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篮球教学改革的困境与突围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8-18
/ 2

高校篮球教学改革的困境与突围

陈瑶

(西南民族大学,四川省成都市610041)

摘要:高校篮球运动历史悠久,是经典体育运动项目之一。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篮球教学改革首当其冲,起到了引导和示范作用。从现阶段高校篮球教学改革的情况来看,其中主要问题集中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实践几个方面,因此,本文将详细分析高校篮球教学改革中的困境,在结合实际问题的基础上探讨高校篮球教学改革困境突围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高校篮球;教学改革;困境;突围

高校篮球文化是构成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如何在新时期高校篮球教学中突出育人特色,提高学生的篮球运动水平,通过篮球运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良好习惯,这些都是高校篮球教学改革的发力点和落脚点。篮球运动不但能够促进学生体育素质的提高,而且还是构建新型体育教学模式的切入点,通过对篮球教学改革困境与突围的探讨,能够进一步加大篮球教学改革力度,促进高校体育改革的纵深发展。

一、现阶段高校篮球教学改革的困境

(一)教学理念落后,课程设计不合理

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不少高校体育教师在篮球教学中以技术为主,忽视了篮球理论方面的教学,这就造成教学内容单一,理论教学存在空白。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注重强化学生的身体素质,但是对于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则有所忽视。此外,在课程目标中教师以教学大纲为主导,强调教学目标和大纲要求的一致性,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教学活动过于片面,难以真正体现教学目标的优越性。教师在教学目标的制度和选择中视角狭隘,课程设计难以体现出科学合理性。

(二)教学内容及形式陈旧落后

当前,高校篮球教学仍以传统形式为主,注重篮球的竞技性而忽视了其减压性、娱乐性和健康作用,这也造成篮球课堂竞技性内容教学过多,娱乐性和趣味性不足。在篮球训练中教师注重学生运动技能的培养,但是对于学生综合体育素质的培养则有所忽视。由于教学内容和形式缺乏新意,造成学生参与篮球学习训练的积极性不足,甚至对篮球运动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抵触心理。

(三)缺乏科学的足球教学分层机制

在高校篮球教学中,教师多制定统一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但是,高校篮球教学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课程,这些学生中可能有篮球运动健将,也可能仅对篮球运动有基本了解,对其中的技术性、专业性内容掌握不足。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相同的教学内容可能会造成有些学生“吃不饱”,有些学生“不消化”,难以体现出分层教学特色。分层意识不明确也会造成课堂教学效率偏低,导致教学资源浪费。

二、高校篮球教学改革的创新思路

(一)完善高校篮球教学设计

完善教学设计是实施篮球课程改革的基础,在篮球教学设计中,教师要结合教学目标、学生的实际能力设计科学的教学方案,注重培养学生的运动创新意识,以激发学生的篮球运动兴趣为先导,在实践教学当中引入一定的理论性教学,这样才能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平衡,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了解篮球文化,提高对各类篮球赛事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除采取传统的理论教学、示范教学形式外,还可以引入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这样的教学形式有利于拓展课堂内容,让学生全方位的理解篮球知识。教师可以从网络中下载精彩或者经典的篮球赛事,或者将篮球明显的精彩表现制作成课件,学生通过课件观摩能够看到篮球战术、战略的运用,对篮球赛制、赛场制度等有更全面的了解。尤其是在篮球明星效应的驱动下,能够使高校篮球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更积极主动的参与篮球运动,并主动提高自己的运动技能。

(二)注重教学互动,提高篮球教学的趣味性和娱乐性

对于非专业的篮球教学来说,通过篮球运动强化学生的身体素质、缓解学生的生活学习压力、帮助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这些都是开展篮球运动的目标。因此,在面向全体学生的篮球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篮球教学的趣味性和娱乐性,尽可能少的使用专业术语,尤其是在技术型动作讲解中,教师要采取深入浅出的语言,让篮球知识通俗易懂,让大多数学生理解和接受。在篮球训练形似上,除传统的球队组合外,教师还可以引入三人篮球形式,这样能够是篮球训练形式更加灵活,更有利于学生参与这项体育运动。在日常训练基础上,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篮球比赛,通过比赛的形式让学生感受实战分为,并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场上实践,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真正融合。趣味性的足球运动能够帮助学生释放身心压力,让学生有积极平和的心态,不够正确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以更积极的态度面对学生和生活。趣味性和娱乐性是高校足球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同时也是夯实教学改革发力点。

(三)科学分层,通过篮球教学的科学性

分层教学是高校篮球教学改革中的一项具体举措。所谓分层就是教师通过观察分析,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层次,从而教授不同的内容,采取差异化教学方式。分层教学改变了足球教学中“一刀切”的盲目性,教师能够结合学生不同的学习层次灵活设计教学内容,从而提高足球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面对的是全体学生,所以教师进行的纠错教学不可能适合所有学生,这就容易造成教学中的无用功;而有些学生迫切需要教师讲解的问题,教师可能没有注意到,这就造成教与学之间需求脱节。

基于此,教师要在篮球教学中引入分层教学法,将学生分为基础层、提高层、进阶层。以原地传接球为例,基础层的学生只要掌握基本篮球知识和一般篮球技能即可,要保持肢体动作协调,尽量将动作做到准确到位。提高层的学生要注重技术性动作的标准度,要灵活控制肢体,保持动作连贯完整,适当要求力度和速度。进阶层的学生在传接球训练中要有科学的发力点,保持肢体协调,能够自主控制动作的规范性,在传球速度上要快,发力要集中,从而提高传球的精准性。学生所处的学习层次不同,所要掌握的知识内容和实践方式也不同,教师针对学生的层级特点设计差异化的教学内容和训练方式,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在教师的激励和引导下,学生在层级晋升中过程中积极性更高,继而形成活跃的足球教学氛围,促进篮球教学改革成果的落地,真正提高学生的篮球运动素养。

结语

高校篮球教学改革的开展,实现了学生体能素质、竞技运动、心理健康、团队合作等综合素质的提高,深度激发篮球教学活力的同时,也有利于构建起全新的校园篮球运动氛围,让学生在篮球运动中释放压力、强身健体,培养学生热爱体育、终身运动的良好习惯。由此可见,篮球教学改革将成为大学体育教学改革中的一道风景线,让学生在篮球运动中获得身心素质的双向发展。

参考文献

[1]荆治鹏.新形势下高校篮球教学改革的思路研究[J].才智.2018(16)

[2]施发.高校篮球教学的理论知识与结构优化研究[J].青少年体育.2018(07)

[3]周梦莎.高校篮球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改革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17)

作者简介:陈瑶(1980.03-),女,山东日照人,教师,讲师,硕士研究生,篮球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