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桩基础施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20
/ 2

建筑工程桩基础施工研究

龙富强

广东金粤建设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广东深圳518000

摘要:桩基础施工技术是建筑工程项目基础施工所应用的重要技术之一,合理使用不但可以提高建筑物的地基稳定程度,还可以提升建筑物的抗震性能、降低建筑物的沉降指数,从而整体提高建筑物的建筑安全系数。因此,对桩基础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运用进行全面分析,具体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建筑工程;桩基础;施工

一、桩基础施工对建筑工程建造的重要性

伴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实际的建筑工程施工阶段中,其主要的骨架材料是钢筋砼结构,这种材料自身所具备的重量就是较大的。

1、当前,我国的建筑工程桩基础施工工艺比较成熟、它能够适用于多种地质条件、并且不会对建筑物周边的环境影响造成较大的影响。

2、因为建筑工程桩基础的刚度通常很大,并且桩基础在它的自身荷载和相邻建筑结构荷载影响之下,使得桩基础不会产生很大的不均匀沉降情况,从而能够有效保证建筑工程的倾斜程度不会超过所允许的极限范围之外。

3、因为建筑工程桩基础具有很强的抗倾覆能力和侧向刚度,能够有效保证因为风力以及地震造成的水平荷载与水平力矩荷载,所以建筑工程桩基础能够大大提高建筑工程的抗倾覆能力提高建筑物的稳定性能。

二、建筑施工中桩基础技术概述

1、桩基础技术

桩基础是对因上部荷载较大、承载力不足的软弱地质、无法采用天然基础作为持力层而采取的一种地基处理方式,以确保道路、桥梁、码头、建筑物、构筑物的基础承载力满足上部载荷要求。包括桩基设计选型、试桩、预制桩生产、施工、检测、验收等重要环节。按照承载方式分为摩擦桩和端承桩;按照成桩的方法分为非挤土桩、部分挤土桩、挤土桩;按照工艺和材料分为钢筋混凝土预制桩、灌注桩、钢桩等,这三种是最常见的桩基技术。

2、桩基础技术的优势

随着近几十年城镇建设的迅速发展,大跨度、高层建筑的数量急剧增长、上部荷载不断加大、需要更大的基础承载力来满足结构要求;此外,土地资源紧张,可利用的天然地基越来越少,只能因地制宜采用技术经济上可行的基础方式。对于地质持力层较深、在场地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如采用大开挖清理上部软弱土层后再做基础的方案,投资巨大、工期长,采用桩基础节省造价缩短工期是最佳的选择;对于持力层超深或场地狭窄的情况,只能采用桩基方式,如海边河塘等软弱区域。

通过桩基础提高结构整体稳定性能,避免地基沉降和变形;在地震风暴等自然灾害时,建筑底部桩基深入地层提高整体抵抗力、避免因为外力出现失衡倒塌。

3、桩型与成桩工艺选择

在设计阶段应按照地质勘察报告、结构荷载、桩型、现场环境、材料供应、施工经验、试桩报告等,结合安全、经济适用的原则进行选择和设计。

三、桩基础分类及施工方法简述

1、旋挖桩孔技术

无论是预制桩还是灌注桩,在进行基桩施工之前都需要进行预制孔洞建设。旋挖桩成孔技术,是目前桩基础施工应用较多的孔洞挖设工艺,它主要分为三步进行:(1)埋设护筒,对桩位进行定位和校正是护筒的主要功能,并且护筒还可以维持较高的水位高差,它的主要设置方法是开挖和养护。孔洞护筒的长度一般根据基础土层表面到黏土层顶的深度决定,一般埋设到黏土层顶0.5m处,它的顶端高度需要超过基础土层表面0.3m,周围用粘土进行保护,并设置警示牌,避免安全事故发生。(2)成孔,旋挖钻孔机在成孔过程中,需要对泥浆的比重和粘度进行调节,这个过程需要按照土层内部情况确定。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孔壁的保护,以免发生塌孔现象。(3)清孔,清孔工作需要分两次进行,第一次清孔工作在钻孔机达到一定深度后进行,第二次清孔需要孔洞完成后进行,保证孔底沉渣不大于15cm。

2、预制桩基础

预制桩基础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被运用得比较广泛,这种施工方法就是通过预留桩基孔洞,然后将预制桩通过降压或者下砸手段,压入到预留孔洞中。预制桩基础的基桩可以分为混凝土木桩和钢桩两种。预制桩基础虽然在应用上有很大优势,能够提供较大的荷载能力,但是具有一定的不足,主要表现在对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静压或者下砸过程中由于冲击力可能会影响到周围建筑物的基础稳定性,导致周围土层受到破坏。预制桩基础的沉桩方式可以分为:锤击沉桩、静力沉桩、射水沉桩等。

3、灌注桩基础

灌注桩基础的施工首要工作是进行基桩定位,在定位工作完成后进行孔洞钻孔施工作业,在钻孔完成后将钢筋笼放入孔洞中,随后进行混凝土灌注工作。在此其中需要注意的是,在灌注桩预挖孔洞完成后注意孔洞的清孔和孔壁的保护。所以在施工之前为了保证施工质量,施工人员应该对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进行全面综合考虑,如果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不很理想的话就需要对冲击钻的冲程和速度进行有效控制。在钻孔作业完成后,施工人员需要做好清孔工作,全面清理基桩孔底部残渣,保证灌注桩的使用效果,其中清理时间需要控制在15~20分钟内,如果需要进行二次清孔,第二次的时间间隔最少在3小时以上,从而全面地保证灌注桩承载质量不受影响。

四、提高建筑工程桩基础施工质量对策

1、对桩基础施工引起足够的重视。加强建筑桩基础施工的管理意识,认识到桩基础施工对于整个建筑工程的重要性,充分发挥管理的积极作用,降低桩基础施工阶段的工程成本,提高桩基础的质量。

2、建立健全的施工管理机制。管理机制不健全。在很多建筑工程桩基础施工阶段中,建筑关于桩基础施工的管理机制不健全,使得对施工人员的管理缺乏足够的管理依据,难以对工程项目桩基础施工阶段实施统一有效的管理,这样容易造成管理失控。应该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形成专门的管理团队,将责任划分到人,建立合理的奖罚制度,促使工作人员严格遵守规定,做好建筑工程桩基施工的管理工作。

3、加强人员教育、培训。建筑工程桩基施工的管理人员职业素养不够。因为建筑工程种类多、工作难度大、十分繁杂,专业化高,导致管理人员可能并不是特别精通建筑工程特别具体的某一项施工阶段,导致不熟悉桩基施工过程,桩基施工主要控制点和关键点。应该加强对维修设计人员职业教育和培训,比如: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比如举办“师带徒”活动,通过管理水平强的人员指导管理水平弱的人员,加强建筑桩基施工阶段的人员教育、培训。

4、接桩法。当桩顶标高不够的时候,可以采用接桩法来处理。首先清除桩头的浮浆,剔出桩钢筋,把桩钢筋接长,再浇筑混凝土到所需要的桩顶标高即可。

结束语

近几年我国对建筑工程的重视,防止出现“豆腐渣”工程,对建筑的技术也要求的越来越严格,作为建筑工程中最重要的技术——桩基础,在建筑发展中也得到了很多施工广泛的运用。在不同的地质中使用建筑桩基础施工技术,就要保证施工技术的完善。一个单项项目可以有效把几种桩基有机结合起来,不断的提高技术水平,以加快施工的进度,同时把成本降到最低,防止建筑物不均匀沉降,确保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唐喜,陈琪,孟江龙.浅谈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8(28).

[2]季强.桩基础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四川建材,2016,01:202-203+205.

[3]黄发兵.建筑工程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6,29:21-22.

[4]林宇.建筑工程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及其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7(09):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