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化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4-14
/ 1

浅谈化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金新艳

金新艳(满城县郭村中学河北满城072150)

思维品质,主要表现在思维的深刻性、逻辑性、紧密性和敏捷性上。因此,要培养学生思维能力,首当其冲地应落实到思维品质的培养上。

1思维深刻性的培养是良好思维品质的基础

思维的深刻性表现在对化学问题的深入思维,要求学生用扎实的双基、透的概念以及化学知识的本质和规律,去认真分析和理解题意分析和理解题意,灵活、准确地解决具体问题。

要培养思维的深刻性必须克服思维离散性的影响。离散性表现在对化学概念、原理和规律,只满足于形式上的理解,忽视其来龙去脉;或只注重内涵而忽视其外延。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应用起到不良影响,从而在化学概念与原理、化学性质与变化、实验操作与手段的本质理解呈孤立、间断的状态;或停留在机械记忆的水平上,影响了思维能力的提高。

2思维逻辑性的培养是思维的重要品质

思维的逻辑性表现为它的条理性。由于初中生的思维还处在半幼雅半成期,造成他们在认识问题过程中存在混乱现象,即思维的无序性。这种无序性还反映在学生不能准确把握有关化学概念及知识间的因果关系,造成多步推理困难。作为以描述性为主的初中化学,很有必要以理论为指导,以反应规律为线索,加强推理教学,增加化学知识条理性和规律性。同时,教师应时刻注意正确引导,进行归纳总结,做到触类旁通。在由“无序”变“有序”的过程中,督促学生复习和理解重点知识,记忆有关结论,强化巩固所学的知识,并按类型归纳精选有关习题进行有目的练习,使所学的知识实现由“无序”到“有序”,由“会”到“活”,由“活”到“用”。

3思维精密性的培养,是思维特殊的品质

化学思维的精密性,表现在从量的角度来理解或研究红学概念、理论、物质及其变化规律。它是深刻理解化学知识的需要。教师在精选题型、题量上要使学生在思维的精密上得到训练和加强。

为了提高思维的紧密型,我们可以运用不同的知识讨论、分析同一问题,加强知识间的联系,这种训练可由教师给学生输入一个信息,然后学生根据这个信息和已掌握的知识,在教师的指导下,输出许多新的信息,逐步减少思维的片面性,从而提高思维的精密性。

4思维敏捷性的培养,反映了思维的敏锐程度和迅速程度

敏捷性应以正确性为前提,它是上述几种思维品质的集中体现。在教学实践中,由于思维定势的缘故,我们思考问题的方法总受某种“模式”的束缚,这样极大地影响了思维的敏捷性。如,在讲到物质的组成和结构时,学生容易接受“原子、分子、物质”这种模式,而对于原子、离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却认识不足,由于知识面掌握不全,就谈不上敏捷性。

总之,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因势利导的使学生将零碎的化学知识联系成一个整体,引导他们学会知识迁移能力,这是克服思维定式的一个方法。同时,配合增加足够数量的习题,以及通过一定的解题技能的训练,这样对于提高思维的敏捷性有着明显的帮助。

如何搞好这方面的训练呢?我总结以下几点:

(1)一题多解,训练思维;(2)多题一解。掌握规律;

(3)定时训练,训练速度;(4)变化练习,深化双基;

(5)创设新情景,培养迁移能力。

此外我们还应注意到,初中生化学思维品质的培养,离不开化学实验与化学直观教学所具有的鲜明性、形象性、直观性的特点。并在化学直观教学中使学生通过认真观察,产生形象思维,这样能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因此,在教学中还应高度重视化学实验与化学直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