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远之观,因探而至--整本书阅读教学中话题式探究的有效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7-17
/ 3

险远之观,因探而至--整本书阅读教学中话题式探究的有效运用

列浩连

列浩连

广州市增城区第一中学

摘要:新课标中"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学习任务群的出现,不仅是对当前语文教育教学中出现的功利化、碎片化、浅表化等问题的解决,也是对如何在语文教育教学中实现立德树人、培育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体现。本文尝试结合林语堂《苏东坡传》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推进课《黄州突围》中创设的"以探促读、以探激能、以探立骨"的话题式探究情景,探寻真实的生命状态,以尽可能提升整本书的阅读质量。

关键词:话题;探究;有效;课堂

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论中学国文课程的改订》一文中指出:"国文教材似乎该用整本的书,而不该用单篇短章,……退一步说,也该把整本的书作主体,把单篇短章作辅佐。"而这种思想终于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学习任务群落地了。这样的变化不仅是对当前语文教育教学中出现的功利化、碎片化、浅表化等问题的解决,也是对如何在语文教育教学中实现立德树人、培育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体现。因此,要让学生在整本书阅读的挺进旅程中发现"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不能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恰可在推进课中创设有效的探究环节,引导学生走向"人之所罕至"的险远之道,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和智慧潜能,促使学生获得生动活泼的个性发展,从而演绎精彩的课堂。本文尝试结合林语堂《苏东坡传》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推进课《黄州突围》中创设的"以探促读、以探激能、以探立骨"的话题式探究情景,探寻真实的生命状态,以尽可能提升整本书的阅读质量。

一、以探促读,深层次对话文本

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作者、文本之间纵横交错的对话过程,"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老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不能用老师的分析代替学生个性化阅读体验","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适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学生是拥有无限潜能和发展可能的鲜活生命体,教师的任务是通过创设有效的话题探究,引导学生更好地走进文本的语言深处,提高他们与文本对话的质量,让他们向更深更新的方向发展,从而促进他们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作家汪曾祺又提示着:"探索一个作者的气质、他的思想,必须由语言入手,并始终浸在作者的语言里。"因此,我尝试在《黄州突围》中创设了一个对话文本的探究环节:

师:我们都知道黄州对苏东坡来说,不同寻常:"乌台诗案"后,诗人带着冤屈、愤懑、痛苦来到黄州,巨大的反差与生活的磨砺,成了他心灵的炼狱,最后却使他登上了文学创作的巅峰。他是如何突围的呢?下面给大家5分钟时间在小组内讨论苏轼在黄州的心路历程,然后再汇报。

【PPT展示诗文:《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临江仙·夜归临皋》、《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后赤壁赋》、《记承天寺夜游》《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生在小组内讨论,教师巡视和指导)

师:分享和提高的时间到了,时间有限,机会难得,大家可要抓紧。

【学生一起笑,课堂气氛活跃】

生1:我们小组觉得苏东坡先是孤独的,例如《卜算子》中描写的是一只"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的孤鸿,我们觉得这只孤鸿就是他自己,正如林语堂先生《苏东坡传》中所说的没有朋友与他联系,他过着孤苦的生活。但慢慢地他变得旷达了,例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发出"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感慨,觉得人生如梦一场,总会幻灭,不必纠结。

师:说得很有条理,他先是孤独的,然后是旷达的。对于这两个点,其他同学有补充的吗?

生2:我们小组从《临江仙·夜归临皋》中"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这句就感受到他内心的挣扎,还有在《念奴娇·赤壁怀古》怀念的是周瑜和《赤壁赋》想到的是曹操,这两个人都是英雄人物,苏轼也渴望像他们那样建功立业,但现在他却遭到贬谪,能不苦闷吗?至于"旷达"这个点,我们认为《记承天寺夜游》中作者能看到积水空明的月夜之景,若无超然旷达,何以在苦难中看到乐景?

师:补充得非常具体。其他小组有别的看法吗?

生3:我们小组觉得在孤独和旷达之间,应该还有一种淡泊和静定。从《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中的"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就能看到一个随遇而安的苏轼。课外我还阅读了《满庭芳》这首词作,从"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着甚干忙"就能看到苏轼的淡泊。

师:你真是一个爱阅读、会发现的孩子。苏东坡的突围不是一步到位,而是有着矛盾的挣扎。那他是借助了什么来实现突围的?

生4:他寄情于山水之中,正如余秋雨在《黄州突围》中所说的"他去寻找无言的山水,去寻找远逝的古人"。这份苦难使他宁静,使他有足够的时间与自然相晤,与自我对话。

师:反应真快,而且能运用课外阅读所得去印证。确实,亲近自然的情趣,犹如清新洁净的空气,吐纳之中令人消解困顿、获取力量。可见,没有经过战斗的舍弃是虚伪的,没有经过苦难的超脱是轻佻的。只有经过了斗争和苦难,才能有力量捧起人生厚重的奖杯。

【PPT展示:由诗文题目幻化成了一个奖杯】

(课室顿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只有真实的学习,才能够有真实的生命状态,才能使得生命真正在常教师要尊重学生最本真、最原始的阅读体验的触摸,将学生生命的活力呼唤出来。作者在诗文中流露的情感,在学生以一次次的文本逡巡中呼之欲出,并在师生的平等对话中激发。他们的情感意识在与文本的对话中被慢慢地唤醒,生命伴随文字在慢慢地生长、丰盈。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知识经验和人生体验相当于"存折",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地将其兑换成内涵丰富的言语。因此,教师应如何在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探究活动中更好地做到目中"有人",焕发出语文课堂的生命力,仍需在不断的实践中总结与反思。

二、以探激能,多角度提升思辨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书,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让本人去思考。"《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语文教育必须同时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与思维品质的提升"。思维是学习的基本功。"学"是接受和储存信息,"思"是分析判断,处理信息。只有通过"思"才能深刻理解,才能把所学知识变成自己的精神财富。因此,为了加强学生之间的横向交流和师生之间的纵向交流,使整本书阅读信息交流呈纵横交错的立体结构,则需要通过探究活动来确保学生的思维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积极、活跃、主动的状态,真正实现耳、眼、口、脑的"全频道"接收,"多功能"协调,"立体化"渗透。于是,我尝试创设了这样一个辩证思考的话题式探究活动:

师:在偏僻的黄州,春风得意,逞才使气,心浮气躁的苏轼隐退了,一个饱经忧患,屡陷困顿而终于突破人生困境,豪放旷达的东坡先生缓缓地走进了历史的画卷。苏轼能完成心灵的蜕变和精神的升华有哪些因素在影响着?

生1:我觉得是儒家思想影响着他,因为从黄州的诗词中,我们看到他仰慕的人都是一些在政途上有所建树的英雄人物,证明他也渴望建功立业,而且我们从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里能看到他即使被贬到黄州依然一心一意地为百姓干着实事,可见他有着"济天下"的胸怀。

生2:我觉得道家思想占主导,在《赤壁赋》中"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这些诗句和在《后赤壁赋》中从他遇鹤到梦到道士的情节,都能看到他受到了道家的深远影响。

生3:我觉得是苏轼是儒道佛三种思想的集合体,例如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追忆周瑜是儒家思想,"人生如梦"是佛家思想,"一尊还酹江月"是道家思想,他是在这三种思想的挣扎下成熟的。但在黄州支撑着他突围的应该是道家和佛家的思想。

师:真棒,真高兴你有这样的看法。但大家提到的都可以概括为外在因素。【课堂一片寂静】

师: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决定事物发展的趋势包含外因和内因。请想想我们读过的《苏东坡传》里面的内容。

生4:是苏轼本人的乐观性格,正如林语堂先生在《苏东坡传》的序言里评价他是一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因为我们都知道黄州的生活条件是很恶劣的。

生5:苏轼能有着这样的性格是受到了家庭环境的影响,尤其是他的外祖父。

师:身上有了乐天基因的苏轼,被贬在黄州后不耿耿于冤屈,不戚戚于困难,把外在的文化精神内化为个人的心灵自觉,终于回归了自己的本性,他突破了自我,升腾了灵魂,最后实现了心灵的突围。

在课堂上,通过话题式探究能唤起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望,更深入地结合自己的整本书阅读经验来理解文本,以领会诗人的心路历程,缓缓地引导学生先散后聚的思维流程,从感性认知到理性升华,辩证地看待事物的发展趋势。这效果远比老师声嘶力竭地讲授方法,得出答案来得容易。此刻,教师的"教"就变得有力有序,学生的"学"也就有纲有目,之前遇到的障碍都变成了思维的美妙音符。正如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所说:"一切语文从实践中去学习比用规则学习来得容易。"学生只要掌握了科学的思辨能力,才能融会贯通,终身受益。但是如何有效地让学生在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话题式探究中提升思辨能力还需要我们老师设计出科学的话题,而不是流于表面的热闹。

三、以探立骨,全方位回归素养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性格与精神形成和发展的土壤。《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教育改革先锋于漪老师也曾说:"语文是民族文化的根,烙印着民族文化的标记,流淌着民族精神的热血"。可见,语文是直接与传统文化打交道的学科,是民族文化精神的重要载体,承载着民族精神和民族灵魂。这就要求我们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不仅要注意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更要承担起"体认中华文化、厚植传统精神"的重任,让学生在充满文化味的语文课堂的熏陶和滋养下,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获得文化积累,提高文化素养,提升综合素质。因此,我觉得我们"教"的视野不能只局限在"文",要服从立德树人的大目标,于是就作了一个"贬官文化"的话题探究尝试:

师:文豪涅槃,东坡突围,黄州虽然是这位巨人政治生涯的低谷,却成就了他文学的圣地、精神的丰碑。可以说,黄州成全了苏东坡,苏东坡也成全了黄州。像这样一种相辅相成的有趣关系却衍生出了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那就是"贬官文化"。

师:请大家齐读一下余秋雨先生《洞庭一角》的段落,边读边思考"什么是'贬官文化'"。

【PPT展示段落内容】(生边读边思考)

师:相信大家都有了自己的想法,请你来。

生1:"贬官文化"就是当官者被贬到某个地方,然后写下的诗词就成为了一种文化。

师:提到两个关键词"被贬""诗词",很好。其他同学还有补充的吗?

生2:这些诗词都是贬官在贬谪之地与山水亲热所得,都是一些千古名篇。

师:真会发现!发现了这些诗词创作的重要途径。但这些诗词里面所描写的山水一开始就成为遗迹吗?

生2:不是的,是需要作者人品和文品双全,是需要得到朝廷的认可。

师:就是说,文人被官场放逐,便寄情于山水,写下了千古名篇,等恢复名誉后,冷清的山水就变成了名胜古迹。这让你想起了谁?想起了哪些千古佳作?

生3:我想到了被贬湖南岳阳的范仲淹,写下了《岳阳楼记》,有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政治抱负。

生4:我想到的则是被贬在我家乡湖南永州的柳宗元,喜欢他写的《小石潭记》。

师:《小石潭记》是柳宗元《永州八记》之一,这让我想起了和与柳宗元偶遇的被贬广东连州的刘禹锡,他曾为我们广东连州古道写下了"剡溪若问连州事,惟有青山画不如"的名句。

生5:我想起了被贬到滁州的欧阳修,他写下了《醉翁亭记》,记忆犹新是作者在山林中与民一齐游赏宴饮的乐趣。

师:这一切都汇成了"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真正的文学来源于真实的生活,真正的伟大诞生在苦难当中。在他们"阴晴圆缺"的生命中,我们能得到怎样的人生启示呢?

生6:即使处在苦难当中,也要找到自己努力的方向,定会走出一片豁然开朗。

生7:以这些大家为榜样,不断鞭策激励自己,即使在人生的逆境中,也要坚定执著,不屈不挠,敢于走出困境,迎接未来。

生8:我国改革开放40年的成功也是从苦难中走来的,有汗水甚至泪水,要勇气也要指挥。作为新生代的我们更要用心做好自己的事,才能挺进风光无限的"无人区"。

【此刻的课室顿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师:非常高兴同学有这般见解。作为普通人,我们也许无法学到这些大家的才学,但可以学习他们的人生态度,从而不断矫正自己的人生坐标,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能够屹立于民族之林的根本,离开了民族文化就可能失去民族的精神,民族的脊梁。正如我国著名学者吴宓先生曾提出传统文化教育的作用:"涵养心性,培植道德,通晓人性,谙悉世事,表现国民性,增长爱国心,确定政策,转移风俗,造成大同世界,促进真正文明"。因此教师要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注重人文的教育,认真分析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内涵,挖掘教材内在的文化因子,并通过恰当的方式唤醒学生的文化基因,以点带面地向学生撒播理想的种子、美好情操的种子,引导学生深刻地求真、求善,求美,让学生真正认识和理解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核与真正价值,从而自觉地接受优秀的传统文化。但在如何准确地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找到将传统文化的丰厚内容完美融入课堂的切口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古人有云:"授之以鱼,只解一餐;授之以渔,终身受用"。因此,作为课堂主导者的我们要以最特殊的眼光,掏出整本书阅读的引人入胜之处;以最简洁的线条,拉动整本书阅读最丰富的信息;以最轻松的方式,让学生在整本书阅读中得到最有分量的收获;以最接近学生的整本书阅读现状为起点,带领他们走到离自己最远的终点。从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课堂实践可知,只有创设有效的话题式探究情景,让学生自己一路从山脚爬到了山顶,过了沟洄,垮了险壑,亲自去感受、发现,才能使他们成为真正的"渔者",才能让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遍地开花,芬芳人生。

参考文献

[1]于漪;《于漪全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

[2]蒋成瑀;《对话:改革语文教学的途径》;《教学月刊》(中学版)2004年第1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