活的成功至关重要。本文通过深入分析幼儿心理特点和行为习惯,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培养策略,包括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及提供积极的反馈和评价等。同时,本文还强调了家庭、幼儿园以及社会等多方面在培养幼儿学习坚持与有始有终品质中的重要作用。通过这些策略的实施,可以有效提升幼儿的学习动力和坚持性,为其未来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1]

  • 标签: 幼儿学习 坚持性 有始有终 培养策略 幼小衔接
  • 简介:摘要:本研究专注于切丝机送料小车的动态响应与振动分析。考虑到切丝机在烟草制造业中的关键作用,对送料小车的动态稳定性和振动特性进行精确分析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EVO切丝机送料小车的运动机制和振动特性进行综合分析,本文旨在揭示送料小车在长期运行中出现的动态响应问题及其对整体切丝质量的影响。研究采用了动力学模拟和实际设备测试相结合的方法,以识别并量化可能导致机械故障或效率下降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适当的维护和定期校准可以显著提高机器的运行效率和切丝质量。

  • 标签: 切丝机 动态响应 振动分析 EVO送料小车 机械效率。
  • 简介:【摘要】制丝生产离不开制丝车间切丝机,且切丝的效果如何会很大程度的影响烟丝加工工艺品质,当前先进的切丝机,能够使烟丝具有较好的松散性和柔性,不会有明显的色泽变化、并还能够达到智能控制的效果。EVO切丝机在进行切丝时,主要是用上下铜排链运送物料并进行压实。但是考虑到铜排链会附着大量的烟垢,特别是切丝机很有可能附着较多的高湿度烟垢,所以不易进行保养,而这就需要做好对于铜排链的保养工作。该项工作难度较大,并且需要较长的时间,为此需要合理的设计在线清扫装置,并进行合理的应用。

  • 标签: EVO切丝机 铜排链 在线清扫装置 设计 应用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传统的建筑施工技术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建筑工程的需求,为此,将BIM技术应用到建筑工程中,能够有效提升工程项目建设质量。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BIM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随着BIM技术应用到装配式建筑设计中,能够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装配式建筑是一种新型的建筑体系,其能够在工厂内进行预制构件的生产和组装,施工现场只需要进行吊装和连接即可。与传统的施工方式相比,装配式建筑设计具有施工周期短、质量高、施工安全等特点。

  • 标签: BIM技术 装配式建筑设计 施工应用
  • 简介:摘要:随着中国的城市化建设加速推进,许多城市的高层建筑占比也越来越高,所以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隔震减震优化设计显得越来越重要。而在隔震减震技术运用的过程中存在若干问题,包括如何有效规避现有的设计缺陷、保障设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利用高新技术对现有隔震减震技术进行改造提升、扩大高素质从业人员在隔震减震工程中的比例等。为保障高层建设工程住房安全性,建筑结构设计的减震技术和防震措施需要进一步发展。通过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保障建筑结构设计科学、合理,增强工程结构可靠性,这样才能保证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 标签: 建筑结构设计 隔震减震 措施
  • 简介:摘要:现如今,我国的交通行业有了很大进展,公路桥梁隧道工程建设不断增多。为了提升公路桥梁隧道的施工质量,满足人民群众对公路交通的建设需求,本文首先分析灌浆加固原理,其次探讨公路桥梁隧道施工问题,最后就灌浆加固法的优化措施进行研究,促使未来的公路桥梁隧道工程建设呈现出新的风貌。

  • 标签: 公路桥梁隧道 灌浆加固法 技术应用
  • 简介:摘要:在对建筑工程项目进行施工管理的过程中,材料、设备、环境、人员以及体系等因素都会对其施工进度、质量、安全及成本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在具体管理中,管理人员一定要对这些影响因素及其对施工管理的不良影响做到全面了解,然后以此为依据,在工程材料方面、设备操作与运输方面、施工环境检测管理方面、施工人员技术与安全教育培训方面、施工体系等方面加强管理,这样才可以确保整体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效果,满足整体工程施工管理需求。

  • 标签: 建筑工程 施工管理 对策
  • 简介:摘要:真正意义上的工程造价咨询,就是对建筑工程修建进行基本的成本分析,将概预算清单编制以及审核作为首要工作,为建筑工程造价提供完善的参考。在具体的工程造价咨询中通常都在专业性和科学性等方面加大重视程度,所编制确立的造价概预算清单,也是全面且精确的,被确定为现代建筑工程修建中的基本工作项目,所以,就要深化探讨建筑工程造价咨询在工程造价控制方面的影响。

  • 标签: 建筑工程 造价咨询 造价控制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舒适护理措施在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并给予不同护理方案。观察两组患护理前后心理情绪、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满意度。结果:护理后,实验组焦虑情绪、抑郁情绪评分更低,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0.59%,低于参照组的47.06%,而满意度97.06%高于参照组的76.53%,P<0.05。结论:在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护理中,舒适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心理情绪,提高患者配合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从而有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舒适护理 电子支气管镜检查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Gamma 3U-Blade系统与Gamma 3钉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市第四医院骨科收治的7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资料。根据内固定方式不同分为两组:U-Blade组35例,男14例,女21例;年龄为(77.7 ± 4.8)岁;采用Gamma 3 U-Blade系统固定治疗。传统组35例,男14例,女21例;年龄为(79.3 ± 5.2)岁;采用传统Gamma 3钉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尖顶距、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后2周、3个月及6个月起立行走(TUG)试验时间、术后9个月髋关节功能等。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尖顶距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U-Blade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为(12.0 ± 0.2)周、术后9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为90(90,91)分,与传统组患者[(12.0 ± 0.3)周、91(89,91)分]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U-Blade组患者术后内固定相关并发症发生率[0%(0/35)]显著低于传统组患者[17.1%(6/35)],术后2周、3个月TUG时间[(80.2 ± 3.6)、45(43,49)s]显著短于传统组患者[(89.3 ± 4.2)、56(54,59)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Gamma 3钉相比,Gamma 3U-Blade系统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可以减少内固定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早期行走功能的恢复。

  • 标签: 髋骨折 骨折固定术,髓内 骨钉 骨质疏松 老年人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Broström术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定(CLAI)中切除腓骨小体与否对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8年1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普爱医院足踝外科手术治疗的76例CLAI患者资料。根据患者有无腓骨小体分为腓骨小体组(33例)和无腓骨小体组(43例)。腓骨小体组,男19例,女14例;年龄(28.4±8.6)岁。无腓骨小体组,男21例,女22例;年龄(27.8±7.4)岁。腓骨小体组切除腓骨小体。所有患者均采用锚钉缝合改良Broström手术治疗CLAI。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末次随访时的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的踝-后足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术后随访24~72个月(平均28个月)。末次随访时腓骨小体组AOFAS的踝-后足评分由术前(54.5±3.4)分提高至(95.7±2.1)分,非腓骨小体组AOFAS的踝-后足评分由术前(56.2±2.7)分提高至(95.2±2.4)分;腓骨小体组VAS评分由术前(5.7±1.8)分降至(1.6±1.4)分,非腓骨小体组VAS评分由术前(5.7±1.6)分降至(1.7±1.2)分。两组患者末次随访时AOFAS的踝-后足评分、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有腓骨小体的CLAI患者中,改良Broström术联合腓骨小体切除术与无腓骨小体患者的韧带修复术相比,具有相似的疗效,建议在有腓骨小体的CLAI患者中切除腓骨小体。

  • 标签: 外侧韧带 关节不稳定性 扭伤和劳损 改良Broström术 腓骨小体
  • 简介:摘要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OWHTO)是治疗膝关节内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之一,是膝关节炎阶梯治疗的重要步骤。然而,随着OWHTO手术的推广普及,相关并发症日益增加,包括力线矫正不足与过度矫正、关节线倾斜、皮质合页断裂、胫骨平台后倾变化等。通过查阅国内外有关文献,分析OWHTO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治疗策略和预防方法等。全面认识这些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可以避免部分并发症的发生,也可以降低部分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助于OWHTO的普及。

  • 标签: 截骨术 骨关节炎,膝 手术后并发症 外科伤口感染 骨折,不愈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D打印截骨导板结合"栅栏"螺钉技术治疗涉及外后髁塌陷的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1月采用3D打印截骨导板结合"栅栏"螺钉技术治疗并获得随访的41例涉及外后髁塌陷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资料,男22例、女19例;年龄(47.4±11.5)岁(范围22~69岁);骨折类型按Schatzker分型:Ⅳ型18例、Ⅴ型14例、Ⅵ型9例,均为闭合性骨折;其中12例合并外侧半月板损伤,但均无神经和血管损伤;受伤至手术时间为(7.2±3.4)d(范围4~17 d)。所有患者术前均行CT扫描及数字化建模,以3D打印制作1∶1实体大小的骨折模型,设计截骨导板和"栅栏"螺钉预置导板;术中按截骨导板行胫骨外髁截骨,复位后以"栅栏"螺钉预置导向器辅助置钉固定骨折。术后依据膝关节Rasmussen评分标准评价骨折复位情况,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 HSS)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结果4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5.2±5.8)个月(范围6~26个月)。术后即刻X线片均提示骨折复位良好,骨折愈合时间为(14.1±1.2)周(范围12~17周)。术后1年膝关节Rasmussen评分为(17.4±1.6)分(范围13~19分),其中优31例、良8例、可2例,优良率95%(39/41);HSS评分为(87.3±5.6)分(范围68~95分),其中优30例、良10例、可1例,优良率98%(40/41);膝关节活动度126.8°±3.8°。末次随访时无一例发生腓总神经损伤、腘血管损伤、术后感染、内固定失效等并发症。结论3D打印截骨导板结合"栅栏"螺钉技术是治疗涉及外后髁塌陷胫骨平台骨折的有效方法,术后近期疗效满意。使用定制化截骨导板截骨更精准,损伤更小,使用"栅栏"螺钉预置导向器可提高螺钉置入的准确性。

  • 标签: 打印 三维 胫骨骨折 截骨术 骨折固定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程序性细胞因子10(PDCD10)与胶质母细胞瘤(GBM)瘤周水肿(PTE)的关系。方法纳入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于湖北省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收治确诊为GBM患者21例。收集GBM患者的磁共振影像学资料和手术标本。采用磁共振T2WI图像进行测量评估PTE宽度。采用慢病毒转染法构建稳定转染的过表达PDCD10的胶质瘤细胞系(U251、U118和GL261细胞)。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分别检测U251、U118及GL261细胞系对照组和过表达PDCD10组PDCD10,水通道蛋白4(AQP4)和水通道蛋白1(AQP1)的表达。通过对照组及过表达PDCD10的GL261细胞系进行雄性裸鼠原位成瘤,验证PDCD10的表达与PTE,AQP1和AQP4的关系。通过t检验分析两组间差异,两组间相关性研究使用Pearson′s相关分析。结果GBM患者PDCD10表达与PTE分级呈正相关(r2=0.871,F=128.3,P<0.01),且PDCD10与AQP4的表达呈正相关(r2=0.854,F=111.4,P<0.01)。过表达PDCD10的胶质瘤细胞系AQP4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U251:0.982±0.732比4.402±0.779,t=5.543,P<0.01;U118:4.907±0.027比10.030±1.075,t=8.244,P<0.01;GL261:1.391±0.701比6.638±2.565,t=3.418,P<0.05)。裸鼠原位成瘤实验证实过表达PDCD10的GL261细胞成瘤后PTE的最大截面积显著高于对照组[(16.9±6.7) mm2比(32.3±5.4) mm2,t=3.579,P<0.05]。过表达PDCD10胶质瘤成瘤后AQP4表达高于对照组(GL261成瘤组:1.577±0.673比0.564±0.125,t=2.962,P<0.05)。结论PDCD10可能通过调控AQP4促进胶质瘤PTE。

  • 标签: 胶质母细胞瘤 程序性细胞因子10 瘤周水肿 水通道蛋白4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组配型股骨柄用于全髋翻修的长期疗效,分析髋关节翻修术后残留的不等长的影响因素。方法分析随访武汉市第四医院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进行髋关节翻修,同一术者使用带棘非组配型股骨假体的病例。共62例,男16例,女46例。复查双侧髋关节正侧位片,并进行Harris评分。评估术前和术后双侧肢体长度差异(LLD)的情况。我们将全髋关节置换术后LLD分为髋臼侧,股骨侧,关节间隙3个部分,并分别记录。两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术前术后数值的比较使用配对样本t检验。3组之间数值的比较使用方差分析。结果患者年龄(68.5±8.76)岁,随访(117.1±21.1)个月。术前Harris评分40.7±38.6,术后Harris评分平均为(84.2±27.6)分。术前患肢短缩(1.89±0.94) cm,术后患肢短缩(0.56±0.46) cm,LLD术后明显缩小(P<0.01)。根据术前患者肢体长度差异来源,将患者分为髋臼侧组(A组,10例,16.1%),股骨侧组(F组,38例,61.3%)和混合组(C组,14例,22.6%)。3组之间术前肢体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组(0.45±0.42) cm术后肢体长度差异明显低于A组(0.67±0.43) cm和C组(0.79±0.50) cm(P<0.05)。结论髋关节翻修术前患者存在的LLD可以分为髋臼侧组,股骨侧组和混合组3种不同类型,髋臼假体重建位置对翻修术后LLD影响更大。

  • 标签: 关节成形术 置换 髋假体 生物假体 下肢 股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生长抑素受体5(SSTR5)活化在垂体催乳素腺瘤中激素分泌中的抑制作用。方法使用大鼠GH3细胞(美国细胞中心,ATCC)作为垂体催乳素腺瘤的体外细胞模型,外源性转染SSTR5质粒构建SSTR5过表达模型,使用流式细胞仪分选技术分选转染阳性细胞,并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加以验证,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PRL-luc启动子活性,CellTiter Glo试剂盒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盒检测细胞活性及细胞上清PRL的浓度。使用SSTR5激动剂BIM23052进行细胞刺激,检测空白组和转染组细胞上清PRL浓度及细胞活性。应用Student’s t检验和单向方差分析进行组间比较。结果蛋白印迹法检测流式分选SSTR5过表达质粒转染细胞GH3SSTR5可发现SSTR5蛋白高表达,单纯过表达SSTR5显著降低PRL-luc报告基因的活性[(71.07±4.38)%比 (99.96±0.88)%,t=6.47,P<0.01],抑制细胞上清PRL的分泌[(65.24±10.71)%比 (100.00±4.44)%,t=2.99,P<0.05];使用不同浓度的BIM23052刺激GH3SSTR5细胞,PRL-luc报告基因活性呈现U型剂量反应曲线,BIM23052浓度在10 nmol/L时达到最大抑制效应[(45.23±1.21)%对(99.96±1.24)%,t=31.62,P<0.01],而BIM23052并不影响SSTR5空载质粒mock转染组GH3mock细胞的PRL-luc报告基因活性;BIM23052并不影响GH3mock细胞上清PRL的浓度,但BIM23052可显著抑制GH3SSTR5细胞上清PRL的浓度[(57.10±6.41)%比 (96.14±6.82)%,t=4.16,P<0.01]。BIM23052并不改变GH3mock和GH3SSTR5细胞的活性。结论SSTR5活化可以通过抑制PRL mRNA的转录抑制垂体催乳素腺瘤激素的异常分泌。

  • 标签: 垂体 催乳素腺瘤 生长抑素受体5 催乳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缝隙连接蛋白43(Cx43)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ONFH)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中的表达及其对细胞增殖的作用。方法收集20例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和2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的股骨骨髓,分离培养BMSCs,培养至第3代用于实验。构建携Cx43的重组慢病毒载体,转染、筛选获得阳性细胞。实验分为A组: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BMSCs组;B组: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BMSCs经Cx43重组慢病毒感染组;C组: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BMSCs经空载体感染组;D组:股骨颈骨折患者BMSCs组。检测上述分组中细胞增殖,细胞内活性氧(ROS)、线粒体膜电位(MMP)水平,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细胞周期蛋白E1(Cyclin E1)、Cx43 mRNA的表达水平。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D组细胞增殖能力高于A、B、C组,B组细胞增殖能力高于A、C组;D组线粒体膜电位明显高于A、B、C组(11.07±0.63比4.84±0.42、9.18±0.35、6.09±0.46,t=70.618、10.761、57.631,P<0.05)。B组线粒体膜电位明显高于A、C组(9.18±0.35比4.84±0.42、6.09±0.46,t=57.719、46.456,P<0.01),但仍低于D组;D组ROS水平明显低于A、B、C组(82.71±6.98比258.91±10.87、108.22±5.33、263.54±12.79,t=-93.457、-8.453、-11.304,P<0.05)。B组的ROS水平明显低于A、C组(108.22±5.33比258.91±10.87、263.54±12.79,t=-65.134、-9.562,P<0.01),但仍高于D组;经Cx43重组慢病毒感染后,B组Cx43 mRNA量显著增多,感染效果满意;过表达Cx43能明显促进PCNA、Cyclin D1、Cyclin E1基因转录。结论激素性股骨头坏死BMSCs中Cx43表达明显降低,过表达Cx43能显著地促进BMSCs增殖。

  • 标签: 缝隙连接蛋白43 细胞增殖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
  • 简介:摘要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创伤骨科患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严重DVT甚至会影响动脉供血,出现相应肢体供血不足。若发生血栓脱落可并发肺栓塞,病死率较高。临床上下肢骨折患者DVT的治疗和康复策略均有其特殊性。创伤骨科患者并发DVT已经引起广泛的关注与研究,预防和治疗DVT的最佳措施也在不断发展。近年来国内外陆续更新了一系列血栓防治指南,但临床上对于不同创伤骨折患者DVT的防治方式仍有不少疑惑。因此,笔者在总结国内外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和广大专家的临床经验基础上,针对创伤骨科患者DVT的临床诊疗和预防方案进行总结,就下肢DVT的诊断、评估、治疗及预防措施等方面制订本共识,为创伤骨科患者下肢DVT的处理提供一套适合我国国情且简便易行的方案,以期改善患者预后,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静脉血栓形成 下肢 共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关节镜下髓心减压术联合富血小板血浆(PRP)治疗距骨骨髓水肿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7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收治的17例距骨骨髓水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1例,女6例;年龄15~56岁[(45.7±4.3)岁]。均采用关节镜下髓心减压术联合PRP治疗。记录手术时间,观察伤口愈合情况。比较术前、术后6,12个月使用MRI测量的距骨骨髓水肿最大面积,踝关节活动度(ROM)。术前、术后6,12个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及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评估疼痛情况及踝关节功能。观察并发症情况。结果患者均获随访12~41个月[(16.7±2.1)个月]。手术时间为45.2~68.5 min[(53.4±12.4)min]。伤口均Ⅰ期愈合。骨髓水肿最大面积由术前(28.2±6.9)mm2减小至术后6,12个月的(16.3±5.7)mm2、(7.1±1.7)mm2(P均<0.01);踝关节ROM由术前(52.2±8.9)°增加至术后6,12个月的(72.3±3.1)°、(83.1±2.8)°(P均<0.01);VAS由术前(8.2±0.6)分减少至术后6,12个月的(6.5±0.4)分、(3.1±0.8)分(P均<0.01);AOFAS踝-后足评分由术前(32.4±4.8)分增加至术后6,12个月的(54.4±6.5)分、(88.7±4.3)分(P均<0.01)。与术后6个月比较,术后12个月骨髓水肿最大面积、踝关节ROM、VAS及AOFAS踝-后足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1例患者术后出现局部皮肤麻木,行营养神经治疗后好转。结论关节镜下髓心减压术联合PRP治疗距骨骨髓水肿能有效减少骨髓水肿范围、提升踝关节活动度、缓解疼痛、改善踝关节功能,术后并发症较少,具有良好的近期临床疗效。

  • 标签: 距骨 关节镜 富血小板血浆 踝关节
  • 简介:摘要:在社会高速发展的趋势下,同时也推动了建筑行业的发展。随着人们的环保意识增强,绿色建筑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无论是水电、能源还是建材的使用都需要采取优化管理,这就需要我们的工程管理从业人员采取相应措施,以降低工程的能源消耗,同时提高各类资源的使用率。以下文章针对绿色建筑工程进行简要分析,根据现有管理情况,提出优化措施,同时希望绿色建筑可以有更好的发展。

  • 标签: 工程管理 绿色建筑 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