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现代企业统计新体系的若干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构建现代企业统计新体系的若干思考

史会杰

安阳市祯富置业有限责任公司河南455000

摘要:在信息化发展快速的大经济背景下,现代企业经济发展和企业管理过程中,越来越重视统计体系的构建。传统的企业统计指标体系,数据指标统计质量普遍较低,原因是其缺乏统计体系管理。基于信息化背景的新体系构建,成为近年来企业统计体系革新的方向,这是注重统计信息化和统一管理的体系建设。本文对统计指标体系进行了概述,针对现行统计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企业统计新体系构建优化策略。

关键词:现代企业;统计新体系;思考

引言:统计指标体系,指的是可以体现社会经济总体现象及数量特征概念以及具体数值的统一体。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环境下,企业在经济市场的竞争力已非常激烈。现代企业急需利用管理的优化来增强企业的综合实力。在企业管理过程中,统计体系构建非常重要。企业需及时通过统计了解企业经济运营现状,包括各项数据和指标信息的统计,例如:经济活动条件数据、投入指标、产出指标、经济效益指标、人员指标等。这些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是企业进行经营决策的主要依据。

一、统计指标体系概述

由于现象的复杂多样性,各种现象之间相互联系的性质,只用个别统计指标来反映是不够的,需要采用指标体系来进行描述。统计指标体系就是各种相互联系的统计指标所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用来说明所研究现象各个方面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关系。统计指标体系因各种现象本身联系的多样性和统计研究的目的不同而分为不同的类别。

统计指标体系也可以指若干个统计指标之间的联系表现为一个方程关系。例如:工资总额=平均工资×职工人数;商品销售额=商品销售量×商品销售价格;等等。统计指标体系对于统计分析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一个设计科学的统计指标体系,可以描述现象的全貌和发展的全过程,分析和研究现象总体存在的矛盾以及各种因素对现象总体变动结果的方向和程度,也可以对未来的指标进行计算和预测,对未来现象发展变化的趋势进行预测。

二、现行企业统计体系问题

1、统计管理不完善缺乏智能化构建

一般情况下,企业统计体系应包括的主要内容是:经营预测、经营管理、指标评价和资料应用的统计全过程。但由于现行企业大多存在体系不完善情况,所以在企业经营活动的每个统计环节均可能出现统计问题。统计管理如果不能统筹各指标间的逻辑关系,将使统计数据出现失误,造成统计数据的应用受到限制。

目前,企业统计系统已经基本完成利用计算机运行。但是在实践统计系统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统计信息资料整理和分析失衡现象,使存在决策价值的统计数据无法体现价值。计算机指标管理和分析系统优化仍然不到位,缺乏智能化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功能。分析功能的缺失使统计体系的功能性发挥严重受阻。因此,现行企业统计体系,不仅在统计体系管理上存在缺失,同时在应用系统功能上也存在不足之处。

2、统计体系制度和机制建设不健全

企业统计制度是涉及经营管理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规范。现行企业在进行统计体系建设过程中,缺乏制度和机制的优化。基层统计工作的各个环节形成制度并不完善。对于统计的工作内容、工作目标和工作责任的制度规范并不全面,各岗职能范围存在盲区。同时,统计资料的管理制度不完善,资料审核、评估、上报、保密和档案管理等内容工作,形成机制不健全,一岗多职现象突出。统计工作交接也存在调动和实际交接不能完好接轨的局面,使统计工作的连续性受限。另外,统计体系整体的公开制度仍较保守,很多数据不透明、不共享的情况,使企业内部各部门间不能及时地进行统计共享和统计协调工作,为统计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性。

3、统计体系不适应企业实践经济活动

现行企业统计指标体系构建,照搬照做现象突出,没有形成以自身经济发展特点为核心的统计指标体系。例如:小规模企业复制大规模企业的统计指标体系,很多指标针对小规模企业均不适用;不同行业企业间,统计指标也不相同,如果混用统计指标,将造成企业经营数据失真,对企业未来预测经济发展和决策经营项目均不起到帮扶作用。不适合企业实践经济活动的统计体系,既浪费了企业统计的相关资源,又没起到统计体系应起到的作用效果。

三、构建现代企业统计新体系的建议

1、统计管理体系构建

统计指标管理体系构建是新体系建设中的核心内容。管理对企业一切经营活动和组织机制建设,起到统筹和指导作用。关于统计管理的体系构建内容,包括:人才指标管理、制度机制指标建设、指标协调统一的标准化管理等。企业统计指标管理目标是保持统计指标的系统性,同时保证指标间的逻辑关系符合企业实际经营发展。例如:经营管理指标内容中,总产值、产值利润率、资本保值增值率、成本费用利润率等相互之间的关系需要具有逻辑性。在统计过程中进行指标内容确认,同时区分密切联系的指标信息数据,并通过数据分析得到经营管理需要的实际统计指标。统计指标体系管理,以期达到既反映企业当前的生产经营状况,也反映企业长远的发展变化趋势的最终目标。

2、统计体系智能化和信息化建设

统计体系智能化和信息化建设,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现代互联网经济发展迅速,应用互联网办公已经覆盖整个经济市场。企业统计应提供的统计数据应该是对决策者有效的数据。新体系建设,应以提高统计指标的服务质量为重点。在信息技术支撑下,统计体系更应落实市场观念,既要科学有效地反映企业内部的管理,又要对外部市场营销状况作真实的反馈。新体系建设要求统计向信息化、智能化发展,在统计软件建立和升级上进行优化工作,对整体统筹统计内容进行分类表格制作,并进行分类归档,以服务于软件输入和输出。其中,统计软件的输入依托于各部门与统计部门共享、协调后的真实经营和市场数据,输出则是针对统计体系预设指标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后的有效指标数据。输出的有效指标数据,具有影响企业决策,预测企业发展未来的重要作用。

3、以企业经济发展特征为前提构建统计指标体系

新体系思路,是应以企业经济发展特征为前提,构建统计指标的体系管理过程。这个过程,需要企业从实践出发,突出企业自身发展特色。建立完善的企业统计体系,要求企业根据自身企业实情进行统计内容的考量工作,最终建立成熟完善的理论体系。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根据企业实际经营活动形成统计理论体系建设,仍然需要后期的充分考核和认证,以发现理论与实际不相容问题,对该类矛盾进行优化。实现统计体系构建全过程,需在实践中总结理论构架,在理论执行中依托实践经验,使整个企业统计体系得到符合理论结合实际的创新改良。统计体系的搭建工作,需要在理论和现实的基础上,形成科学、合理的工作内容、工作流程、技术工序、制度机制、管理环境等。

结语:现行的企业统计体系已不适应于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统计体系,是反映企业整个经营发展过程的信息资源库,是为企业提供经营决策所需的精准数据的重要机制,统计影响着企业效益增长。近年来,很多企业已经开始意识到现代统计新体系的建立健全,对企业发展的重要影响作用,因此,关于企业统计新体系的研究越来越多。这类研究更多地开始针对不同企业经营管理本身出发,以期实现依托企业经营特征的统计体系建设,促进企业未来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彩云.创建现代企业统计新体系探讨[J].时代金融(下旬),2017,(5):110,114.

[2]陈雄.试论如何构建现代企业统计新体系[J].统计与管理,2015,(2):13-13.

[3]刘倩萍.构建现代企业统计新体系的思考[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6,(29):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