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信息化建设促进水利现代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1-11
/ 2

水利信息化建设促进水利现代化

宋昔桥

(身份证号码:5103221967****3315,四川富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四川自贡643200)

摘要:水利现代化建设作为我国实现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通过综合评价我国水利工程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水平的差异,分析当前水利信息化建设促进水利现代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措施,从而有效的推进和加强我国水利建设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水利工程现代化建设对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的稳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水利现代化

1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

将各种电子设备、通信设备和光电设备等目前社会上的高科技技术合理且高效的应用到水利工程中,才能够提升水利工程信息化的建设。在信息与科技大爆炸的社会,我国对水情和雨情的预防以及控制上得到了巨大的成就,并且在防洪抗旱的建设中效果也越发明显。另一方面,我国在水利方面的文献资料的交流,形成了独特的网络水利工程信息化的系统,即使我国关于水利工程信息化的建设工作流程上存在一些不完整,信息建设的基础不到位,其发展的水平未达到国际水平标准,缺乏人才和各种方面的经济状况紧缩等问题,但由于我国政府、社会、群众及各大施工团队都对水利工程信息化的建设有很大关注,只要在其管理上多做功课,所有的问题也将迎刃而解。

2水利信息化和水利现代化的含义及其关联

2.1水利信息化是指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水利信息资源,包括水利信息的采集、传输、存储、处理和服务,全面提升水利事业活动效率和效能的历史过程。

2.2水利现代化。水利现代化是指将现代化的手段应用于水利,使其能够适应现代的需求和发展。它包括的内容:一是治水理念和治水思路的现代化;二是先进的规划水平和设计能力;三是安全可靠的防灾能力和资源保障水平;四是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技术装备。2.3水利信息化和水利现代化的关联。水利信息化可以提高信息采集、传输的时效性和自动化水平,是水利现代化的基础和重要标志,同时水利信息化也是水利现代化的重要部分,做好水利信息化是水利现代化发展的不可缺的一部。水利现代化又能反馈于水利信息化,水利现代化的程度直接体现了水利信息化的程度,因此水利现代化与水利信息化是密不可分的。

3水利信息化建设促进水利现代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1信息传输不流畅

信息化意识不强,没有统筹管理,导致水利管理单位部门之间各自为政,没有一个能够共享资源的平台,导致领导与部门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的信息传输不流畅,互相之间缺乏了解,提供信息时互相之间不能衔接,从而在综合决策时不能全面的掌握信息,造成决策失误。

3.2基础设施薄弱

我国的水利工程大多建于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建设标准低,资金筹集渠道不同,建设方式不同,特别是灌溉工程设备标准不一,田间渠系不配套,加之长期运行,老化失修的问题仍较突出,设施不健全的问题仍较普遍,既造成水的大量浪费,又加大了农民水费支出因此,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水利现代化的基础条件。3.3信息化建设水平较低

部分省份的信息化建设中存在较严重的问题,如低水平建设、重复建设、技术不注重与原有的系统兼容,监测的指标上没有充分考虑未来的发展趋势等问题。具体表现为数据中心尚未建立,或者建设好了却利用度不高,资源数字化程度低,分散数据的利用并未有效的形成贡献,国外应用比较成熟的防汛抗旱决策支持系统还处于初期阶段。防汛抗旱的信息传送还是主要通过传统纸质文件进行,电子办公系统尚未建立,或利用度不高。上述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困扰着水利信息化的进程,随着水利应急管理的要求日渐提升,原有的信息体系已经严重不适应新形势下的需求,建议对原有的信息系统进行梳理、优化整合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对原有的信息传送、信息采集系统进行改造,提升提高对防汛抗旱的信息需求的支持力度。

4加强水利信息化建设促进水利现代化过程的对策

4.1建立新型水利信息化管理模式

水利现代化管理离不开水利信息化建设,只有建成完善的信息化系统,才能为现代化管理提供基础支持。水利信息化建设涉及信息采集、信息传输、数据存储、数据处理、决策支持等多个系统,以及系统之间的协同,因此传统的电子技术简单的叠加已经满足不了水利信息化的需求。我们必须根据现代化管理的要求对水利信息化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建立更宏观、更前瞻的科学合理的信息化管理机制,从信息化建设的需求阶段开始统筹管理,保证信息系统的良性发展。水利现代化管理是一个持续发展的事业,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动态的工程,应该根据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发展及时对信息化建设进行调整,使其满足水利现代化管理的需要。另外,水利信息化又是一个前沿的阵地,只有信息化到位了,才能保证水利现代化管理,因此水利信息化的建设要提前预测水利工程管理的需求,在规划建设中不但要考虑符合国家相关行业标准,还要对新的业务应用进行充分预测,以此进行相关软硬件的规划、建设。

4.2正确把握水利现代化的内涵

科学的治水理念和治水思路,是水利现代化发展的基本内涵。水资源的安全管理、科学利用和有效保护,是现代水利发展的基本任务。由于水资源既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又是战略性的经济资源,这就决定了现代水利的发展,既要服从水资源的自然循环规律,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又要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增长需求,保障经济社会与水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把保护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确立科学的治水理念,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治水思路,创新治水实践,拓展治水领域,不断提升现代水利的基础保障和社会服务能力。

4.3加快信息化建设

加快水利信息化协调、组织、标准与规范建设:加强水利部门工作人员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加快水利信息化建设既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建设的大势所趋,也是水利事业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各地要因地制宜,建立相应协调组织,构建协调机制,实现部门联动、与政府相关部门沟通良好,利用良好的关系,积极开展协调工作。通过调研发达国家情况,并结合本地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需求,共同制定统一的规划体系,避免重复建设、低水平开发对水利信息化工作的影响。各地应该在国家宏观规划的前提之下,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水利工程现状,建立起适合当地的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前瞻性、科学规范的、资源有效共享的信息化应用平台,借助于物联网、宽带网、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实现和全国网络的互联互通和数据分享,推进各省乃至全国水利信息化的发展。

结束语

水利工程对于经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伴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新的时期有新的要求,水利工程设施的建设只有和当前的时代与时俱进,实行信息化的建设,不断的建立和完善水利信息化当前的建设,这样才能有效的促进当前水利工程现代化的建设。

参考文献

[1]王维成,吴茂云,李玉梅.水利信息化建设促进水利现代化[J].水利技术监督,2014,03:35-37.

[2]牟英.加快水利信息化建设助推水利现代化进程[J].农业与技术,2014,02:36.

[3]刘伟.水利现代化管理与水利信息化[J].中国新通信,2014,11:3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