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一年级新生的课堂教学问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2-12
/ 2

初探一年级新生的课堂教学问题

佘丽

〔摘要〕一年级的孩子们在课堂上会出现很多问题,但是不论多小的问题,老师都要引起重视,因为一个良好的开端就成功了一半,反之,一个小小的疏忽,可能会给孩子本身或是课堂教学造成无法弥补的错误或损失。教学无小事,老师一定要在课堂上言而慎之,行而慎之。

〔关键词〕一年级课堂教学问题初探

刚从六年级的毕业班退回到小学一年级的起始班,刚开始的心情是愉悦的,看到那一张张充满朝气的笑脸,听到那一声声稚嫩的童音,感受到孩子对老师的无比依恋,让身为老师的我感到无比的自豪和兴奋,身处于孩子们中间,让我也感到了年轻。但两个星期之后,这种感觉便无影无踪了,随之而来的是孩子各方面差异给教学带来的各种不便:

首先是孩子上课的纪律问题。有的孩子在幼儿园或学前班时就养成了良好的听话习惯,能做到认真听老师或其他孩子说完之后再表达自己的想法或意见,而一部分孩子不等老师或其他孩子说完,就急不可待地打断别人的话语表述自己的看法了;还有一部分孩子是还没有学会如何听别人说话,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孩子没有任何反应,老师将问题重复几遍之后,孩子才会在肢体或面部上有所反应,说明他(她)在刚才时思想开小差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这部分孩子能跟上课堂进度,老师要不时提醒这部分孩子,而要重复刚才的问题或重点内容。这样一来,一节课就被耽误了不少时间,如果长此以往,一个星期、一个月、甚至一个学期下来,确实会耽误其他孩子不少时间。所以,如何引导孩子提高注意力、专注力就是摆在小学一年级老师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其次,孩子在进入小学一年级之前的起点就很不同,学习程度也是参差不齐。一部分孩子上到幼儿园大班,幼儿园里没有教孩子们拼音,反而是通过兴趣班认识了不少汉字,个别孩子甚至可以准确认出全班孩子的姓名;一部分孩子上过学前班,老师将拼音部分全部教学完成,也认识一部分汉字。这部分孩子中还分了三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孩子的拼音学得很扎实,自己完全可以很快地拼读课文或看有拼音的课外读物;第二种情况是孩子的拼音学得不够牢固,学完不用,已经忘了一部分了,在课堂上,老师稍加提醒,学生就想起来了;第三种情况是孩子在学拼音时就没有好好听,家长也不重视,想着反正也不是正式上学,学成什么样就是什么样吧,所以孩子和没学也差不多,汉字也不认识几个。还有一部分孩子是就没上过幼儿园,这部分孩子人数很少,家庭情况也比较特殊,基本属于父母是外来的务工人员,住房和工作都不稳定,以至于耽误了孩子上幼儿园,所以这部分孩子还没有学习意识,处于这样一种学习程更不要说学习习惯了。度差异很大的班级之中,对孩子的教学程度和教学方法就是很大的考验,教学内容太浅,基础好的孩子根本不用学,张口就回答出教学内容,然后无事可做,而不懂的孩子还在思考,可是好的孩子回答完之后,不会的孩子也不思考了,也有样学样的照搬着回答,但实际上并不会。听写生词时,老师听写十个生词,一部分孩子总能全对,还有一部分孩子能错一半,孩子之间的差异很大。这样一来形成了一个怪圈:上课的课堂气氛和效果很好,孩子们全班一起回答问题很积极很顺溜,读书声音很洪亮,全班背诵很整齐,可是一到个人“开火车”读时,就会时不时的有孩子出错或是不会;或是提到某个问题时,老师不请常常举手的孩子回答,而请那些不太举手的孩子回答,就会出现班里站了不少一个字也说不出来的孩子,哪怕连个错误的回答也没有,只有两个字给老师———不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很可怕的,说明只有一部分孩子在思考,而另一部分孩子就养成了等答案的习惯。而一年级正是训练孩子们独立思考和口语交际的时候,孩子不思考、不说,听、说、读、写中的听、说不过关,如何学习读、写部分呀。

针对以上孩子们的以上情况,我采取了以下措施:

第一,上课学习新拼音或新生字时,请已经会的孩子当小老师教学,老师在一旁辅助,一个教学环节可以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来确定请几个小老师。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习程度好的孩子有事可做,引导他们的课堂关注度,不捣乱纪律,同时孩子教孩子,孩子更乐于接受,更喜欢学习。

第二,课堂上老师尽量避免全班集体性地回答问题,多以“开火车”或个人形式回答问题,在请个人回答问题时,先请那些不常回答问题的孩子,哪怕孩子说的是错误的,也要表扬孩子,因为他(她)积极认真地思考问题了,然后再请能正确回答出问题的孩子给出正确答案。所谓“正确答案”并不是唯一答案,意思表达正确、叙述完整就可以了。到这里这一环节还没有结束,老师还可以引导其他孩子复述、补充,这才是重点环节,因为这一环节可以引导孩子认真听别人回答问、分析题,并在大脑里思考这些语句的对错有无漏洞、比较和自己观点的差异,然后形成自己的观点,这才是孩子们学会听、讲的关键。

第三,针对孩子们的学习程度差异较大,在课堂上结合各个训练点提出的课堂活动就要难易结合,要有梯度,以确保各个程度的孩子都能积极思考,有所收获。如果一概而论,总有部分学生无法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如何在具体学习中设计教学活动,就要根据具体学习内容而定了。另外,在组队时,也要根据孩子们的能力强弱,综合素质等情况,平衡组队,以达到比赛效果,否则,几队之间实力相差太大,孩子们会失去兴趣,有的孩子的自信心还会深受打击,反而失去了比赛的最终目的———锻炼孩子们的集体意识、提高孩子学习兴趣、巩固学习的知识点。

第四,结合课堂内外提高孩子的口语交际能力。老师在学习完当天的教学内容之后,可以让孩子回家讲给爸爸妈妈听,(因为一年级的课文大部分都可以编成童话故事),孩子们这样经常这样训练,日积月累,就会达到一个质的飞跃。

总而言之,一年级的孩子们在课堂上会出现很多问题,但是不论多小的问题,老师都要引起重视,因为一个良好的开端就成功了一半,反之,一个小小的疏忽,可能会给孩子本身或是课堂教学造成无法弥补的错误或损失。教学无小事,老师一定要在课堂上言而慎之,行而慎之。

作者单位:新疆石河子第十一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