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阅读教学中的三层次蒋小英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4-14
/ 1

谈谈阅读教学中的三层次蒋小英

蒋小英

广西桂林市临桂区冠信远辰实验小学541100

摘要:在阅读教学中,要避免繁琐多余的内容分析,就必须注重和突出“感悟、积累、运用”。“感悟、积累、运用”具有学习的层递性,构成了阅读教学中逐级推进的课堂教学“三层次”。

关键词:感悟积累运用

“感悟、积累、运用”是修订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和《语文课程标准》都十分强调的语文教学流程,特别是在阅读教学中,要避免繁琐多余的内容分析,就必须注重和突出“感悟、积累、运用”。“感悟、积累、运用”具有学习的层递性,构成了阅读教学中逐级推进的课堂教学“三层次”。

一、感悟

感悟就是让学生知有所获、情有所感、理有所悟。要达到“感”并且“悟”的境界,必须通过整体的感知、感受、把握、体会、体味、揣摩、领会,进而“感”并且“悟”。语文教学必须遵循母语教育的规律,老老实实地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只有切实经历感悟的心路历程,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感悟一般都应在品词、品句和品读这“三品”上下功夫。

1.在品词、品句中感悟。《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学段阅读教学的要求中指出:要“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要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抓好词句教学是阅读教学的根本,也是加强学生对语言文字感受能力的途径之一。在教学中应注意让学生在掌握词语确切含义的基础上体验感受,提高语言感知的能力。

对词或句的比较、揣摩,是让学生感悟语言、培养语感的主要方式。例如在《丰碑》一课中,将军看到一位战士冻僵后十分生气,他向身边的人吼道:“把军需处长给我叫来!为什么不给他穿棉衣?”如果把“吼”换成“喊”,再和原句作比较,就能发现原句表达了将军当时无比悲痛愤怒的特殊情感,改动后感情的程度就减弱了。讲读时,可先引导学生讨论:“此时将军的心情怎样?为什么这么生气?说明他是个怎样的将军?”理解句子含义后,再用后两种不同的语气范读,一种用“吼”的语调,一种“喊”的语调,甚至还可以用“说”的语调。通过比较揣摩,加深体验,学生进一步理解了课文语句的意思和任务的性格特点,对语言的敏锐程度也提高了。

2.在品读中领悟。读是引导学生领略课文中蕴含情感的极佳途径,而学生富有感情的朗读本身就是他对语言文字有敏锐感觉的表现。因此,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重视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品读,就是品味性地读,其基本特征就是反复地、比较性地读,读出意境,读出情味。

3.在创设的情境中感悟。情境教学中的情境是教师依据教材有意识地创设的典型情境,因而在情境中学习不仅有助于学生对语言表层意思的理解,而且易产生顿悟,领会语言内涵,有利于提高学生感悟语言深层含义的能力。它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体现:(1)在表演中感悟;(2)在画面中感悟;(3)在动作演示中感悟。

“感悟”常常是融合在品词、品句、品读以及情境的体验中进行的。

二、积累

“丰富语言积累”是《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要求上加以突出和强调的重要内容之一。怎样才能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呢?

1.堵住繁琐分析的路。只有堵住了繁琐多余的内容分析的旧路,才能另辟新途,迈开加强语言积累和语言运用的步子。

2.特别注重熟读背诵。在语文学习中,积累语言最主要的是靠背诵。精美的语段、富有哲理的诗文,只有熟读成诵才能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要提高背诵的效率,具有良好的心理基础十分关键。在此基础上,还要注意教给快速背诵的方法,进一步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注重课外精美语段和诗文的识记与背诵。

3.注重再现性和运用性的训练。积累语言就是为了日后的运用,通过经常再现和运用,已背诵的语言材料才能印象深刻、记忆长久。

三、运用

1.语言的重组转换。语言的重组转换就是一式多变的训练,即举一反三地灵活运用。而能灵活运用语词就是一个人语言创新能力的具体表现。转换训练可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随机运用。

2.缀文组合。缀文组合就是把熟记的文句或情节连缀起来用以表达观点或描述情景。连缀文句或情节过程就是对材料的取舍组合过程,其实也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过程。如《第一场雪》“雪后”的描写非常美,我在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和欣赏这一段描写冬天北国风光的语句后说:“祖国的冬天是这样的美,那么春天、夏天、秋天呢?美吗?谁能用上所学过的课文的有关语句组合起来描写春、夏、秋天的景色呢?”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连缀了许多的语句来描绘这三季的景色。

3.加强造句造段的训练。造句训练主要是中低年级的运用性训练方式,其基本要求是完整性,即结构的完整和语境的完整。造段训练具有承句启篇的作用,也是小学中高年级阅读教学中一种十分重要的创造性的活用语言训练方式。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教师》。

[2]《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