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与经济金融化的原因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9-19
/ 2

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与经济金融化的原因研究

何步爱

何步爱

中国人寿财险重庆市分公司重庆市400000

摘要: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不断推进的背景下,经济发展的金融化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从现阶段我国上市企业的发展情况观察,金融情况会直接影响企业的发展,而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也受到金融的影响。通过企业上市的方式在极大程度上就传统的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在金融支持上的差异有效缩小,对于缓解金融配置错乱的问题也有一定的作用。本文即在此背景下,首先就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进行论述,然后提出并论述经济金融化的原因,最后提出几点关于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对经济成长的作用的见解,以供参考。

关键词:资本市场;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经济金融化

经济金融化是指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在一些发展市场经济的国家中,形成一个新兴的市场经济,而该国内部的金融部门则由此获得迅速的发展,在国内的多数大型企业所展开的金融投资态势也变得十分活跃。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开始进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但是国家的金融市场发展则是较为缓慢,银行还是最为主要的融资渠道。但是从企业的角度进行观察,在资本融资规划上已经获得一定的拓宽。但在直观角度进行观察,我国现有的金融资源错配的情况还是存在,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

1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概述

金融本身是一种稀缺性的、特殊性的资源,对于金融的合理有效配置可以起到对其他资源有效配置的作用,是国家发展十分重要的一项战略性资源。一个国家的金融资源规模和总量基本上取决于该国的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对有限的金融资源进行有效的配置则是可以提升金融效率。

1.1帕累托最优

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是在经济学领域内最早对经济学效率展开研究的经济学家,其在对收入分配以及经济效率展开研究的过程中提出了帕累托这一概念。帕累托效率是指资源配置的一个最理想化状态,具体而言即当一项经济活动不会影响到其他人的情况下使其变坏,也不会增加相应的经济福利,该状态便是资源配置最优化的状态[1]。在一种资源的配置方式达到帕累托的时候,其本身就是一种帕累托最优的配置。

1.2效率

效率在不同的领域内对其进行的定义也存在一些差异,在经济学的领域内效率的核心即资源的节约,对有限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在效率的范畴内并不存在浪费的因素,当一个地区的经济在不减少一种物品生产的前提下,同时不能实现另外一种物品的产出时,此时该地区的经济活动就是有效率的。如果在既定的经济资源生产过程中将有限的资源做到最优化的使用,继而达到最大程度上满足国民生活所需的目的则是现代经济学中关于效率最为核心的一个问题。

1.3金融资源配置效率

配置效率是指一个过程,即将既有的资源从生产效率较低的部门向生产效率较高部分流动的运行过程,其目的在于实现社会总价值的最大化以及资源利用的最优化。

金融在国家发展中的核心资源,是指通过将货币资本作为金融活动的基础,继而带动其他物质性资源的有效配置。金融本身就是一种可以流动的资源,因此为了将金融资源最大化的进行利用则需要对其进行合理的配置。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中,不同的商品其收益也不相同,而资金的持有者其进入金融市场的最大目的即追求最大化的利益,因此金融资源也会在市场的作用下自动从低收益的区域向高收益的区域移动。

综上所述,既可以发现金融配置效率其本身属于一个相对性的概念,是指有效的金融资源在一定程度上通过经济市场和金融体系,使其在不同的区域和行业内进行有效分配继而达到配置最优化的过程。

2经济金融化的原因

2.1实体经济竞争激烈化趋势

近几年我国经济发展金融化的趋势十分明显,造成该现象的原因也集中于多个方面,而实体经济竞争激烈化趋势则是最为主要的一个原因之一。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力资源成本的不断提升,对于实体经济产业而言,其经营的利润率开始降低。尤其是在一些私营企业还要承担较重的税负压力,这导致很多民营实体企业面临着十分严重的破产危机[2]。继而就出现了很多实体经济企业开始转向更为轻资产的金融产业的情况,催生了经济金融化的趋势。

2.2科技的发展与利益的追求

科技的发展让传统的实际经济在人工的需求上减少,继而也就有更多的人力开始向金融行业转移,为经济金融化的趋势提供了重要的人力资源的支撑。同时,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中,资本对于利益的追求也促使了经济金融化的快速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资金开始和社会各个行业之间进行有效的集合,包括金融领域、公共经济以及实体经济等。而产生利益的途径也更为多元化,包括金融分红、资本利息、价格租金以及经济利润等多个方面。显然金融行业在利润的获取途径上较之实体企业存在一定优势,也让更多的资金涌入到金融行业内,大大的推动了我国经济金融化的发展趋势。

2.3经济全球化与自由化趋势

虽然,近几年经济全球化出现了一些杂音,但不可否认的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方向并不会出现大的改变。我国作为经济全球化中的重要一环,和世界其他国家的经济联系十分密切,这使得技术、资本以及产品可以在世界范围内只有的流动,资本市场也相应的更加开放,可以投资的项目更多,这对我国经济金融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力。

同时,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不断推进的过程中,经济自由化也成为了近几年国家经济的主要趋势,各类经济形式开始涌现,为我国社会沉淀下了巨大的财富,实体货币增多,几乎处于饱和的状态下。继而难以展开大规模的资金货币的收纳工作,在此背景下经济金融化的发展得到了巨大的支撑,在资产领域内对货币进行分配,其合理性显然更高。

3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对经济成长的作用

纵观目前世界上的发达国家,几乎都是金融业高度发展的国家,而金融也被称为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通过合理的进行金融资源的配置对于促进一个国家的经济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下具体予以论述:

3.1提高国民储蓄率

提高国民储蓄率是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提升、促进经济成长的最显著作用所在。通过合理的提升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可以有效的将社会中的闲散资金进行充分的整合,对于提高整个社会的储蓄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也可以进一步促使储蓄资金朝着最佳的投资方向转移[3]。随着国民初储蓄率的不断增加,商业银行可以通过推出高收益低风险的理财产品起到国民资金有效保值,甚至是升值的目的。在此情况国民在储蓄意愿上就会更高,相应的银行业可以获得更多的资金,也就可以放出更多的贷款,对整个市场的经济发展有着显著的推动效果。

3.2提高资本边际生产率

在金融资金进行投资的过程中,其前提在于所投资的项目具有极高的经济效益,并且可以遵从资本最大化的原则,可使金融资金有效的从低收益的项目朝着高收益的项目转移,并且使低收益的项目不断提升自身的生产率。当资金的链条有效庞大了之后,便可以和市场中有融资需求的企业之间建立更为密切的金融关系,在有效合作的基础上也可以对企业投资项目展开更为精准的监督和评估工作,继而使得资本的投入在权威型上更强,尽可能降低金融投资的风险,提高资本边际生产率。

3.3促使储蓄向投资转化

最后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还有助于促使国民储蓄朝着投资的方向转化,继而增加市场中资金的流动性,起到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目的。对于一般的国民而言,其在储蓄的过程中,实际上对于这部分资源的控制权是放弃的,转交给银行代为进行管理和配置,还会产生一些手续的费用和成本的费用,降到了资金的利用效率。而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即通过更低风险、更高收益的投资项目去吸引投资者将储蓄往投资的方向转化,为经济的发展提供资金流动性的支持。

综上所述,首先就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进行论述,然后提出并论述经济金融化的原因,最后提出几点关于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对经济成长的作用的见解。总结出金融配置效率是指有效的金融资源在一定程度上通过经济市场和金融体系,使其在不同的区域和行业内进行有效分配继而达到配置最优化的过程。经济金融化的原因集中于实体经济竞争激烈化趋势、科技的发展与利益的追求、经济全球化与自由化趋势几个方面。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对经济成长的作用体现在提高国民储蓄率、提高资本边际生产率、促使储蓄向投资转化几个方面。希望本研究所提出的观点可给我国金融行业的发展提供给一定参考。

参考文献:

[1]王姗,王飞.指导利率、交易效率与金融资源配置——基于P2P网络借贷市场的经验证据[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0(6):65-70.

[2]蔡静宜.宏观经济下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与经济金融化的成因[J].当代经济,2018,11(10):50-51.

[3]陈相宇.十九大背景下我国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实证研究——基于malmquist指数分析[J].时代金融(下旬),2018,03(6):191-193.