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阅读启蒙—绘本阅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4-14
/ 2

小学低年级阅读启蒙—绘本阅读

谢健芳

广东省惠州市柏岗小学

《语文课程标准》把"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作为低年级阅读教学目标的第一条。可见,低年级阅读教学必须从激发阅读兴趣开始。低年级的学生喜欢直观、色彩鲜艳的图画,配上恰到好处的简短文字帮助理解故事,于是绘本恰好符合了低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深受他们的喜爱。因此,在低年级的阅读教学中,绘本阅读承载了文学、绘画、教育三者完美的结合。通过绘本阅读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帮助低段学生完成从"悦读"到"阅读"的良好转变,培养享受阅读、热爱语文的积极情感。而如何让学生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充分感悟到绘本的魅力,爱上阅读,则是每个语文教师需要思考的。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浅析对低年级绘本阅读指导的思考。

一、创设氛围,激发"悦"读兴趣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读书真快乐》告诉我们:此次改版让语文教师意识到阅读必须从一年级抓起,激发一年级学生的阅读兴趣义不容辞。一年级学生的识字量少,阅读速度不快,看书时往往只注重欣赏精美的画面,而忽略文字所呈现的内容。良好的阅读环境和阅读方式会直接影响学生能否从心底喜欢绘本,爱上阅读。要想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必须充分发挥阅读主导的作用,改变传统的阅读方式,创设宽松自由的阅读氛围。

(一)环境创设

我会每周利用一节语文课对学生进行绘本教学,根据绘本故事内容创设的需要,可以在教室,在学校的花园或草坪的凉庭,可以让孩子无拘无束地席地而坐,营造一种宽松的、积极的阅读氛围,拉近书与孩子的心之间的距离。

(二)通过道具,更入角色

在教学绘本故事之前,教师需精心准备与绘本故事相吻合的道具,如在教学《猜猜我有多爱你》时,我提前一星期在微信班群通知家长,给孩子做一个兔子的头饰,在讲故事时,让学生戴上头饰,结合色彩鲜亮、充满动感的图画,学生是多么的兴奋,争相模仿兔子的动作,此时学生的学习兴致达到高潮,我们的"悦"读便水到渠成了,我就绘声绘色地讲述精彩生动的绘本故事。渐渐地,班上喜欢阅读绘本故事的同学越来越多,出现了许多"小书迷"。

二、指导看图,教给方法

(一)赏图-感受形象之美

在绘本里,图画不再是文字的附庸,而是图书的生命,甚至可以见到一个字也没有的无字书。一本好的图画书,能让一个不识字的孩子仅看画面也能"读"出各大意。此外,一般来说图画书都有一个精心设计的版式,封面、扉页、环衬、正文以及封底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文字与图画相互依存,依靠翻页推进情节……所以,在绘本阅读教学中,千万不要急着翻页,让孩子仔仔细细地去看那些图画,引导孩子在看图中读懂故事、发现细节、感悟内涵。

如:在《逃家小兔》的导读中,我是这样引导孩子关注彩图,指导孩子读懂彩图所传达的妈妈的爱:出示第一幅彩图,小朋友仔细看看这幅图图,想想妈妈为什么用红萝卜来钓小兔子呢?使孩子从中明白只有妈妈才最了解自己的孩子。在读第二彩图中,引导孩子想:妈妈为了找到小兔子,面对那么危险的山,已经做了哪些充分的准备?

(二)读文-体会语言魅力

绘本的正文是由教师读给孩子听,还是放手让认识了几个字的孩子们自己去读呢?我觉得教师得先为儿童读故事,因为绘本是通过优美的语言和图画表现出来的,当教师把绘本所表现的最好的语言用自己的声音,用自己的感受来讲述时,这种快乐、喜悦和美感才会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绘本的体验会永远地留在孩子的记忆当中。对孩子而言,听别人朗读故事是一件轻松没有压力的事。在这个倾听与欣赏的过程中,孩子自然而然的了解书写方式,认识生字新词,并熟悉语法。朗读故事给孩子听,也等于提供孩子欣赏创作风格,了解情节铺陈,认同成功角色的机会,这对于引发孩子的阅读兴趣有很大的帮助。当孩子倾听故事的机会越多,其生活经验与知识领域自然随之扩展,影响所及,形成个人的思考与判断。因此,我们每次都要努力用声情并茂的朗读,打动学生。在朗读中,读读听听,给予孩子充分时间,使故事内容在孩子脑中形成一幅画,并于绘本上的图画相逢、互补。

在教师示范朗读后,要逐步引导学生与教师共读,感受语言的节奏美。让孩子自主选择绘本中自己特别喜欢的句段与画面自我赏读,受到文学语言的熏陶,积累文学的语言。

如在《猜猜我有多爱你》的绘本阅读教学中,大兔子的语言一直和小兔子一样,相同的话,出自不同的人物,展示了大兔子的一片童心,同时构成了文本语言的节奏美。可以请老师先读小兔子对妈妈说的话-"我爱你有这么多!"看图后,师生共同读兔妈妈的话-"我爱你有这么多。"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范读第二段小兔子的话:"我的手举得有多高就有多爱你!"让学生单独读兔妈妈的话:"我的手举得有多高就有多爱你!"通过听教师读,师生共读以及自己读等多种朗读方式,让学生感受语言,积累语言,同时学会运用这样的语言。从中体会母爱脚下无艰险,母爱可到天涯海角。

(三)想象-擦亮思维火花

故事的魅力就在于它引人入胜的曲折性和情节性。一本好的绘本也会有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情节。因此,在绘本阅读指导中,巧妙地抓住绘本的转折处,设置悬疑,让学生去猜测,就更能增加绘本阅读的趣味性。在教学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时,可以让学生根据上文来猜测接下来小兔子将要说的话,并让学生模仿小兔子的口气和动作说一说、演一演,不仅增加了课堂气氛的活跃性,也激发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学生刚拿到一本故事书时,我首先指导他们仔细观察封面,由封面中的图画与文字猜想故事的内容。这样,学生便会带着自己的想象打开绘本的扉页,迫不及待地阅读绘本的内容。如在指导学生阅读绘本《贝尼都会干什么》时,我让学生先观察封面,说说除了这位可爱的男孩贝尼之外,你还看到了什么。同学们兴趣盎然,大胆猜想故事情节,纷纷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样,极大地满足孩子爱幻想的心理需求。

每一本绘本从头到尾都隐藏着"神秘",针对不同的绘本,我会在导读时寻找不同的"点"让学生想象。学生掌握了阅读的方法,便能张开翅膀,在想象的世界里自由遨游。

三、开拓视野,培养良好的习惯

小学低年段是学生阅读能力起步的关键时期。作为语文教师,不仅要让孩子一走进小学就与书为伴,还要指导学生进行广泛阅读。从一本书到一套书,从一个故事到一个系列故事。如在学生阅读《大卫,不可以》后,可以推荐他们阅读其它系列丛书:《大卫,上学去》、《大卫惹麻烦》等;当学生阅读了《我爸爸》,认识了一位既强悍又温柔,样样精通,能给孩子安全感的好爸爸时,可以推荐阅读《动物园》、《大猩猩》、《朱家故事》等。此外,为了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除了听老师讲故事,我还鼓励学生买书自己阅读,并把看过的绘本故事书放在班级图书角。大家相互借阅,形成资源共享。

四、坚持阅读与评价同步前进

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及心理发展规律决定他们具有竞争的天性。因此,我在学生绘本阅读中创建竞争机制作为评价方式,这种评价方式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激发他们敢为人先的意识,还能培养同学们之间互相交流的精神。

我采用星级阅读评比法,每周给学生推荐一本绘本,给能读完绘本的学生打五角星,星数由一颗到五颗不等。让学生每次都比一比,看谁的五角星多,满10颗星就可获取一个"红苹果"。并坚持每月进行一次讲故事比赛,教师和学生共同当评委,评定成绩。除设一、二、三等奖外,还设有优胜奖和进步奖。凡得奖的分别给以精神和物质的鼓励。对此,孩子们的劲头很高,对绘本很有兴趣。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指出:"人心中最深切的禀质,是被人欣赏的渴望。"

"阅读之路,始于绘本。"一学年过去了,学生读书的兴趣浓了,不仅掌握了绘本阅读的方法,知识也越来越丰富。绘本引领,让学生爱上了阅读,养成了经常读书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