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中案例教学的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8-18
/ 2

高中地理教学中案例教学的运用

蒲春丽

(四川省南部县第二中学,四川南充637300)

摘要: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有很多,有导入教学、情境教学、分层教学,合作学习等等,案例教学是比较新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指的是通过分析比较一些已有的案例来进行教学的方法。在教育全面发展的背景下要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找到具体的解决措施,从而不断的提高案例教学法应用的质量和效率,提高高中地理教学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案例教学;高中地理;地理教学

在新课改的背景前提下,如何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及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这是现在十分急切的问题,每个教师都有义务在教学工作中不断研究与探索,寻找答案。

一、案例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的作用

1.案例分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

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分析具有地域性特征的一些图像、文字资料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例如,在学习高中地理“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区为例”这部分内容时,需要学生自主阅读东北地区的位置、地形、气候等资料图像或材料,通过阅读这些材料,学生可以了解东北地区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状况、气候条件等方面。学生了解这些信息之后将会对东北大区的自然地理条件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进而可以推断该地区的地理事物比如植被、人口、产业活动等的空间分布状况,推断产业活动类型,对东北地区的自然、人文景观的分布规律做进一步解释,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

2.案例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综合思维能力

地理学具有综合性特征。其一,这种综合性表现为地理学即包含自然科学的范畴又包含人文社会科学的范畴;其二,表现为地理环境是由多种地理要素有机组合而成的一个统一体,可以涵盖不同地理区域的地理教学案例。正基于此,学生对于交叉学科问题进行分析时要综合分析其多重性质,因此学生要具有综合思维能力,全面的、系统的、科学的分析区域内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与差异。例如还是对本节第一部分所举案例进行分析,学生在对东北地区的自然、人文状况有了一定认知之后,进一步分析“东北地区是否具备粮食种植的条件?”、“限制东北地区商品粮发展的因素有哪些?”、“东北地区商品粮基地朝着国际化的方向发展需要采取哪些改进措施?”等这些问题时,学生既需要分析东北地区的自然状况,又需要分析社会经济状况;在不适合发展农业的地方是否适合发展放牧业、旅游业或其他产业活动?综合对各因素的了解即对东北地区有了一定程度的区域认知以后,进一步综合分析各要素之间的联系与差异,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3.案例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地理实践能力无非就是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和操作能力,无论是现实生活中还是高考试卷中,都越来越重视考察学生的能力。学生通过对真实事例的分析来发现问题、分析原因、预测可能的影响以及提出解决对策的过程,充分锻炼了学生地理实践能力。例如,学习“农业区位因素”这部分内容时,要求培养学生学会对现实生活中影响某地区某种农业活动发展的因素分析。对该部分教材中“中国蔬菜之都---潍坊寿光蔬菜大棚种植业”的发展让学生自主分析,假如把寿光蔬菜大棚种植业进一步推向国际市场,分析需要做出哪些方面的改进?学生将会分析寿光蔬菜大棚得以发展的因素有哪些,阻碍其进一步发展的因素有哪些?综合考虑现有的经济水平和国家政策做出相应的改进。

二、高中地理案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

目前案例教学应用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传统教育就是输入式的教育法,课本上的内容由教师照本宣科的读,很多学生都已经适应了这种教学方法,觉得听老师说说就好,不需要这样去分析,去研究,觉得是在浪费时间。有些教师的观念也比较传统,比如在讲《行星地球》这一章节时,许多老师都是五花八门的大讲,大面积的灌输,想要直接输到学生的脑子里去,这是根本不可能的,没有谁能只听一遍就记住,是需要亲身实践,或者反复记忆,以此加深印象。

2.学生不适应新的教学理念

还有个问题就是,作为主体的学生,还不适应案例教学的理念和方法,从心理上还没有接受这个教学方式,这也是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在地理教学这个问题上,学生本来就不愿意多花心思去学习,更别说教学方法了,不愿意再花心思去适应一种新的教学方法,而是想用传统教学方法直接学完内容,教师只会考虑学生有没有记住知识,需不需要记住知识,并不在意学生是否真的听懂了知识,这是目前案例教学应用中的一个比较明显的问题。

三、案例教学法在高中地理中的运用措施

1.大力宣传,扫清传统障碍

首先就是要加大宣传力度,扫清学生在传统观念上的思想障碍,对案例教学进行全面的宣传,让学生充分认识案例教学,并鼓励他们去尝试案例教学这种教学方法,以此来改变学生的观念态度,让他们慢慢接受案例教学。

2.认清学生主体,使其适应

我们要认清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讲课时一定要从学生方面入手,不能够只靠自己的观点讲课,忽略学生的观念态度。高中生都有自己的思维和想法了,而且对于地理他们有自己的见解,不想只按照老师的思路走,所以我们就需要充分考虑这一点,考虑学生到底喜欢哪些方面,喜欢哪些内容,以此来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哪里,所以,教师需要积极引导学生,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完善教学设备设施

最后就是完善设备设施,地理教学中其实也需要设备的,但是由于它不是理科,而是偏文科性的科目,所以老师和学校都不重视实验,也就不怎么具备地理有关的设备仪器,因此,学校要充分为地理课堂准备实验器材,完善基础设施,让地理也得到重视。有了这些设备设施,教师讲课可以用的东西也更多,最简单的就是可以放视频,教师可以边讲课边给学生观察视频,以此加深印象。

案例教学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虽然还比较新颖,还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可。但是也如我上面的分析,案例教学方法的前景非常大,这种教学方法对学生来说比较有趣,而且能加深印象,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这样一来,就可以提高地理课堂的教学效率。总之,在后面的教学中,案例教学法一定能得到大家的认可。

参考文献

[1]李文婷.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案例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

[2]慕湘.案例教学法在高中地理“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的应用研究[D].鲁东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