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1-11
/ 1

素质教育探讨

董国辉

——如何进行素描教学

董国辉山东省寿光市稻田镇王望中学262727

素描是学习绘画的基本功,基础牢固才能在上面建造“高楼大厦”。如何进行素描教学,对于美术教师来说具有良好的专业技能与灵活多变的教学技法是教学的根本。

一、要让学生理解素描的内涵,努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引导学生欣赏一幅优秀的素描作品,就如欣赏一件艺术珍品,但学生自己欣赏往往是走马观花,囫囵吞枣,看后有如过眼烟云只记住大概。只有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使赏析课变成活泼生动,饶有情趣的兴趣课。学生感兴趣,授课事半功倍,师生通过对美术作品造形、明暗调子、构图、用笔等诸方面的仔细赏析,在兴趣中感悟素描原理,体会奥妙。在分析、欣赏、感知中培养认识能力、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及构图技巧。通过大量的赏析,使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形成自己的认识,提高审美水平。

二、学习素描是枯燥而单调的,教学上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乐趣中学习

素描的练习是枯燥的,尤其是初期的练习,学生又处在活泼好动的时候,当年达芬奇画鸡蛋不就是因枯燥、单调质问过老师吗?但这是基本功,也是将来的基础,“练武不练功到老一场空”,在绘画上是有着同样的道理的。

如何教学,方法是非常重要的。“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在实际种植中虽然是很荒唐的,但在学生的潜力发挥上是有一定的道理和启发的,这就要看教师的教学方法了,只要你方法得当,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触发其内心的激情,并且有足够的耐心与细心,学生会视你为崇高的榜样,发挥出无穷的潜力,全力效仿,你就会产量多多,收获多多。你的学生定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记得每年学生初学素描,往往开始兴趣较高,迫不及待,但到了真正练习时,没练几张就练腻了,感到单调枯燥。这时老师的作用是应该得以体现的时候了:调动其兴趣,激发学习激情就义不容辞了,如树立优秀榜样,介绍名家饶有兴趣的学习典故,介绍他们是怎样学习的;或将学生感兴趣的游戏、小品等引入课堂,活跃课堂;或划分小组进行团体比赛赢者如何,输者如何;或罚其到黑板上画一小动物等等,都是不错的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办法,只要方法妥当,积极性总是会有的,只有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其真正的情感,学生的潜力才能得以发挥。潜力是无限的,方法越是灵活效果越是明显。

三、学习素描应本着“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训练

任事物的发展都有其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规律,素描的学习也不例外,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是必须遵循的规律,杀鸡取卵是不可取的。初学素描在造型上应特别注意透视与构图,造型不准是初学者最普遍的毛病,究其根本原因是大多数对透视理解不够,消失点混乱,比例也就无从掌握。因此要求比例及轮廓准确,就应从最简单的透视效果明显的几何形体练起,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与此同时在学习上培养学生严格的作风和求实的态度,尊重现实,实事求是,养成习惯。步步为赢,才有可能爬上艺术的高峰。

四、素描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素描训练过程中,特别是要求学生不要迁就构图及比例、透视的错误,凑合了事是坚决不可取的,木已成舟也就无法挽回了。如果在训练中老是犯轮廓不准的毛病,消失点不统一,或调子混乱,就要结合学生作品认真分析原因所在,找出问题所在,否则,找不出原因也就画不好,画不好也就没有信心,更不用说激情与兴趣了。

注意整体是观察也是处理好画面必须要做到的,你的画笔就是流动的哨兵,这个哨兵一定要动,并且要勤动,不能懒惰,既要细观局部又要纵观全局,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因此要引导学生学会正确观察物象的方法,各个静物之间要学会比较,在注意明暗差别的基础上,把细微变化体现在画面之中。细节决定成败是很有道理的。反之,只看局部的细枝末节而看不到整体的情节气势,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这种忽略全局的做法,往往是初学者最容易犯的错误。

整体--局部--整体,这一不变的观察表现规律,虽然人人皆知,但在深入描绘各个局部的过程中,应当要求学生刻画某个局部的同时要考虑整体,并为掌握整体而时刻调整整个画面,使每个阶段停下笔来都是一张形象生动的画面。所以,掌握整体是对局部而言,在一定阶段必须把主要精力用于局部刻画,但必须时刻保持整体观念,纵观全局,有了物象的整体性画面才和谐统一,活泼生动,画面才富有生命力。

在基础未打好之时,对于那种专门追求风格、流派的做法,教师要适当地加以引导和纠正。要让学生认识到:没有浑厚的基本功作基础,单纯地去追求某些风格、流派的做法是有害无益的。要鼓励学生多掌握一些课外知识,如文学、美学、历史等方面的知识,使他们多了解不同素描流派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以及他们的主张和特点。这样能够使学生扩大知识面,开扩眼界,有助于提高绘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