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幼师校体操课考核内容与办法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丁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6-16
/ 2

学幼师校体操课考核内容与办法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丁丽

丁丽

丁丽

哈尔滨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摘要通过调研可知,黑龙江省幼师体操教学考核基本参照专业体育教育科目的考核方式,也就是通常的理论知识进行笔试,实践科目根据标准进行技术水平达标测试的方法。

关键词幼师考核内容办法

黑龙江省幼师体操教学考核基本参照专业体育教育科目的考核方式,也就是通常的理论知识进行笔试,实践科目根据标准进行技术水平达标测试的方法。这样的考核内容和办法是典型的应试型人才培养考核方式,容易将学生体操教学能力的考察忽视掉,因为我们培养的是一名幼儿体育教育工作者,并不是专业运动员或者学者,因此,在幼师教学过程中要不断的渗透教学的理念,使之最终在学生身上形成一种能力,这种能力足够支撑其幼儿体育教师的身份。这样的能力不能通过单纯的指标性考核来进行,要综合日常表现和客观评价。日常表现考核可以通过随堂测验的方式,随堂测试具备突然性,这样就可以督促学生的日常练习。具体方法是:立足教材,在相应的教学时间或者关键时间节点,综合问答、重点难点考核和学期测验的方式,可以顺序也可以随机的选择学生来进行完成。采取经常提问、重点检查和学期考核相结合的办法进行,如采取教学完毕后要求每位学生对当堂内容进行二次讲解等。随机模式可以锻炼学生的应变能力,不仅取得良好的考核效果还能锻炼学生的口才和情绪控制综合分析的能力。这样就可与取得学生施教能力的客观评价,能够针对不足予以专门训练。“还有很多方法如批改作业,检查笔记、模拟教学、分组讨论等考核方式。”

一、体操课考核内容

体操教学的实施效果评价是通过考核来展现的,同时也是学生学习效果的最直接的体现方式。根据调研分析黑龙江省6所幼师(含学前教育)的体操课专业课程教学大纲,黑龙江幼师学校考核体操课基本上从理论知识学习,专业技能掌握,技术难度水平,日常学习情况等方面入手。其中单纯考试理论技术的院校有3家,占总数的50%;考试内容涵盖技能部分的有1家,占总数的16.6%;考试内容涵盖平时表现部分的有2家,占总数的33.3%。另外,即便内容相同,各部分考核所占的比例也不尽相同。考核反映的是包括理论和技能在内的学生学习的整体学习情况,传统模式有考试内容偏颇,理论考试沉溺于分数,过于死板脱节于实际需要,实践考核偏重于运动技能,不能考查学生的体操教学能力和创新能力,也不能反映其课堂组织能力和知识传授能力。实践考核往往演变为一场体操比赛,考官变成裁判,学生变成选手,考试变成出线权之争。应试模式的考核使学生陷入被动学习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无法达到综合全面发展的教学初衷。考试的重结果而轻过程,导致学生一切行为向考试看齐,忽略日常课堂的学习,考试之前突击这样的风气也影响了热衷于课堂学习学生的情绪。体操课程怎么考核才能反映真实效果,才能帮助人才培养,督促学生对专业课程的真正理解和主动学习对于研究幼师教育的体操教学工作者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二、改进体操课考核内容与方法

现在黑龙江省6家培养幼师专业学校(招收学前教育专业),基本上使用未经改革的方式来进行体操课的结业考核。根据调研结果,单纯考试院校占到75%,仅有25%的院校在考核时考虑到日常教学时的课堂效果。也就是说大多数学校关注的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效果,不太关心实际问题处理能力和科目展开后续学生的创新能力,重结果轻过程的思想很严重。这种方式有悖于素质教育的要求,也不符合幼师教育的人才培养方向。体操课的考核要从有利于强化学生和教师之间关系、有利于体现体操教学保健性功能的目的出发,建立评价内容多元化、多样化的新的考评体系。评价内容应该采取多维度评价,考核内容应包括理论知识,身体素质,主观意识,艺术表现、团队作用,同时增加学生互评环节,强调学生作为课程学习的主体的重要位置,充分尊重学生的重要作用。在评价过程中不但要重视考试结果,同样要重视日常表现。最终在不脱离课标的大前提下,最大限度使用评价的功能。“只重结果的评价方法与标准,会严重挫伤学生练习的积极性。”

三、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考核体系的相关因素

1、考核所要注意的几个重点内容。(1)科学性原则:考核标准确立应科学有效、有的放矢,不能漫无目的也不能随意发挥。(2)发展性原则:考核的目的不在于考核本身,在于客观评价体操课的教师施教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效果,所以考核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水平提高及发展潜力。(3)区分性原则:区别对待因个体差异产生特点与表现各异的学生,对他们的考核不应带有主观色彩,不作诋毁性和消极性的评判结论。(4)反映性原则:考核后反映的学生实际学习情况,教师应及时对学生的不足进行进行专项辅导。帮助学生弥补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短板,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2、合理选择评价考核内容。考核内容不见得大而全才更能体现科学性,因为对于幼教体操课教学来说专业覆盖面并非那么全面。所以专而精是我们考虑的要点,充分体现幼教的职业特殊性。(1)学期考门槛设置尽量保证基本过关率,以树立学习者的自信。(2)将一项技能反映多种能力的考核内容设为重点。(3)设置学生自我突破、个人努力和团队配合的评价内容。(4)设置参赛学生以及为体操推广学生个人情况的评价内容。3、评价考核方式和标准既要保证科学合理又要保证规范可行。考核内容的改革除了上述需要注意的事项之外,还要注意的是素质养成方面的内容,利用考核工具刺激教师和学生双方都以最大热情参与到幼师体操课开展中来,实现素质教育提出的要求。降低运动能力技术评判项目的频率和数量,弱化体能达标的成绩地位,强化精神面貌和学习态度的地位。尽可能地创造机会给未能达标的学生进行补考,增加课程的亲和力并减低学生学习的压力。评价考核的分数标准设定要充分考虑客观条件,充分考虑学生的承受能力,充分运用理论方法。“要使学生成绩成正态分布,让绝大多数学生通过一定努力能够达到及格标准以上。”

参考文献

[1]付思雨.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课教学评价研究述评[J].当代体育科技,2013.3

[2]郭丽娟.对体操教学改革的探讨[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1.04

[3]程玉双.幼师幼儿基本体操课的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2012

[4]周召勇.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模式现状及对策分析[J].安徽文学,20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