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动画的民族化与现代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8-18
/ 2

中国动画的民族化与现代化

丁越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四川绵阳621000)

摘要: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过程之中诞生了许多丰富多彩的文化形式,这些文化形式对推动人类文明进程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中动画片属于一种独特的影片种类,主要以童心童趣和影像元素的情感表现为主体,在新的时代背景之下,动画片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创作者结合文化背景不断的创作出优质的动画片,其中美国的迪斯尼动画片在世界享有一定的知名度。相比之下,我国在文化建设的过程之中,因为自身的综合条件十分有限,所制作出来的动画片与国外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为了更好的推动我国动画制作水平的稳定提升,相关的设计师和创作工作人员开始自己的将民族化与现代化相联系,不断的融入新鲜的血液,提高动画片的制作水平。对此,本文将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对中国动画的民族化与现代化进行分析及研究。

关键词:中国动画;民族化;现代化

一、引言

与其他国家的动画制作模式相比,中国动画主要以传统文化为基础和核心,在内容和形式选择上更加侧重于对优质文化的进一步利用和分析,因此在将民族化与现代化融入中国动画的过程中设计工作者需要综合考虑不同的影响要素,了解新时代背景之下动画创作的新内容、新要求和新标准,积极的融入更多的现代化元素,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更好的体现动画的现代化发展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中国动画的稳定建设和发展,为人们提供更多的精神文化享受。动画历史悠久,从不同方面体现出不一样的特征,将精髓展现给世人,动画的制作相对比较复杂,动画的呈现体现出我国文化的优越性。

二、中国动画中的传统元素

在对中国动画片进行分析和研究时不难发现,大部分优质的动画片主要诞生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主要包括《大闹天宫》、《哪吒闹海》和《三个和尚》,这些优质动画属于我国动画史上的里程碑,对人类以及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该阶段的中国动画所包含的民族文化色彩非常的浓厚,这一点也使得中国动画在世界享有一定的知名度,同时也带有较为明显的中国画色彩。学术界和理论界在对该阶段的中国动画进行分析和研究时直接以中国派为主体,认为我国的文化形成了一个独立的派系,在数年的发展过程之中,我国动画的发展进程越来越慢,但是出现了许多的创新之处,在上个世纪70年代,中国动画创作的闪光点主要以影像背后中所透露出来的民族性为主题,这些既能够弘扬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还能够积极地彰显中国文化的特色和优势。在长达80多年的创作历史中,中国动画片的创作内容和形式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大部分的创作过程和环节开始积极的摆脱外来文化的影响,严格按照中国民族特色探索出一条全新的动画片制作思路,积极的将传统绘画戏曲和民间艺术融入其中,采取不同的创作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法,更好的实现动画片创作手段的丰富化和多样化。从更微观的角度来看,中国动画之中所设计的民族元素非常的明显,我国的动画开始找到了自身的独特发展思路,利用独特的话语权来构建完善的系统,从而保障自身在国际舞台之中获得更多的优势,积极提高自身的国际地位,充分的彰显中国文化的价值。比如我国而著名的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主要以水墨动画为主体,积极利用中国画的重要特色,采取虚实相生的形式来更好的实现意境与内容之间的共同融合。但是对于中国动画之中的传统元素来说,实质的利用要求比较复杂,同时所涉及的内容和形式非常的多样,如果只关注民族化和传统化的继承就难以更好的体现中国动画的时代价值,因此在实践运作的过程之中还需要积极的将现代化元素融入其中。

三、中国动画的民族化与现代化

从上文的相关分析不难发现中国动画的民族化和传统化色彩非常的浓厚,但是现代化色彩相对偏低,为了更好的解决现代化问题,首先需要肯定民族化的本质要求,深入解读民族化的特质,积极的抓住民族文化的优势,以此来保障中国动画创作的有效性和合理性。其次中国动画在民族性呈现的过程之中必须要以民族特色的分析为基础和核心,深入了解现代化改革的相关要求,真正的结合民族化与现代化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更好的加强两者之间的互动和融合,保证民族化与现代化元素的平衡性和有效性。但是两者在结合的过程之中出现了许多的困难,之所以会长期停滞不前,主要在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对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国家忽略了对专业创作人才的培养,同时在创作观念上还存在许多桎梏和不足,难以将更多创造性的形式和内容融入其中,最终导致我国动画的题材非常的老旧。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创作中国动画的过程中,参与者必须要了解民族化与现代化的融合技巧,分析目前的创作语境和具体的环境要求,了解观众实质心理,加强与观众之间的互动,抓住市场的发展动向,保障自身所创造出来的动画产品能够在第一时间吸引受众的注意力,更好的体现动画创作的市场价值。

首先,动画创作者需要突破传统的讲故事运用方式,尽量避免以简单绘画的形式来展现不同的内容,而是需要关注美学元素语言不同民族化现代化元素之间的联系,更好的体现这种特殊艺术创作的价值和作用,提高整个动画片的表现力。其次是中国传统动画还需要注重审美意识上的创新,了解传统题材与现代化题材之间的相关性,在传统故事中寻求全新的发展思路并进行有效的改造,这一点对体现动画创作的现代化价值意义重大。最后,作为科技发展的重要产物,中国动画电影中所涉及的技术和艺术元素非常的复杂,动画片需要立足于这两大元素的具体条件,积极的融入更多现代化的技术因素,保障我国的文化能够获得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四、结语

中国动画的民族化与现代化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对推动我国动画制作水平的稳定提升有着关键的作用和价值,参与者必须要关注民族化与现代化内容和形式的深入分析和解读,将民族化与现代化相结合,展现出不一样的风格,让中国动画美的别致,更好的突破传统中国动画创作所存在的不足和桎梏。

参考文献

[1]刘娴.中国动画的民族化与现代化[J].中国电视,2004(6):38-42.

[2]刘娴.华丽的困惑——从《大鱼海棠》看中国动画的民族化与现代化[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6(5):10-13.

[3]程兴旺.中国动画电影音乐民族化问题的现代性反思[J].音乐研究,2009(5):3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