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词汇教学探索

/ 1

英语词汇教学探索

殷月芬

殷月芬(日照高级技工学校山东日照276826)

一、话题词汇教学法

话题词汇法就是结合本单元内容对与话题有关的词汇进行多角度、多渠道、多途径的集中训练,通过归纳、联系、操练、记忆和运用等手段,达到扩大词汇量和提高词汇运用能力的目的。例如:我们在学习Unit8《theGreatWall》的单词时,就可以运用话题词汇教学方法来进行词汇教学。首先通过“头脑风暴”活动,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形式对与话题有关的词汇进行归纳;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相关词汇进行讨论,以加深学生对主体的理解,训练学生的词汇运用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二、游戏竞赛法

在词汇教学中引入适当的游戏竞赛,不仅有利于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达到检测词汇学习效果的目的,还能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在课堂教学中可采用单词识记、猜字谜、词汇接力和猜测词义等游戏培养学生的词汇应用能力。

三、联想记忆法

联想的方法有很多,一般可以从读音上、意思上或者形象上联想,就是根据想象将词与词联系在一起从而使人形象地记住这些词。例如:记忆单词mare(母马,母驴),从读音角度出发,我们可以联想到mayor(市长);从词意角度出发,我们可以联想到donkey(驴)、mule(骡子)等;从词形角度出发,我们可以联想到一连串词汇:care(关心)、dare(敢)、fare(费用)、hare(野兔)、spare(空闲的)等。联想原则是扩充词汇,达到“一箭多雕”。随着联想法的多次运用,学生很容易在比较中记住单词及用法。

四、词形构建法

主要是借助构建法进行教学。首先要求学生了解与识别常见词缀,并掌握和运用。每个英语单词都可以分解成一个核心词根和前缀或后缀。例如在view(看法、景色)这个单词的基础上,加上表示“再一次”的前缀re,就是“复习”的意思;加上表示“人物”的后缀er,就有“观众、探视器”等意思。另外,在教学中,学生可能会碰到含多重词缀、较为复杂的词汇,如independence、disability、evaluation等,还要接触到一些新的缩略词,如smog(smoke+fog)、telecast(television+broadcast)等。在遇到这类词时,要让学生仔细观察生词,结合语境,鼓励其大胆去分析、猜测。

五、运用记忆法

主要方法有:

1.造句练习法。在造句之前,先弄清楚所学词汇的解释,解读教材。造句时,提醒学生充分展示上下文情景,注重内容的表达和句子的完整,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和周围情况。

2.复述课文。复述课文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熟记相关词汇、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方式。在Reading教学中,教师可给出一些关键词,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加工和创造,从而达到熟练运用词汇的目的。

3.编写小故事。在学完一个单元之后,可挑选出一些重要的单词和短语,要求学生用这些词或短语编写短文或小故事,或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词或短语编写故事,以培养学生创造性运用词汇的能力。

六、巩固记忆法

根据艾宾浩斯“先快后慢”的遗忘规律,在短时间内及时复习记住的单词效果最佳。而要想永久性记住单词,必须遵循遗忘规律,重复记忆五次以上。因此,只有及时、反复复习才能达到牢固记忆的效果。

1、随时记忆。为了把单词在没忘的基础上巩固记忆,可让每一位同学把刚学过的单词记在袖珍单词本上,并且让他们做到“单词本随身带,饭前饭后记起来”。另外可把教室黑板的一角做为单词巩固记忆栏,把一些易混的单词让学生查找并轮流抄写。比如:lie和lay的过去式、过去分词及现在分词易混,学生抄在黑板上后,每天上课前几分钟让学生背诵,并且编成顺口溜以方便学生记忆。实践证明所有的学生都能熟练掌握。

2、阶段性检测。可采取自测、互测、集体检测等多种方式,检查词汇记忆效果。互测就是让学生两人一组,每天用5分钟左右的时间相互检测。对于少数尚未掌握或出错较多的词汇,让学生在单词本上做好标记,反复记忆,直到掌握。为了全面调动学生记忆单词的积极性,还可以进行定期竞赛,奖励那些成绩突出和进步较大的学生,同时鼓励那些记得不理想的同学,并及时对他们进行补偿性检测。这样既能让他们有学好的信心,又不致于让他们落在其他同学的后面,从而大大减小了两极分化。

总之,词汇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应研究词汇教与学的规律,继承和发扬传统的、行之有效的词汇教学方法和经验,积极探索提高词汇教学效率的策略,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创造性地选择和使用词汇教学的有效方法,使学生在掌握和运用词汇知识的同时提高运用英语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章兼中外语教育学[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

[2]文秋芳英语学习的成功之路[M].上海:上海外国语教育出版社,2003。

[3]肖礼全英语教学方法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4]李彬英语学习中的词汇量问题[J].吉林:吉林教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