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分析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因素识别与控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17
/ 2

试分析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因素识别与控制

龚岚

国众联建设工程管理顾问有限公司518000

摘要:目前,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越来越快,在此背景下,施工质量也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有效的识别并控制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因素是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关键。本文针对目前装配式建筑施工中普遍存在的质量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总结出相应的控制措施,希望能够有效的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质量因素;识别与控制

前言:

所谓装配式建筑,即在现代化工业技术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而成的房屋建造技术,事先使用预制构件装配建筑,以此缩短施工时间、节约劳动力。这种施工方式可为房屋建筑赋予机器生产功能,突破了传统工地施工的局限性,以成批成套的方式建筑房屋,只需将预制完毕的房屋构件运输到工地中进行装配即可。

装配式建筑作为现在建筑施工中主要提倡的工艺,然而因为对其研究依然处于发展阶段,故在其施工的过程中依然存在很多影响因素,对其质量造成影响,必须要有效识别并控制这些因素,才能真正为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提供保证。

1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因素识别

通过对目前装配式建筑施工的具体情况以及存在问题分析,可以了解到影响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的因素主要有构件供应、准备作业、人员设备操作、管理这四个方面。下面就将针对其展开详细的阐述。

1.1构件等材料的供应

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涉及到的构件种类比较繁杂,且数量众多,如果不能对其实行有效的管理,将会直接影响后期安装的质量。其中剪力墙、梁、柱、楼板以及楼梯等部位所需的构件是整个工程的核心部分,且都是通过专门的工厂进行生产、运输的。以我国现阶段的构配件生产情况来看,构件厂规模有限,装配式构配件生产经验不足,生产出的构件质量存在参差不齐的情况。此外,施工现场距离生产构配件的工厂距离一般较远,需要由专业的运输车辆将构配件运至施工现场,并需要在运送途中,对构件做出相应的保护措施。在构件运送至施工现场之后,工作人员还要对构件进行合理的摆放和养护工作,避免因人为或者外界因素的影响,导致构件出现质量问题,影响后期建筑的质量和功效。此外,构件在出厂之后,由于检测技术误差的存在,会有一些不合格的构件被运送到现场内,且进场验收合格的构配件也会由于保养、使用不当而发生质量问题,而问题责任则由施工方全部承担。

1.2施工准备阶段

准备阶段的工作是保证工程顺利进行的基础,也是降低施工中各种问题产生的前提。为此施工人员就要加强对准备阶段工作的重视力度,制定合理的质量管理规划。同时在在施工现场内,要合理的摆放施工所需的构件,减少不确定因素对构件质量和性能的影响。另外,还要加强施工设备的质量,以及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从根本上确保施工质量的标准。除此之外,还需进行图纸会审、质量规划和方案审核共组,保证装配式建筑施工作业顺利完成。

1.3设备操作

设备操作这一环节并未涉及到建筑企业,主要是由施工部门负责监管和控制的,因此,在实际的工作中,施工人员要加强设备操作控制的力度,保证操作的标准性、规范性,从而减少问题的产生,提升施工的质量。再者,同传统浇筑式建筑相比,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方式有着明显的变化。为了能够将装配式建筑的优势与施工效益进行发挥,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便是实现施工人员和施工设备的有机融合。因为如果施工时施工人员的操作或机械设备操作不规范,除了会影响施工质量以外,也会降低设备性能。

1.4管理协调问题

在施工技术方面,装配式建筑相较于现浇建筑已经实现了突破,在此基础上必然会引起组织管理的改变。施工方要和装配件厂商进行装配件质量问题的协调,与设计单位进行技术与图纸交底等问题的协调,为装配式工程质量进行保证,在工程即将竣工时要和业主方与监理方进行构配件搭接部位和灌浆部位的验收。此外,工程劳务分包方也要确保管理协调质量,保证施工的有序性。

2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的控制措施

2.1强化人才管理,提高施工人员专业素养和技术水平

首先,施工单位的领导阶层应该强化自身对于建筑施工的管理理念,认识到正确管理建筑施工人员的重要意义。在对施工人员进行选聘的过程中应该规定严格的标准。进行装配式建筑施工的人员不仅应该具备扎实的与建筑施工有关的专业理论知识,还应该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这样才能满足装配式建筑施工对于施工人员的要求。与此同时,施工单位要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力度,让施工人员及时掌握国内外建筑施工的技术更新以及相关制度和规定的变动,尽可能地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以及施工过程中的操作水平。

2.2加强管理协调

管理协调是对施工质量的控制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管理协调和其他因素不同,其能够将具体施工中的参建方实施系统性考虑,同时,给予其宏观调控和综合分析,因此,对于施工方管理水平的要求逐渐升高。就施工方来说,比较有效的措施是指运用经济的和具有技术性的与组织等措施,确保内部的高效运转。主要是指对内措施,对外则是是指施工合同,促进交流水平的提升,进而达到施工目标。

2.3加强装配件的材料供应

就装配式的建筑施工装配件材料来说,实际生产并不能够被施工单位所控制,但是在出厂后可以由施工方进行控制。一旦出厂,施工方就需要运用不同的技术措施检验构件,对于部分不合格的不达标的构配件就要根据要求进行更换。除此之外,还需要与材料的供应商签订相关供应合同,并在合同当中清楚处理质量问题的具体方式。材料在运输过程中需要制订针对性地运输方案,防止材料在运输时发生损坏现象。如果构配件已经达到施工现场,就要对其进行全面养护,当在此期间发生损坏,那么施工方就要承担相关损失。因此,构配件的供应问题,需要施工方合理安排人员进行养护,防止构配件质量出现损失。

2.4加强施工设备的机械化操作

在具体的施工中,施工设备的机械组织由施工方控制,因此具体后果是由施工方所承担的。对于施工人员和设备组织的控制问题来说,比较重要的是组建专业化的项目部门,与此同时,还是组织保证。施工的项目部门下的一些部门需要加强沟通和交流,并履行自身的义务,实现责任到人。除此之外,当有一定的条件时,可以成立相关质量小组,主要目的是指监督质量因素。

2.5强化监督和管理,严格控制建筑施工质量

对于建筑施工进行管理的相关单位应该及时地改变以往陈旧落后的建筑施工管理机制和办法,要结合目前我国装配式建筑施工的发展方向来制定新的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同时还可以对其他城市或者国外对于建筑施工的优秀管理方式进行学习,然后再结合自身的发展特点来制定出一系列最适合自身发展的建筑施工管理体制,这样才能顺应我国建筑施工行业的发展潮流,不被时代所淘汰。在对装配式建筑施工进行监督管理的过程中,要按照相关制度对施工质量进行严格地把控,不能因为私人利益而使建筑施工的质量受到影响。

2.6对施工过程中的控制方法进行定时的更新和优化

通过上文可知,在装配式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各种各样的因素都会对建筑施工的质量造成或大或小的影响,因此,针对这个现象,施工单位以及其他与建筑施工相关的单位要将联合起来,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材料问题或者施工方案问题进行商议,并制定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各个单位要按照施工之前所签订的合同内容来履行自身的责任,而且要对其他单位的责任履行情况进行监督,确保建筑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能够得到尽快的处理和解决。

3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装配式建筑的建设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然而,在当前的建筑施工中依旧存在一定的质量影响因素,为了更好的保证装配式建筑施工的质量,必须对影响建筑施工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找到合适的对策,控制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质量,从而推动建筑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浅析影响建筑施工质量的因素及控制措施[J].黄哲.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1):212.

[2]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因素的识别与控制[J].刘岚迪.住宅与房地产.2018(09)

[3]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因素识别与控制[J].张宝.建材与装饰.2018(12)

[4]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控制探析[J].马红云.建材与装饰.2018(11)

[5]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因素识别与控制[J].杨战争,王亚伟.建材与装饰.2018(32)

[6]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因素识别与控制[J].吴军,黄观阳,秦烁晓.绿色环保建材,2017,(12):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