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分析口腔种植修复、常规修复对牙列缺失的临床治疗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3

比较分析口腔种植修复、常规修复对牙列缺失的临床治疗效果

宋欣

(遂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四川遂宁629000)

【摘要】目的:对比口腔种植修复、常规修复对牙列缺失的临床应用效果,探讨口腔种植修复技术的优越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92例牙列缺失患者,根据修复方法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采取常规修复;观察组46例,采取口腔种植修复,所有患者均按照标准修复流程执行操作,根据修复后固位功能、咀嚼功能、舒适度、美观度等指标,评价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为73.91%,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牙列缺失患者采取口腔种植修复治疗效果可靠,患者修复后固位功能、咀嚼功能、美观度、舒适度均比较理想,患者满意度较高,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口腔种植修复;常规修复;牙列缺失

【中图分类号】R7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5-0002-02

Comparativeanalysisoftheeffectoforalimplantrepairandroutinerepaironthelossofdentition

【Abstract】ObjectiveTocomparetheclinicalapplicationeffectsoforalimplantrepairandconventionalrepairondentitionloss,andtodiscussthesuperiorityoforalimplantrepairtechnology.MethodsFromJanuary2016toJanuary2018,92patientswithdentitionlosstreatedinourhospitalwerepidedintotwogroupsaccordingtodifferentmethodsofrepair.46patientsinthecontrolgroupweretreatedwithconventionalrepairs;46patientsintheobservationgroupweretreatedwithoralimplants.Allpatientswereperformedaccordingtostandardrepairprocedures.Evaluationandcomparisonweremadebasedonindexessuchasretention,mastication,comfort,andaestheticsaftertherepair.Theclinicaleffectofthetwogroupsofpatients.ResultsTheeffectiveratewas95.65%intheobservationgroupand73.91%inthecontrolgroup,withsignificantdifferences(P<0.05).inConclusionsTheeffectoforalimplantrepaironpatientswithmissingdentitionisreliable.Thepatient'spost-repairfunction,chewingfunction,aesthetics,andcomfortareallsatisfactory.Patients'satisfactionishigh,andithaspromotionvalue.

【Keywords】Oralimplantrestoration;Conventionalrepair;Lossofdentition

牙列缺失主要与牙周炎、龋坏等有关,严重影响牙齿咀嚼功能、辅助发音功能,同时,影响患者牙齿的美观程度[1]。常规修复方式主要适用于牙床健康、牙列缺失数目较少的患者,对牙周不够健康、牙列缺失严重的患者效果有限[2]。随着口腔种植修复技术的迅猛发展,尤其是种植体表面处理技术、临床应用技术、外形设计技术等,种植修复效果显著提高,已经成为牙列缺失修复的首选方案。本文将对比口腔种植修复、常规修复的临床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92例牙列缺失患者,根据修复方法不同,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46例,男性25例,女性21例,平均年龄(36.84±6.94)岁,牙龄脱落原因:牙体缺损14例,外伤4例,牙周病变21例,其他7例。对照组46例,男性24例,女性22例,平均年龄(36.90±6.88)岁,牙龄脱落原因:牙体缺损15例,外伤6例,牙周病变20例,其他5例。两组患者上述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修复,术前进行常规消毒及2%的利多卡因局麻,清理残牙部位,进行常规备牙,佩戴患牙模型等。观察组患者采取口腔种植修复,术前进行常规消毒及局麻,随后于牙槽嵴项作“H”或“L”形切口,暴露牙槽骨,使用先锋钻进行扩孔钻。种植牙成型后,进行植入、固定、缝合。术后3~6个月,进行种植牙修复。种植前,应对患者进行X线检查,观察种植体牢固程度、疼痛程度等,设计植入方案,注意植入方向、咬合关系、义齿规格等。

1.3评价标准[3]

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显效:牙列缺失被完全修复,固位功能、语言功能、咀嚼功能基本恢复,美观度及舒适度良好,与正常牙齿无明显差异;有效:牙列缺失基本得到修复,固位功能、语言功能、咀嚼功能得到明显改善,视觉效果较好;无效:牙列缺失未得到修复,口腔活动有不适感,固位功能、语言功能、咀嚼功能及视觉效果与正常牙齿差异较大;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取SPSS21.0进行数据处理,有效率等计数资料以(%)表示,行χ2检验;年龄等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为73.91%,差异明显(P<0.05)。见表。

3.讨论

目前,牙列缺失修复治疗技术主要包括可摘局部义齿、固定义齿、种植义齿等,在进行选择时,应充分考虑患者牙列缺失数量、缺失部位、缺损程度、牙周健康程度以及身体状况等因素[4]。口腔种植牙是一种临床美容的新方式,具有义牙逼真、美观、卫生、稳定等优势,且能够最大限度的保留患者健康牙齿。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为73.91%,差异明显(P<0.05);提示口腔种植修复技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修复,固位功能、咀嚼功能良好,美观度、舒适度较高,具有显著的优越性。

种植修复技术包括覆盖式全颌种植修复设计、固定式全颌种植修复设计、即刻修复技术几种,其中,覆盖式修复设计包括磁性附着体、球附着体、杆卡支持的覆盖义齿等,对无牙颌患者,可进行半口或全口种植修复治疗,术后美观度较高,且牙齿功能良好,近年来应用比较广泛[5]。与传统义齿相比,固位和稳定作用更强,咀嚼功能、固位功能良好,且患者舒适度较高,减少牙槽骨的吸收萎缩,适用于牙槽嵴严重吸收的无牙颌患者。固定式修复设计包括粘接型以及螺丝固位型。以往粘结固位基台选择性较多,对种植体的位置要求不高,能够轻松进行被动就位[6]。但研究发现,基台高度<4mm或修复体边缘过深时,螺丝固位效果更好。对于牙槽嵴严重吸收患者,传统修复难度较大,随着“All—on—four”种植即刻修复理念的提出,种植即刻固定修复成为可能,近期临床效果较好。即刻修复技术的美观度恢复效果比较理想。一般认为,种植体植入后3~6个月应处于无负重状态,有利于周围骨组织形成骨性结合,避免影响种植体骨愈合。随着研究的深入,有学者提出,种植体的微动<100μm,不会影响种植体的骨性结合,该理论是即刻修复的理论基础。

在种植体材料选择方面,金属、陶瓷、碳材料、高分子聚合物等各种口腔种植的材料在临床上均有应用。其中,聚合材料柔软性、灵活性更佳,但机械性能较低,在负荷较重状态下可能出现机械断裂。钛是最早应用的种植体材料,也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多的种植材料。生物纯钛材料具有强度高、抗腐蚀、生物相容性高等优势。但研究发现,其在空气中暴露时,会形成一层氧化物,引起生物学反应[7]。其他金属材料例如锆、金以及钛-铝-钒合金等,也被应用于骨结合,实践表明其种植体强度较好,但种植体-骨结合性相对较低。此外,羟基磷灰石等生物材料在临床上也有应用,生物相容性较好,骨结合性较强,但强度较低。目前,氧化锆全瓷种植体等新材料也逐渐得到应用,具有无法分辨天然牙的艺术优势,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随着口腔种植技术的发展,数字化程度越来越高,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数字加工技术、数字化种植导板、种植设计软件等迅速更新发展,极大的加快了数字化口腔进程。口腔种植技术对植入位点、植入深度、植入方向的定位准确度要求极高,因此,影像导航技术的发展,能够指导种植手术操作,满足了其对口腔种植精确性的要求。

尽管口腔种植修复技术已经逐渐完善,但在具体的落实过程中,仍可能出现修复技术失败,分析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患者原因。临床实验证明,年龄较高、吸烟酗酒、糖尿病、口腔卫生较差、免疫力较低患者,口腔种植修复技术成功率可能受到影响。在进行修复前,应对患者身体状态进行全面评估,防范各种不良因素,避免手术失败。第二,医师原因。研究发现,经验不足、操作不规范的医师可能出现修复失败。部分医师可能存在修复方案设计不合理,修复处理不当,修复后防范措施不足等问题。针对这种情况,应加强对医师的培训、教育力度,严格执行口腔种植修复技术流程,防止患者发生感染等问题。第三,种植体原因。桩基断裂、种植体材料不佳、种植体螺丝松动是引起修复技术失败的常见原因,同时,种植体选择不恰当、术中种植体污染,也可能影响其成功率。要求医生根据患者情况,谨慎选择合适的种植体,并进行严格的消毒、杀菌,提高其成功率。

综上所述,对牙列缺失患者采取口腔种植修复治疗效果可靠,患者修复后固位功能、咀嚼功能、美观度、舒适度均比较理想,患者满意度较高,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刘克礼,王立军,李培,田春娟,刘宁,顾晓明.CAD/CAM导板技术在上颌牙列缺失患者种植中的应用[J].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2015,16(06):330-334.

[2]林智勇,何颖朝,张雪锋.种植固定—活动结合修复综合疗法对患者牙列缺失修复的作用影响[J].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2017,22(01):16-18+24.

治疗牙列缺失的临床效果及对美观度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04):59-60.

[3]苏勇,章攀.口腔种植修复与常规修复治疗牙列缺失的临床效果对比[J].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2017,22(02):87-89.

[4]罗蓉,罗军,夏罗英.口腔种植修复在牙列缺失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龈沟液中TNF-α、IL-6、IL-8的影响[J].上海口腔医学,2017,26(03):324-327.

[5]安靖,马永刚,陈洁.浅析口腔种植修复与常规修复治疗牙列缺损的效果分析[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6,31(08):946.

[6]刘翠娟.对比观察牙列缺失行口腔种植修复与常规修复治疗的效果[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24):124-125.

[7]孙阳,袁慕洁,孙志涛,柏娜,刘杰.牙列缺失伴上颌骨缺损的磁性附着体分段式赝复体修复的病例报道[J].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2017,15(03):158-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